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茶陵,讓家鄉的河流改變模樣

(講述人:洣水茶陵黃堂村段護河員彭文四)

小河是鄉村的“毛細血管”,它的清潔與鄉村美麗息息相關,對於鄉村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建設至關重要。

擔任洣江河護河員以來,我最大的感受是這份職業簡單卻不平凡。工作苦,但苦中有樂。家鄉越來越美,我勞有所獲。

護河養成了“潔癖”

茶陵縣下東鄉黃堂村有2條河,1條有3000多米長,另一條長1000多米。河長制實施後,經支村兩委討論決定,由我擔任黃堂村護河員。

每天,我都巡河、護河,即使年過半百,也從不懈怠。走在家鄉的母親河旁,我感覺渾身有勁。

夏天,驕陽似火。許多人在家裡吹著電扇、空調,輕鬆地度過盛夏時光。但我們護河員常常冒著酷暑,堅守在一線,目的是把河道的垃圾撿拾得乾乾淨淨。一場巡河,渾身浸透。日復一日,我被曬成一個“包公臉”。

冬天,寒風凜冽,人們都在家中禦寒取暖,但我們不畏嚴寒。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塑料垃圾袋,我們也會竭盡所能將其撿拾上岸。我好像有了潔癖,眼裡容不得“汙塵”。

群眾從疑慮到支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多撿一個垃圾,河道就多幹淨一分,家鄉就多美麗一分,這是造福子孫的大事啊。

因此,我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令我欣慰的是,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環保志願隊伍中,共同保護自己的家鄉。

記得河長制工作剛啟動時,不少村民懷疑這是個形式主義。正所謂日久見人心,正是政府常抓不懈,護河員身體力行,才逐漸打消了村民們的疑慮,使他們開始支持並加入到這項工作。

現在的黃堂村,河清路淨,村容村貌有了極大改善。我感到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