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又一部你不可錯過的“臺劇之光”?

毫不誇張的說,2019年堪稱臺劇的“大爆之年”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我們不能是朋友》《罪夢者》,一部部高質量話題之作助臺劇實現了從破圈到逆襲的華麗蛻變。

在這個年末,《想見你》以黑馬之姿成為了又一部爆款臺劇。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如果你對臺灣偶像劇的印象還停留在無腦幼稚、套路爛俗,那 《想見你》就是一次臺劇溫柔又野心勃勃的自我變革

原來不知不覺間,臺劇已經不是我們記憶中的樣子了。

01

《想見你》是一部集奇幻、愛情、懸疑等元素為一體的非傳統偶像劇。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如此小清新的劇名,配合的主打看點卻是“懸疑燒腦”?再配上前兩集狗血緩慢的鋪墊,讓很多因為高分而來的觀眾不免感覺有些貨不對板。

劇情從一個充滿遺憾的愛情故事展開,女主因為兩年前的一場空難失去了深愛的男友王詮勝,從此在無限悔恨中活成了行屍走肉。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她仍舊保持了從前的生活習慣,時常給男友的手機發訊息,儘管發出去的思念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她的願望僅僅只是,“想見你”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而有一天,女主在使用公司新出的app“尋找世界上另一個自己”時,突然發現了一張神秘的三人合影。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照片上是過世的男友和一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女生,女主對這張照片完全沒有印象。

經過追查發現這張照片拍攝於1998年,而那時的男友應該還是個小孩子。

難道世界上真的有另一個“女主”和“男主”?他們在平行世界裡依然相遇了?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一系列撲朔迷離的事情也由此展開。

女主在參加完男友告別儀式後,收到了一個神秘包裹:一部隨身聽和伍佰的專輯。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身心俱疲的女主在《last dance》的旋律之中沉沉睡去。

醒來之後,發現自己日思夜想的男主就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還沒從失而復得的喜悅中緩過來,“這個男主”卻說自己叫“李子維”,而女主發現自己也被所有人當作了另一個叫“陳韻如”的人——女主二號。

起初以為自己是在做夢的女主,在虛幻與現實的反覆中,終於明白自己穿越到了一個害羞內向的女孩身上,並陷入了與男主二號李子維、莫俊傑的三角戀情中。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而在與男主二號相處的過程中,女主發現,這個男孩除了長相酷似過世的男友,就連性格習慣都一模一樣。

更加令人頭疼的是,女主在未來知道了女主二號會在1999年的小年夜被殺死,如果穿越不回去,被殺的人就是自己了。

本以為自己看的是偶像劇,怎麼秒變懸疑片?

是不是已經被巨大的信息量拍暈了?讓社長為你梳理一下:

這其實這是痛失所愛後雙向穿越的故事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分為1998年和2019年兩條時間線。

1998年的時間線中,女主一號單戀男主一號,女主一號穿越到女主二號身上後,男主二號愛上了她;

男主二號在女主一號死後,穿越到了男主一號身上,並且和女主一號相愛。

在19年男主一號因空難去世後,女主一號穿越到了女主二號身上。

兩個時空宛如閉合的莫比烏斯環。

深愛和遺憾讓女主一號和男主二號穿越時空,在時空的迴廊再次相遇,只為回到彼此身邊。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而後續的劇情展開也讓人慾罷不能。

女主二號能否逃過被殺害的命運?

兇手究竟是誰?

宛如莫比烏斯環一般的時空串聯能否被打破?

誰先穿越的?又是誰先愛上誰的?

以及,這對被命運捉弄的愛人能否重新走到一起?

社長一邊看著編劇瘋狂開腦洞挖坑一邊暗暗擔心,挖坑一時爽,只是千萬別坑了上頭等更新的觀眾就好。

02

除了高能不斷的劇情,本劇的一大亮點當屬寶藏男孩許光漢了。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若不是刻意瞭解,很難相信這個穿著校服喜歡咧嘴笑的大男孩,已經是個演了7年的戲、快30歲的男人了。

其實,這部劇前期的引流,也是因為他在話題之作《罪夢者》中大膽的爭議性表演,博得了不少關注

許廣漢在劇中的一段大尺度表演,在微博上被刷屏式轉發和熱議。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通過這樣的方式被很多人認識,對於許光漢來說,很難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幸運,更多的可能是一次刻板的形象定型。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社長覺得,或許你接受不了《罪夢者》裡那股陰鷙濃烈的林季子,但在看過《想見你》後,沒有人能從少年感滿滿的許光漢這裡全身而退。

許光漢並不是那種面容精緻的傳統意義上的第一眼帥哥。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而一旦走進他的戲劇世界裡,從他塑造的角色開始認識他,會發現他是少有的,能兼容少年氣和性感的演員。

在《想見你》中,許光漢成功塑造了三個時期的男主角:有年少時的飛揚意氣,也有忠犬男友時期的溫暖柔軟,也能詮釋人到中年的滄桑失落。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外形可塑性強,氣質獨特,戲路廣,當過長期蟄伏的小透明,閱歷豐富。

大名鼎鼎的李安到劇組《陽光普照》敬酒時,直誇許光漢是

臺灣小生接班人

29歲才成名的許光漢,趕上了臺劇製作全面升級的新時代,或許一切都剛剛好。

03

回到開頭所說的,今年真的是臺劇大年。

年初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年中的《我們不能是朋友》到最近的《俗女養成記》和《想見你》。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幾部佳作將話題熱度和口碑統統攬入懷中,臺劇回春之聲不絕於耳。

久違了終於刷出存在感的臺劇,真的要開始逆襲了嗎

事實卻沒那麼樂觀,最直觀的數據當屬視頻網站播放量。

刷新了臺灣收視紀錄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播放量至今不到2億,閹割版的《我們不能是朋友》播放量6億,《想見你》也僅僅才2千萬播放量。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和動輒幾十億上百億播放量的國產劇比起來,臺劇離真正意義上的爆款還差得遠,目前還只能在小眾圈裡有姓名。

另外,豆瓣評分這種薛定諤的東西,很難說不是觀眾戴上了一層濾鏡進行的打分。

韓劇、日劇等鄰國的劇評分虛高已經是普遍認定的事實,而臺劇也不免遇到這個問題,小眾圈子的高活躍度和討論量,和虛高的評分一樣,構成了臺劇“虛假繁榮”

另外,今年話題臺劇的引流方式,基本都是憑藉劇中的“爆點”劇情或臺詞,靠微博和豆瓣論壇的討論來出圈。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然而把觀眾吸引過來以後呢?

過慢的更新頻率、兩岸文化的隔閡以及高爛尾風險,都影響了觀眾的存續。

臺劇的式微,不可避免地與臺灣的經濟實力以及

臺灣演藝圈的衰落掛鉤。

藝人紛紛北上,人才儲備不足;內地影視劇的製作水準、技術以及投資早已全面趕超臺劇;本土市場狹小。

但是,不能小看內地觀眾對於臺劇的情結。

從風靡華人世界的瓊瑤劇,到貢獻無數鬼畜素材和經典橋段的臺灣偶像劇。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無論在哪個年齡段的觀眾心中,都留下過幾部現象級的臺劇作品,也是無數人童年以及青春記憶的一部分。

目前的臺劇更多地聚焦現實主題,走起了小而美的“良心之作”路線,除了萬年不變的嗲嗲臺灣腔以外,似乎已經逐漸摒棄了古早的浮誇低智風格。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有人開玩笑說,臺劇就像我們那個變好了也不能再繼續的前任,終究只能成為記憶裡的“意難忘”

而臺劇在2019年的復興之勢,卻讓我們看到了新一代臺劇製作者們

“觸底反彈”的用心和決心。

年末了,就用一部《想見你》,來對記憶裡的那些經典臺劇說一句,

想見你,同時,很高興再見到你。

又一部你不可错过的“台剧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