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雲集的未來發展堪憂?營收同比下滑10.1%


雲集的未來發展堪憂?營收同比下滑10.1%

出品|鈣媒體

作者|陳蓋茹

作為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雲集才出現短短4年,雖然潛力無限,但是曾經的三級分銷事件和現在的會員制度,都逃不開傳銷陰影,這也令很多投資者懷疑會員電商的潛力。

據企查查資料顯示,雲集成立於2015年5月,法人代表郝煥,註冊資本3386萬元,最大股東為大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53%。官網顯示,雲集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品。擁有超過4500萬普通用戶和700萬付費會員,單日銷售額最高超過8.7億元。

商業模式遭多方質疑 股價持續下跌致評級下調

據瞭解,雲集模式的主要由兩種模式組成,一種是S2b2c模式,即整合前端的供應鏈大S,賦能小b,通過小b傳播給c。另一種就是會員模式,而會員模式中的會員層級體系和拉新獎勵機制則飽受爭議。

公開資料顯示,剛成立的雲集為了拓展市場,實施了激進的超出三級的分銷模式,這也導致了其在經營活動中曾經出現“入門費”、“拉人頭”和“團隊計酬”等行為。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此前雲集採用的模式也無疑是在傳銷模式的邊緣打轉。

實際上,雲集也因該模式曾被杭州工商部門以涉嫌傳銷的罪名罰款超958萬餘元,其微信公眾號和訂閱號也陸續被永久封停。

隨後,雲集在2016年對業務模式進行了整改,將其改到了合規的二級分銷,同時在次年1月份通過“第三方專家論證會”,成功區別於傳銷。

此時的雲集,和人們深惡痛絕傳銷已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依舊難以消除部分消費者心中雲集“涉傳”的形象。

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雲集的成交總額、總訂單、總營收等方面處於逐年遞增的狀態,但其卻遲遲無法盈利,若將履約成本計入營業成本,雲集的毛利率將只能維持在10%左右,那麼近三年其歸屬於公司的淨虧損分別達2466.8萬元、1.05億元和5632.6萬元。

根據雲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業績在上市後虧損規模擴大,總營收為人民幣30.641億元,淨虧損為人民幣8540萬元。上年同期總營收為人民幣32.556億美元,淨利潤為人民幣8740萬元。歸屬於普通股東的淨利潤為-16.02億人民幣。

據瞭解,今年5月3日雲集在納斯達克上市,並在其上市首日第一個小時達到內創下了18.2元的估計歷史高點,此後雲集股價便一直處於下跌狀態,並在今年8月27日創下6.04元的股價最低點。

股價大幅度的下跌也導致近期雲集股價成交低迷,近日換手率僅為0.05%,雲集也在暴跌至股價最低點的兩天後,遭摩根大通(JP Morgan)下調評級(由增持下調為中性)。

營收同比下滑10.1%

根據上市後發佈的三份財報來看,雲集核心數據增長都未能讓投資者滿意,這也成為它股價表現不甚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社交電商賽道,雲集借會員模式找到一條出路並助其順利赴美上市,只是如今雲集會員增長越來越慢。前有猛虎、後有追兵,蹣跚學步的雲集未來處境會如何?通過解讀它的這份新財報,從核心數據的表現來營收同比下滑10.1% 淨虧損同比收窄4.3%。

財報顯示,雲集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7.731億元(約合3.880億美元),同比下滑10.1%;淨虧損為人民幣5130萬元(約合720萬美元),同比收窄4.3%。受財報發佈之後的影響,雲集的盤前股價為3.80美元,盤前跌幅超過3.80%,市值為8.53億美元。

在業務營收方面,雲集在Q3季度的商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4.720億元(約合3.4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8.757億元下滑14.0%;會員服務營收為人民幣2.067億元(約合289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778億元增長16.3%;市場業務營收為人民幣8630萬元(約合121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零。

在會員方面,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過去12個月中,交易用戶總數為940萬美元,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420萬人增長122.7%。截至2019年9月30日,累計用戶為1230萬人,較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080萬人增長14.2%。

在成本支出方面,營收成本為人民幣22.804億元(約合3.1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5.659億元下滑11.1%;營收成本佔總營收的比例為82.2%,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83.2%。

總營業支出為人民幣6.364億元(約合8900萬美元),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人民幣5.929億元。

其中銷售和營銷支出為人民幣2.784億元(約合3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094億元增長33.3%;佔總營收的10.0%,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6.8%。技術和內容支出為人民幣9010萬元(約合12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990萬元增長125.7%;佔總營收的3.2%,相比較而言去年同期為1.3%。

在其他數據方面,雲集2019年第三季度GMV為人民幣92億元,同比增長69.8%;GMV與商城業務相關的收入為人民幣32億元,商城業務收入則為人民幣8630萬元;毛利率為17.8%。儘管GMV同比增長表現還不錯,但從GMV體量上來看雲集仍與阿里、拼多多、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存在較大差距。

2018年收入130億元 淨虧損5632萬元

從招股書來看,雲集2016年總收入12.84億元,其中商品網上銷售收入11.29億元,會員費收入1.55億元;2017年總收入64.44億元,其中商品網上銷售收入59.12億元,會員費收入5.11億元;2018年總收入130.15億元,其中商品網上銷售收入113.88億元,會員費收入15.52億元。

儘管雲集連續三年營收保持高速增長,不過,其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6-2018年淨虧損分別為2466.8萬元、1.05億元和5632.6萬元。

雲集創始人肖尚略也在一封公開信中坦言,“雲集微店一直按照補貼市場、虧損經營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在運作”。

用戶數方面,雲集平臺2016—2018年買家數分別為250萬、1690萬與2320萬;雲集付費會員(分銷商),則從2016年開始的90萬,增長到2017年的290萬,2018年更是達到740萬。

目前,雲集平均客單價已經超過978元。用戶年復購率高達93.6%。

從投資方來看,雲集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總融資額約為10億元。

2016年12月12日,雲集獲社交電商領域最高A輪融資2.28億元,投資方為凱欣資本、鐘鼎創投。2018年4月23日,雲集獲得1.2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鼎暉投資、華興新經濟基金。

早在2018年9月,就有媒體消息稱雲集將計劃赴美IPO。當時知情人士稱,雲集微店的IPO目標估值在7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