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千年佛光寺


“这是我们这些年里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1944年)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佛光真容禅寺


千年古刹佛光寺,这座距今1100余年的中国古老木结构唐代建筑,坐落在乡间僻壤,默默地散发着大唐盛世的遗韵,仿佛是超现实中一个遗落的梦。这个冬日,终于踏上追寻之路,车子离开五台山台怀镇,向西大约行驶大约三十多公里,进入一片人烟稀少的山野,顺山道蜿蜒而上,一座气势巍峨,褐黄色的古庙建筑,透过林木的缝隙,赫然入目,似一位古朴庄重的智者站立于山崖之前守望着一方水土。佛光寺,我的心瞬间被一种神秘感拉扯着激动不已。

发现 千年古寺放光芒

走在青石铺就的坡路上,如同踏着斑驳的历史足迹。放眼望去,佛光寺三面环山,因势而建,坐东朝西,雄踞山腰,周围松柏青碧,环境清幽。这条远离五台山的荒凉小路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经过了,然而,1937年6月,这条路却留下了震惊中外的一串串重量级脚印。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主殿东大殿


佛光寺之名远扬天下,主要在于它重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的主殿东大殿。而它的发现,它的声名,它的命运,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密切相关。当时,日本人以嘲讽的口气断言:在中国已没有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只能去日本。梁思成偶然看到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时,翻到第61窟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从图上发现了“大佛光之寺”这座古朴的寺庙,欣喜万分。于是夫妇俩跋山涉水来到五台山寻找,使这座积淀了数千年东方文化艺术之光的佛寺终于重放光芒,惊动了世界。同时,确凿无疑地证实:中国有唐代木构建筑,日本人的定论可以休矣!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气势宏伟东大殿


进入寺院,层叠的古建跃然入目。佛光寺东西长而南北窄,布局以东西轴线为通道。虽偏僻一隅,却风度从容,气势恢宏,优雅苍劲、淳朴高逸,像一位被遗忘的老人活在时光之外。我想象到了梁思成、林徽因踏进这座寺门时的好奇与惊异。与五台山内林立的寺庙相比,佛光寺有点冷清,古朴静谧中含着几分寂寞,庙宇的斗拱飞檐在蔚蓝的天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悬挂在廊檐下的铜铃声音清脆,在寂静的寺院里回荡,和着鸟鸣声在风中混成一曲神秘的天籁。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环境清幽佛光寺


空阔的院中,只有几个游客,土生土长的佛光新村人闫师傅是这里的文物管理员,见了我们,热情地迎了上来,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佛光寺: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最高一层院落矗立的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东大殿南有一砖塔称祖师塔,为最早建寺南北朝时代遗物;最下一层院落,北面有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一座在文殊殿前。当年林徽因为考证它们的年代,曾爬上经幢顶端细察,东大殿前一座经幢确认是唐代所建后,才确定了建筑年代。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寺外,还有几座唐代和尚塔。佛光寺可以说是五台山保存最完好的寺院之一。

木作 大气豪情盛世风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经幢 东大殿前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经幢细节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经幢细节


在闫师傅带领下,我们穿过四合院尽头一个圆形拱门,爬上一串极陡的石砌台阶,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大殿便一览无余了。斑驳的大门紧闭,殿前两株古松,苍劲雄壮。大殿魁伟整饬,单檐庑殿式屋顶,面宽7间,正中五间装板门,均可开合,两尽间安直棂窗。外柱上方古朴的斗拱承托着翼出深远的挑角飞檐,粗壮的柱列、直径达一米的柱础,方整结实的台基、舒展平缓的屋顶,整个大殿就象一根根千年古树撑起的伞盖,举折平缓,精致坚固。虽然这些斗拱像是承受了千年的委屈一般,交错折叠在宽大深远的屋檐下,而正是这种稳健牢固的姿态,支撑着佛光寺千年的骨骼和历史。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挑角飞檐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进入寺院,就被这层层交叠而又宏大雄伟的斗拱所震撼,经测量,斗拱断面是晚清建筑斗拱断面的十倍;屋檐探出达3.96米,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斗拱挑出层数最多、距离最远的。硕大的斗拱叠加起来承托屋檐,存留着古朴大器、形制开阔的唐朝盛世风范,它的斗拱穿插与横梁立柱结构,营造方式极为简洁,而却又能承受千年风雨,可谓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晶。梁思成评价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在这里是斗拱而不是屋顶塑造了建筑的形象。” 站在大殿前,1100多年前那种难以描摹的大唐气势扑面而来,它像李杜的诗篇,虽已久远,却让你的内心无边的宽广。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木结构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木结构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顶部木构


闫师傅为我打开紧锁的大门。当那一声吱呀呀地声音响起,阳光如洪水猛地倾泄进去,我几乎不敢迈进这道门槛。这一步,就是千年!进得殿内,只见大殿进深4间,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栿(露明梁架)和草栿(隐蔽梁枋)两部分。结构繁复,纵横交错,大殿的斗拱、梁架、藻井以及雕花的柱础,无论是单个或总体,明白无误地显示了晚唐时期的特征。关于天花板上的奇特见闻,梁思成是这样写的:“我在那里看到了一种屋顶架构,其做法据我所知只有在唐代绘画中才有。使用‘大叉手’,而不用‘侏儒柱’,这和后世中国建筑的做法全然不同,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大殿独特的建筑形制,梁架上那些“叉手”的古法,可称为现存于国内木制结构中的孤例,那种简单重叠的木结构组合,不用铆钉,不用凿孔开洞,却承载了千年的风雨考验。今天,我们寻着两位发现者的目光再一次端详眼前的这座稀世瑰宝,感受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大唐风韵,看上去似乎过于简单的构造却正是大唐胸襟博大、大气豪情的象征。

艺术 辉煌无比大唐韵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唐代彩塑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唐代彩塑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唐代彩塑


站在尘封已久的殿内,进门迎面是个巨大的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包括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侍胁菩萨、金刚等塑像,还有唐重建佛光寺的捐资人宁公遇和住持和尚愿诚的塑像也分立在佛坛一角,阳光穿透尘埃照射进来,殿里彩塑依旧鲜艳如昨,安祥如旧。佛像面颊丰满,弯弯的眉毛,端正的口唇,菩萨立像大都微微向前倾斜,腰部弯曲,腹部略微凸起。群塑表情慈祥、恬静,俯视着世界,似在倾听着众生的心事和众生听不到的神圣奥秘;塑像用色讲究,搭配得当,艳而不俗,色泽鲜艳,虽是明代重新妆绘,却保留了唐塑的原色调;塑像雕工高超,线条流畅,衣纹线条轻柔飘动,裙带飞扬姿态优美,肌肤光滑细腻,体态轻盈,有一种飘逸自若的韵味。这些塑像,将唐代雕塑艺术成就的卓著与辉煌体现的淋漓尽致。大殿两侧还有明代所塑的296尊罗汉雕像,分三排坐于后墙及两山墙砌台之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一群鲜活的有血有肉有气息的古人,笑容可掬地向我们款款走来……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明代彩塑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栩栩如生 东大殿明代彩塑


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体现了唐画的风韵。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椽栿上还留有清晰的唐人墨迹和拱眼壁画,当年林徽因就是爬上这样的大梁,钻入天花板,在漆黑的顶棚上,辨认唐人留下的墨迹,发现上千只蝙蝠悬挂在上边,黑压压的如黑云般。林徽因没有退缩,用毛刷慢慢拂去棉絮一样厚的千年积尘,终于在一根木梁上,发现了“女弟子,宁遇公”这样的唐人字迹。和殿前的经幢相印证,考证出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在佛光寺,我眼前一直晃动着林徽因瘦弱的身影,不由得心生敬意。此时殿内除了阳光流淌的声音,还有时间的翻卷声,我坐在门槛上沉默无语,只是心中感慨光阴着的荏苒。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栩栩如生 东大殿明代彩塑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唐代木构与绘画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东大殿唐代书法绘画


配殿 设计新奇构建巧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唐代经幢 文殊店前


在高台之下寺的北边,还有一座巨大的木结构大殿――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的文殊殿,凭它的外观和气势,如果放在别的寺院里,完全有资格作为主角,可惜它被放在了佛光寺。闫师傅也笑着说:“有点儿屈才了。”但也正因如此,它有了一个全国之最,是全国现存最大的配殿。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金 文殊殿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文殊殿木构屋顶


闫师傅将大殿紧锁的两扇古木门打开,我的眼睛突然一亮,大殿砖木结构,木门、木墙、木柱、木窗、木斗拱, 漆色已褪,裸露着木料的原色,显示着木质的坚实与古朴。这是一幢典型的金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同样有着重要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檐柱都置斗拱,就像是怒放的花朵。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使屋顶重力分散,加大了殿内空间。七间四进深的悬山大殿仅有1根长4丈的松木梁和四根内柱支撑(一般要12根),设计新奇,构建精巧,为我国古代建筑施用减柱法之极致和仅见。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文殊殿壁画


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丰润富态、庄重大方的文殊菩萨,骑着威猛的雄狮,迎面而立,左右两侧有胁侍菩萨和僧侣跟随,前有牵狮人和侍童,刹那间,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古代,迎面遇上了风尘仆仆降临的文殊菩萨一行。凝望一尊尊慈祥、安宁,栩栩如生的菩萨、神人雕像,凝望张口瞪目,眉毛倒竖,威风凛凛的雄狮,深深地敬佩幽深年代里的古人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光芒四射的艺术才华。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文殊殿细节


整个大殿空阔、清净,除了900多年前的彩塑外,环内壁四周有约2米多高的明代500罗汉彩色壁画,罗汉分上下两层列坐,下层罗汉坐于岩石之上,上层罗汉立于下层罗汉之后,疏密有序,神态各异,衣裾飘飘,呼之欲出,古朴、富丽而典雅,完全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路子。尽管已经褪色,但是,独特的色调、线条依然清晰而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个个佛教经典人物的音容笑貌。我一个个仔细看过来,他们不像神仙,倒像是归隐山林飘逸不羁的士子贤达,置身此中,令人恍若隔世。

历史 度尽劫波今安然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佛国五台山


唐代是中国木构建筑发展的巅峰时期,那些以木取材、木构撑天的极具东方神韵的建筑曾遍布全国,如今保存下来而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座佛光寺东大殿了。在长达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经历过无数战乱、多次地震,还有虫蛀、水淹、火烧威胁,佛光寺东大殿为何能硕果仅存呢? 看我好奇,闫师傅也不住地感叹“佛光寺经历过太多的劫难,保存至今太不容易了,算是一个奇迹。”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佛光寺


“与五台山中心不同,这里因为交通不便,寺刹散远,因而香火冷落,寺僧贫苦,所以装修困难,比较有利于古建筑的保存。”佛光寺的发现者梁思成先生这段话道出了唐代佛光寺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山西在北方历史上战乱少,这里的人们普遍敬畏神灵,加之气候干燥,避免了建筑遭到虫咬损毁;在穷乡僻壤的山里,过去离最近的村庄也要几十里远,东大殿因祸得福地孓然遗立(现在寺下面的佛光新村是近些年移民新聚集起来的村子)。它的台基前半截是垫起来的,做得非常坚固,后半截就直接坐在石岩上,潮气不容易上升,所以里边的塑像和木材都没有被腐蚀。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千年等待


讲起佛光寺的历史,闫师傅像是一个土专家,“听老辈人们相传,北魏时孝文帝骑马拜游五台山,到了南台顶时天色将晚,忽然看见山的西面有一道非常奇特美丽的霞光,他以为是文殊灵迹,便骑着马一路寻着光线找到这里,建造了3间佛堂和僧舍,创建了最早的佛光寺。兴盛是在隋朝至中唐。当时的佛光寺规模相当大,传说到晚上关山门时要骑上马,叫做‘打马关山门’。”五代前,发生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佛光寺在劫难逃,佛堂多次被毁。直至唐宣宗继位后复兴佛法,大中十一年,高僧愿诚和尚重返佛寺,四处化缘,终得唐长安施主宁公遇资助,大兴土木,才建起了矗立千年的东大殿。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注视


之后,佛光寺又遭遇历代兵灾、抗战时期日军入侵等一系列劫难。闫师傅听老人们讲,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佛光寺一年后,日寇占领五台县。曾有汉奸闯进佛光寺图谋不轨。在东大殿前,曾配合梁氏夫妇做调查的住持老僧坐在柴草上,对汉奸们说,胆敢往前跨一步就当场自焚。正在此时,大殿中冲出成百上千只蝙蝠,在老僧头顶盘旋尖叫,吓得汉奸抱头鼠窜……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大佛光寺


当年捐钱重修东大殿的女弟子宁公遇和主持修建的高僧愿诚和尚依然安详的坐在东大殿,正因为有他们大殿才能存世千年,成为后人见证大唐气象的绝世珍存;当年探索东大殿的梁思成夫妇研究成果依然薪火相传,正因为有他们对佛光寺的发现,后人才有机会拜访和瞻仰这座拥具盛唐风韵的艺术殿堂。 “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就是因为佛光寺巨大的人文价值,使得五台山台怀镇众多明清风格的寺庙黯然失色,多年来,数不清的人们都是寻着梁思成夫妇的足迹来到五台山,来到他们心目中这个最具东方艺术魅力的盛唐历史博物馆,寻着发现者的目光完成着新的发现。中国的历史文化,或许正是因为有宁愚公、愿诚和尚和梁思成、林徽因这样一些人物才得以延续和留存吧。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寒风中探访一座幸存于幽深山林中的唐代建筑,尽管目睹的只是一个遗落的背影,但我感受到的却是一个盛世穿过历史烟云而留下的器度与胸襟。而于我,它就像是一种幸运而激动的重逢。

千年佛光寺 循着梁思成林徽因足迹,寻找唐代大木作


攻略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县城东北约三十公里

交通:五台县汽车站乘去五台山或者繁峙的车,可到豆村镇,也有直达豆村的班车。佛光寺距离豆村镇6公里。打车前往佛光寺约20元,需要侃价。  自驾可走五保高速(S46)在五台南收费站出口下,进五台县城转台忻线S311向北到达豆村镇,向北转入繁五线五公里后到阎家寨村,向东拐入小路两公里后到佛光寺

食宿:佛光寺附近没有旅馆饭店之类的设施,需要去县城食宿。各种档次宾馆饭店都有。家庭旅社十分活跃,投宿比较方便。家庭旅社同时为游客准备精心制作的具有地方风味的家常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