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案件宣判后,发现有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怎么办?

宁静致远1615918


案件宣判后,“发现有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如果这个证据能够改变原判决结果,处理方法有如下四种:

一、如果已经上诉,可向二审法庭提交对方“假的证人证据”,二审会对原审证据与新提交的证据一并进行进行审查或法庭调查,综合处理。

二、如果一审判决已经生效,可请求原审法院再审。但是,新的证据应当对再审结果会产生确实的影响,否则“再审请求”会被驳回。

三、二审判决后发现新的证据,先向中院申请再审。如果中院认为不属于中院审查, 可指定原审法院再审。如果中院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再向高院申请再审。

四、如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刑法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虚假诉讼罪仅限于行为人与他人之间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纠纷,为达到非法目的,凭空捏造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纠纷并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即所谓“无中生有型”的行为。“部分篡改型”不构成“虚假诉讼罪”,公安机关也不会受理。

具体参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老方同志


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怎么办?

胖乎律师来讲一下,这里面可能会涉及的两个法律问题:

一、作伪证会有怎样的后果?

二、发现他人作伪证后应该怎么做?

作伪证会有什么后果?

关于作伪证,在《民事诉讼法》中有相关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妨害司法行为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作伪证的刑事责任如何?

《刑法》第三百零五条 伪证罪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妨害作证罪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发现他人做伪证后应该怎么做?

先来说题主说的宣判后应该怎么做。

案件宣判后,如若发现有作伪证的情况,可以提起上诉或是再审。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如若发现他人有作伪证的情况,根据其情节轻重,法院会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处以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对于他人作伪证的证据要进行保留,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可对伪造的证据进行鉴定,像是笔迹鉴定,声纹鉴定等,以证证据是否真实。

欢迎留言评论,相关问题可至主页与胖乎律师私信联系。


胖乎律师


如果宣判的是一审案件,该案尚未生效,您可以通过上诉进行救济,并在上诉理由里提及假证据问题。证据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只有三性都具备才具有证据能力,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假证据不具有真实性,当然不能走位证据使用,但是否为假证据,您至少需要提供线索,由法院来审查。如果二审法院认定是假证据,应不予采信,根据该证据确认的事实也不应认定。如果导致案件事实认定错误,或基本案件事实没有证据证明的,二审法院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1款第2、3项之规定,可能改判,或者撤销、变更原判决,也有可能发回重审。

如果宣判的是二审案件,判决或裁定已生效,此时您的救济途径是申请再审,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3项“(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证据确实是伪造的,可能会对案件进行再审,从而纠正原审的错误。

无论是通过二审救济,还是通过再审救济,都需要在法定期间内提出请求,二审救济需要在收到一审裁判文书之日起15内上诉,再审救济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证据虚假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所以,应尽早维权,以免超期。

以上意见供参,如需继续咨询,可以关注我。


沈胜国律师


案件宣判后,发现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怎么办?

案件如果是一审判决,宣判后当事人发现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可以上诉,启动二审程序,由二审法院审理判决。如果是法官发现宣判后,一方当事人提供假的证人证据,足以影响案件判处,应该汇报本院院长,如果双方或一方上诉,则可以将情况反馈给二审法院,如果双方均没有上诉,可以由原审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再审案件。

如果案件是二审判决宣判后,发现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人证据虚假,当事人可以向二审法院或者上级法院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提请启动再审程序审理。法官发现证据虚假影响案件判决结果,可以汇报法院启动再审程序。


刑律说法


小法匠一直在法院工作,让我来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案件宣判以后才发现有一方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如果你有证据能够证明对方提供的证据系虚假的可以上诉,如果案件已经生效了可以申请再审。


小法匠


案件宣判以后,发现有一方当事人提供虚假的证人证据怎么办?

只要发现该判决是以虚假的证据作为裁判的依据,该判决就没有法律效力。你可以提出上诉,并把这种情况向原审法院或二审(再审)法院举报。利用法律制裁那些向法庭提供虚假证据或涉嫌虚假诉讼的当事人。


仁者无敌wnfw


一审案件及时提出上诉,由二审法院纠正错误,进行改判。

二审案件及时申请再审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判。


曹顺海一山东德州律师


提供虚假证据的人多数都是和主审法官勾搭好的!


永辉:河北唐山


再诉。


用户2548468597644


上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