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父母去世了,还在维护兄弟姐妹关系的人是怎样的心理?

八卦老妪


我父母过世20多年了,我家有兄妹5个,哥一个,姐4个,我是中间的,大姐以67岁,最小的都51了,我妈头去世前2年跟我在一起过,经常会问我这个问题?说我要没了,你们姐几个还能这么团结妈?你还能像现在这样去关心你哥吗?我就一遍遍的跟我妈说:妈您放心吧,我会常把姐妹和我哥聚到一起的,我更更会多关心你的这个宝贝儿子的,只要我有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儿子的,我妈听到这些就会很开心😁的,所以从我爸妈过世以后,我就提倡每年的初三姐5个家庭全部去我大姐家过年团聚,平时我姐妹那是经常聚,出去一起游玩,姐几个也是对我哥哥照顾有佳,年节都给哥哥家买礼物去看哥哥嫂子,20多年过来了我们一直是这样的团结,爱护,我想这就是家风,传统,善良,包容!


东方钱币行


我的母亲刚刚过世,今天正好四七。母亲生病期间,在医院里送母亲做检查途中,为一些琐事与兄弟发生了争执。兄弟是父母的独子,从小到大很受宠,争吵中口无遮拦说话很难听,当时因为在医院,不方便跟他吵,我只在心里想:今后再也不跟他来往了。一个月之后,握着母亲的手,我们姐弟亲眼看着母亲断气。那种心疼只有亲子妹之间才能懂。在医院的一个月中,虽然请了护工,但怕母亲突然离去时身边没有亲人,我们子妹3个轮流守在旁边不敢间断。……后来又接着给母亲办丧事,姐弟3人外加弟媳全都累病了,轮流发烧。

母亲虽80高龄离世,但我却还是心疼不已,不敢相信,不能接受。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我每天都在胡思乱想:作着各种各样的假设:如果……如果……如果……妈妈是不是就还能多活些时日?如果……妈妈是不是就不会这快就走了呢?这么好的日子,我们都在,妈妈却没有了……想到这些,我一个几乎不会哭的人,常常一个人暗自流泪。

按照旧俗,母亲过世后的每个七天,必须给母亲恭饭烧香。俗称“做七”。母亲的“七”正好是个周六。每个七都是弟媳买菜张罗,我们2个姐姐帮忙。每次3个子女连同孙辈3大家一起回到父母家,热热闹闹,父亲特别开心。

最近几年,妈妈年纪大了以后,由于高度近视几乎不出门,所以她总在家里昐着有儿女回去。我们3个子女,虽然也会各自回去看母亲,但3家到齐同时一起的情况极少。

如果母亲有知,我想她一定会说:我宁可你们把这种“做七”聚会放在我生前……这样想着就会倍感心疼和遗憾。

在“三七”的那次饭桌上,我以大姐的身份向大家宣布:“七七”之后,每周六的聚会要继续保持,每周到父亲处集合一次。父亲虽然身体状况比母亲好很多,可以自己出行,爱打麻将,也有很多老年玩伴。但今后剩父亲一个人生活了,我想他也难免会孤独。为防止大家因为父亲生活能够自理而忽视了他的感受,忘了经常回家,再次留下遗憾。

在宣布这个决定之前我也是认真想过的:母亲走了,再心疼,后悔都没有意义了。父亲还在,母亲一定希望我能带好弟妹,孝敬父亲。子妹和睦。因此,何必还计较兄弟的一点小过失呢?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血缘亲情才是唯一“真的”感情。


芳邻


姑姑姨姨年年还追往,何况一奶同胞了。兄弟姐妹在众多亲人中除了父母,孩子之外,就是最亲的亲人了。要想好,大让小,我们双方的兄弟姐妹都很合睦,都很亲。不管谁家大事小事都上前帮忙。

兄弟姐妹就是像手上的五个手指,相互帮衬,人多力量大。昨天我们哥四个刚把老家送走,聚在一起喝酒,老大说咱家就是家和万事兴,把事办得挺漂亮,别人看着也高兴。老大还说了:"往后父母不在了,咱们哥四个年年三十我家过年,都上我家吃来"。大家可高兴了,都表示同意。婆婆公公都不在了,只剩下哥几个亲了。



用户和言悦色


客观的说,如果父母在,哪怕有一方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但如果父母双方都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是各自独立的两家或几家人了。

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父母在的时候,一家的收益和好处,都是这个大家庭的,父母不在了,各自为家,有了自己的私心。

而那些父母去世了,还在拼命维护兄弟姐妹关系的人,不管到底是不是长兄或长姐,但在心理上,还是有“长兄为父、长姐为母”的念头,从而代行“大家长”之责。

其实,这种心理不建议有,因为,你有你小家的生活,你家兄弟姐妹有自己家的生活,两家各自独立的生活,你不了解我的生活,我也不了解你的生活。

正常的维护日常交往,打电话,逢年过节相互拜访,有困难急事了相互扶持,这是兄弟姐妹应有的情谊,再往深处,比如干涉人家的生活,就不应该了,因为,那不是你家,那是兄弟姐妹的家。

所以,父母去了世,兄弟姐妹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没错;但代行家长之责,千万不要。


董江波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逢年过节还能在一起聚聚,我相信有很多人希望这样。可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在这一点我家做的就好一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父母都健在,但我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我和我爸妈是住在农村的,但不住一起,我叔叔和我小弟都在城市里,每年过年过节,我都会把他们叫到我家来一起聚聚,虽然不是每次都会过来,但每年都会聚一两次,而他们来也都不会空着手过来,一人带一两个菜过来,这样一聚就一桌菜了,很多时候我都不用买什么菜,其实吃什么都不重要,主要是聚聚联络一下感情,我姑姑她们都嫁到外村了,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也会找个日子,把她们都叫过来,她们都六七十岁了,平时大家各忙各的,过年才比较闲,如果再不聚,以后就会越来越少了。


五子豹


我的父母在几年前相继过世。俗话说,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剩归途。失去父母的那种彻骨伤痛是人生中最大的伤痛!因为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是父母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含辛茹苦拉扯大的。作为长子,对过往岁月里父母的一幕幕辛劳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记忆尤新……

父母已仙去,总觉着在父母有生之年,为父母做的实在太少太少;总觉着亏欠父母太多太多;总觉着,不够听话不够孝顺;总觉着没有为父母争光争气……

故此,现在面对弟弟妹妹及侄儿外甥女时,无论遇到了什么事儿,都很自然想到:如果父母在世时会怎样处理?如何去做才正确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父母虽已故去,但音容仍在。时刻指导着我去替他们关爱弟弟妹妹及血脉相连的全家人。

每当全家聚会时,我都会向全家提起父母,都会说,如果父母看到我们全家几十人聚会的热闹开心,他们一定特高兴。

父母已远去,但由他们始组织的这一大家子的人,在有生之年,我都将会永远去呵护去爱!


庐州之赤子


家和万事兴。父母在兄弟姐妹聚在老娘的热炕头,父母一走能团聚在老人家的坟头。亲情,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扯断的,我做为长兄,有责任和义务让兄弟姐妹们常聚在一起,在我心里兄弟姐妹个个都是最亲的人,哪怕个个儿孙绕膝做了爷爷奶奶,姐妹是我的亲戚,我是她们的娘家,不管兄弟己成为他家的顶梁柱,但我还是一样的去操心,即使受了委屈、误会也还是一如既往认为该做的事情,去维持着那份血肉亲情!


太白山人老王


这一点我家兄弟姐妹还是不错的,做的也很好,我们的母亲走了32年,父亲也走了几十年,但是我们兄弟姐妹没有疏远过,依然如故,血浓于水,一家有难,每家都毫不犹豫出钱出力,就拿现在的我来说,离异,一个孩子,远在外地,自己突然间得了重病,每个姐姐,妹妹,外甥,外甥女,侄女,不分大小,每个家庭都纷纷送来爱心,伸手互助,出钱出力,所以说这个不是父母在不在的原因,是自己姐妹们亲戚之间的疑聚力问题,平常都要广交朋友,何况是今生一奶同 包的家人,不管父母在否都应该紧紧团结在周围,有能力的多出来组织聚聚会,因为今生是姐妹兄弟亲戚,下辈子谁也不认识谁,好好珍惜今生的兄弟姐妹情吧。


奇怪了到底用什么名字


亲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挂嘴巴上说出来的!亲情是有困难时能帮一把的!不是有好处时削尖脑袋靠过来的!真的能牺牲自己利益只为成全亲情的人少!或者不争利益能得过且过也算是把亲情看的重的人!我没有兄弟姐妹!不过也看过不少有利益就出手甚至于看不得兄弟姐妹比自己过的好的,一旦觉得不对头了,开始跟你唱亲情有多重要的了她把亲情看多重了!这种人当看戏就好!真把亲情看的重的不用去特意笼络大家自然会亲近你!就像我老妈家里老大!姥姥姥爷去世多年弟弟妹妹仍然是愿意听她的,过年过节都想着聚一聚,做了好吃的有点好东西都会相互走动!亲情是自然而然的血浓于水!是无论有喜事或者坏事时除了父母之外能想到的人!刻意的去做可能自己尴尬或者其他人不痛快!有因必有果!亲情不是一件事两件事能打散的!父母不在就没有亲情说明这家庭里必有矛盾而且还不少!除非你有魄力去解决,否则还是不要刻意的去做可能自己尴尬或者其他人不痛快的事!自己心里记着亲情就好!


女霸王20


我们说,父母就是一个家庭的司令部,而兄弟姐妹则是他们旗下的部队。只要他们一声令下,一家人言听计从,实施行动,来完成父母的使命。当父母离世后,兄弟姐妹便分解成若干个家庭,他们也各自成为这个家庭的司令员。

由于血缘关系的凝聚,这几个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有着比一般家庭要多的交际。清明十月一,都会去相同的老人坟上烧纸;谁家有事,共同过去帮忙;大人生日,孩子满月,婚丧嫁娶等,都是会互相帮忙,互相来往的。这些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所致。

那么,为什么要维持兄弟姐妹的关系呢,我认为:

一是亲情的需要。一母同胞,血浓于水,挽手相长,背离而弃,是何等的融洽、和睦。父母离去了,这种亲情般的还是要继续坚持,不可断开的。

二是生活的需要。人在世上走,难免会碰到沟沟坎坎,要人帮忙。那兄弟姐妹就是最好的倚靠对象。虽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但是家里发生了大事,帮上忙的,还是兄弟姐妹。

三是孝敬父母的需要。父母在世,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团结,和谐,亲密无间。遇事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父母去了,兄弟姐妹分崩离析,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绝对不是父母的意愿。所以,为了让老人在天之灵安心,做孩子们的也应该团结在一起。

这乃个人所见,如有不同看法,请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