03.04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文/周軍民 曾筱傑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一、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百疊加死亡率飆升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日24時,美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累計108例,包括44名鑽石公主號乘客和3名武漢包機撤僑,累計治癒7例。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晚,華盛頓州報告1例死亡病例,至3月2日晚累計報告死亡6例。這6例死亡病例中,有4例集中於華盛頓州的柯克蘭生命護理中心即養老院。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圖:美國本土確診病例分佈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圖:美國本土累計確診病例及新增病例變化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數據來源:theworldometers.info

圖:部分國家和地區累計死亡病例數及死亡率

二、美國聯邦政府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1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型冠狀病毒為突發衛生事件後,美國隨即宣佈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美國2月以來針對性措施主要集中防控肺炎外部輸入問題。但是,該措施存有巨大漏洞是境內外美國公民往返美國,以及中國以外的外國公民進入美國都存在潛在的傳播風險。事實上,美國近日激增的病例,多數都與這類人員的境外旅行有關。除了中國、韓國、埃及、伊朗、意大利、墨西哥旅行史的確診者,多地還出現了社區傳播和未知傳染源頭的病例。

在應對肺炎方面,美國政府除了迅速啟動了國土邊境管制外,其他應對措施非常稀少,聯邦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一是沒有做好肺炎檢測試劑準備。最初發放的試劑存在質量問題。當前,試劑供應量嚴重不足,一線醫務人員缺乏檢測手段。

二是美國確診超百例、死亡率居於全球最高比例之際,美國總統、副總統和公共衛生部長等政府高層無視多個州、市縣選宣佈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在新聞發佈會上仍然表示美國人感染這種病毒的風險依然很低。

三是對於確診後狀態良好的患者,美國主要採取自我居家隔離方式,沒有集中收治和大範圍隔離,這種做法非常危險。例如,3月3日,新罕布什爾州衛生廳公佈該州出現第二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這名患者曾和首例患者有過接觸。官方表示,首例患者並沒有聽從官方的隔離建議參加了一個社交活動。該州達特茅斯商學院校方稱,學校很多學生都參加了這個活動,目前這些學生還在自我觀察期。這充分暴露了美國對已確診病例的治療和管理存在極大問題。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三、過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暴露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並無優勢

美國流感頻繁爆發,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據美國CDC估算,美國每年有12,000至56,000人死於流感。其中2017年到2018年出現了四十年以來最嚴重的流感季,死亡人數約8萬。2019年,流感再次爆發,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美國至少有1300萬人感染流感,12萬人次住院治療,導致6600人死亡。流感雖然沒有引起美國社會恐慌,但暴露出美國防治流感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

美國醫療保險系統覆蓋不足和醫療費用高昂,國家不負擔重大流行疾病的治療導致民眾就醫負擔沉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後,推出了《2017年美國保健法案》替代奧巴馬的《平價醫療法案》,導致美國無醫療保險的人數不斷回升,Gallup發佈的統計調查顯示,2018年四季度美國無醫療保險的人數達到4年來最高,達13.7%約2700萬人。此次新冠肺炎,雖然美國政府已表明免除試劑診斷篩檢費用,但治療費用仍然要由患者承擔。據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3月3日報道,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動用一項國家災難計劃,向醫院和醫生支付未參保的、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的費用。美國社會就醫昂貴,醫療保險覆蓋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使普通民眾忌憚高昂醫療費用而拒絕就醫,不利早預防早控制病毒的傳播。

美國民眾對戴口罩具有普遍的排斥。美國公共場合對衛生的要求比較高,消毒液、消毒紙巾使用非常普遍。公眾對衛生的自覺性比較高,但美國人普遍沒有戴口罩的衛生防護習慣。在美國人的觀念當中,只有患者才戴口罩。這對於防止飛沫傳播新冠肺炎極為不利。目前,美國政府不主張民眾佩戴口罩防護,同時美國口罩缺口巨大,美國各大公共場合見不到戴口罩的人群。

四、高度重視美國疫情擴散可能造成的重大影響

01、全球及美國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將非常劇烈。

上週,金融市場已展現對美國加州、華盛頓州疫情的憂慮,全周美股跌幅超12%,位列1900年以來排名第10的跌幅記錄。美國股市已連續上漲超過10年,疫情可能導致美國上市公司營收盈利減速,進而刺破美國股市泡沫,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

02、加州和華盛頓州嚴重的疫情可能令全球高科技產業停擺。

加州24例確診和華盛頓州18例確診,6例死亡病例。美國西部海岸地區儼然已經成為了美國疫情的集中區。加州硅谷是全球高科技企業全球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最集中的地區,高科技人才往來頻密。美國疫情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硅谷受到波及,必然會對全球高科技產業產生巨大沖擊。

03、疫情可能波及加拿大和南美,可能影響全球糧食安全。

目前加拿大已有27例確診病例。華盛頓州與溫哥華毗鄰,美加墨是自由貿易區,美加之間沒有邊境線。華盛頓州的疫情傳播到溫哥華的可能性非常大。美國和加拿大是全球糧食的重要產地,兩國2017年的糧食產量分別列全球第二和第十,合計佔到全球總產量的28.9%。南美多國亦出現了疫情。當前正值非洲蝗災,東非、西亞和南亞的糧食生產已經遭受巨大損失;如美洲疫情擴散,對全球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獎構成重大威脅。

04、對美國大選和全球政治的影響。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大選政治對疫情防控的影響將逐步暴露。如疫情發展失控,還可能反過來影響美國大選。美國大選對全球政治的影響舉足輕重,影響深遠。

05、對學生健康的影響遠超中國。

中國爆發肺炎之際正值中國學生寒假。與中國不同的是,當前美國大中小學全部處於春季學期,即將進入春季學期小長假,學生流動因素不可忽視。前述達特茅斯商學院學生可能被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感染就已經敲響了警鐘,令學生和家長開始陷入焦慮。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重大影響與中國應對

五、中國應對措施建議

面對美國可能出現的疫情擴散以及中國已有10餘例輸入型病例的現實情形,我國政府和民間都應為可能到來的超預期疫情做好積極應對準備。

01、各省市要為境外疫情爆發引致的輸入型病例留足醫療資源。

目前在境外華人數量龐大,在全球疫情形勢加劇、中國疫情受控的對比形勢下,必然會引致一批華人回國。在出入境管控輸入型病例方面,不宜採取過激的管控措施,而應當有序引導,避免管控措施失當導致更大範圍的疫情傳播。建議快速開發全國全球統一的華人入境中國的便捷申報系統,有力引導華人入境,高效率識別入境風險源,提前指引入境目的地做好預防和後續工作。

02、在我國疫情已迅速受控的基礎上,展現我國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大國擔當。

發揮我國在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和衛生防疫物資、設備、設施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產能產量和高效率優勢,向疫情嚴重的國家給予迅速的支持和援助。通過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及G20等國際組織建立全球疫情防控合作機制,共享疫情信息和應對策略,早日控制全球疫情。

03、高度重視海外疫情引致的金融市場風險。

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衝擊剛剛開始,中國股市對疫情的反應亦剛剛走完第一階段。金融市場主管部門、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對疫情可能引發的金融海嘯要重新認識。當前中國股市成交連續破萬億,題材股炒作之風再次盛行,上市公司大小非股權質押融資有增無減,全國企業債務率高居不下,對我國金融穩定構成潛在威脅。疫情可能導致的海外金融市場大幅動盪,將對我國金融市場造成傳導破壞作用且難以管控。因此,金融和非金融企業現階段都要把降低債務率、儲備現金放在首位,防止疫情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04、抓住窗口期恢復和加快發展高科技產業。

去年我國剛經歷中美經貿摩擦,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當前,我國疫情受控,跨國航班應有序加快恢復,海關等單位要迅速優化跨境流動管制措施,支撐企業抓住有利時機迅速恢復出口和國際經貿、科技往來。企業要迅速行動,利用中美經貿關係恢復的窗口期,注重引進和培養高技術人才,加強與海外企業的合作,著眼全球市場“走出去”,挖掘和開拓全球市場中我國企業可利用的技術和產品替代機會加快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