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從普洱茶的出廠日期判斷這是春茶還是雨水茶或者谷花茶,謝謝?

佛經緣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目前,普洱茶的出廠日期仍然是生產日期,而不一定是茶葉採摘期。對於某些茶品而言,通過出廠日期來判斷是春茶、雨水茶還是谷花茶,很難!

普洱茶的生產過程主要是通過採摘、殺青、曬乾、壓制一系列過程來完成的。但曬乾後的原料(毛料),有些是馬上現壓的(數量少),有些是入了茶倉存起來放上一段時間(俗稱發汗),有些是數量不夠,有些是等待拼配,這就有了春茶的毛料有可能延遲到了夏秋冬季生產,有些廠家甚至動用三五年以內的曬青毛料來拼配,生產日期很不穩定,並不是春季生產的就一定是春天採摘的原料,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生產日期主要看市場需求和如何定位。一般的消費者若不是對廠家很熟悉,僅僅依靠出廠日期很難確定是哪一季節的茶。

還有一部分商家,擅長張冠李戴做假茶,明明是雨水茶偏要打上谷花茶或者春茶,或者是谷花當春茶賣,表面上提高一個檔次。總之是根據自己的商業需要和市場需求,就像假班章、假冰島滿天飛遍地跑一樣,君不見幾十元、幾百元的班章、冰島茶連最起碼的成本都不夠,何談貨真價實。

不可否認,當前仍然有一部分執著的茶人,固守“茶品如人品,品茶即品人”的理念,高標準、嚴要求做茶,一直採用古樹茶、春茶原料。用他們的所知所識,專業技能做好茶,做當下好喝以後又能存的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茶品。

最穩妥的方法,還是開湯品鑑,對懂茶人來講,知道什麼季節出什麼味。春茶香高味濃,甘甜無比,厚重無匹;雨水茶香氣弱,寡淡味薄,喝起來有水氣。谷花茶介於兩者之間,耐泡度較差。總之,判斷一款茶,署在表面上的日期、茶名僅供參考,起輔助判斷作用,最可靠的是品鑑,品鑑是判斷茶的不二法門。





波多蜜韻古茶坊


早期的普洱茶是沒有生產日期的。它的價值就是越陳越香。體現的是一種時間價值。所以說早期的普洱茶是沒有生產日期。

現在我們所說的普洱茶主要是指生茶和熟茶(是20多年前才快速發展起來的)。 生茶是不經過人工發酵,直接從曬青毛茶壓成餅的。熟茶先經過人工發酵,再壓成餅,存放在自然的條件下。但無論是生茶, 還是熟茶。都存在春茶,夏茶,秋茶的區別。只不過生茶從餅面看更容易辨別,熟茶更難而已。但萬萬不能以出廠日期判斷是春茶,還是夏茶?

首先,不排除一些不良商販故意把出廠日期寫成上半年(每年的春茶在4月前後,出成品的時間一般在上半年)。這樣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判。所以我們不能簡單以出廠時間來判斷春茶和夏茶。但春茶和夏茶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很難判斷。尤其是經過發酵的熟普洱茶,對一般的消費者就更難了。這裡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從茶餅面區分春茶和夏茶。

春茶經過半年時間的醞釀。春雨過後就開始萌發嫩芽了。雖然它養分充足,內含物質豐富,但由於春天的雨量比較小,所以長出來的嫩芽碩壯短小。但整體呈銀灰色或銀白色。口感醇厚甘甜,香氣沈鬱。

夏茶就不一樣了。由於夏天雨量充沛,茶芽很容易發出來,同時長得比較快。所以夏茶體現出的外形是,茶條細長髮黑,茶芽小而尖。口感苦澀寡淡,香氣輕飄。但我們現在的普洱產品中,存在春茶,夏茶,秋茶相拼配的可能。拼配不僅能降低成本,同時三個季節的茶葉可以優缺互補。也能使茶燈的口感更好。

另外,我們用春茶發酵出來的熟茶。金黃色的芽頭比較多。整體偏褐紅色。很少有粗梗老葉。味濃而醇。而用夏茶發酵的熟茶。整體偏深黑色。金黃的芽頭比較少。細長髮黑的老梗和粗老的葉片比較多。味淡且寡,微苦,香弱。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不能簡單從普洱出廠日期來判斷是春茶,雨水茶,還是秋茶。它們存在拼配的可能,同時也有分季節做的產品。要根據實際的實物來品飲判斷。

其實,普洱是一種很特殊的茶。它不僅需要品質(需要拼配),更需要存放的時間。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茶鄉子的茶


其實在2000年以前的普洱茶是很少在包裝上標明生產日期的,有的茶原料放了幾年才壓餅所以不好確定生產日期。現在生產的普洱茶基本都有出廠日期,學3--5月份的為春茶,9--11月份的為秋茶,但是也有商家會把春秋兩季的茶拼配在一起壓餅,而日期標的是春茶的,所以只看出廠日期不能標準的判斷是否是春茶,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主要還是從香氣滋味和葉底來判斷。






小夢說茶


春茶 看生產日期是否是2-5月份生產的,是就是春茶

  雲南本應無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只區分幹、雨季。因受中原文化影響,而有四季茶品之分。因雲南氣候的特殊性,以致所謂春茶與一般江南茶區之季節稍有差異。雲南所謂春茶,泛指農曆春節後,至雨季來臨前,也就是2~5月中旬所採摘鮮葉都屬於春茶。

谷花茶 生產日期9月下旬--11月底前

雲南稱秋茶為“谷花茶”,與春茶相同理由,雲南也應該沒有所謂“谷花茶”。因為雲南所稱秋茶,應為雨季停止之後所採收,也就是應該在9月下旬至11月底之前,與江南地區“谷花”時節,差異甚大。以雲南氣候特徵,普洱茶第三季茶應還是雨季茶,第四季最後一採,即稱“秋茶”較為恰當。

雨水茶:

  嚴格來說,只能稱“雨水茶”,不能稱“雨季茶”。雲南氣候只分乾季、雨季,但在雨季時節並不是每天下雨,而乾季時節也不是天天大太陽,四月份春雨其間所採摘亦稱雨水茶。所謂“雨水茶”是指在下雨的時間採茶、製茶。通常雨水茶的特色,湯色較為昏暗不清亮,茶湯偏綠,口感較苦、淡薄不厚重、香氣不揚,葉梗較容易糜爛不柔韌。


難唸的經guo


無法判斷的,因為廠家生產日期是根據製作成品的時間,不是原料收取的時間。


閒雜人


看來把茶葉當成講故事的人挺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