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海盜三娘子

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為遠揚國威,探尋商路,派三保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訪問亞洲、非洲一些國家。

兩年後,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鄭和為欽差正使,統帥上萬兵將,乘坐六七十艘大船,滿載瓷器、茶葉、絲綢、鐵器、金銀等物資,浩浩蕩蕩,駛向遠洋。

海盜三娘子


數十天後的一個早晨,鄭和的船隊駛進了南洋的蘇門答臘群島。這時天忽然變了,大海怒號,巨浪排空。偌大的船隊,就像水鍋中煮的餃子一般,飄飄悠悠,忽上忽下,充滿了險情。

鄭和這時站在帥船船臺上,神色自若地指揮著船隊與風浪搏鬥。就在這時,鄭和發現不遠處有隻民用小船被海浪擊沉,影影綽綽看見有一女子抱住一塊木板在拼命掙扎。鄭和當即命水手放下划子,火速救人。

在水手的打撈下,那女子終於得救。鄭和命隨船醫生緊急救護後,那女子換上一套乾淨的衣服,出來拜謝鄭大人。

鄭和雖是宦官,見慣了宮中的宮娥美女,竟也被眼前女子的美貌所打動。只見她二十來歲,柳眉鳳眼,蜂腰豐臀,自有一番風韻。鄭和目不轉睛地打量了這位女子一陣子之後,才發問道:"何方人氏?怎麼一人在此風急浪高的海上行舟?"

那女子雙膝跪地,哭道:"民女是廣東臺山人氏,去年隨父海上捕魚,不幸被海風吹到此處,被一個海盜逼上岸,在他家過著奴僕生活。上月父親勞累而死。民女不堪忍受凌辱,趁賊人無備,冒死逃生,不幸小船沉沒。今被大人救起,情願做牛做馬,伺候大人。"言畢,淚流滿面,甚是可憐。

眾將官心裡都在替那女子求情,希望鄭大人留下這女子。要知道,在寂寞的航海途中,能有個美女照料大家,自然是愉快的事。

鄭和沉思片刻,終於點點頭說:"好吧,你就在我帥船上做個清掃工,容日後本帥回朝,再送你上岸尋找親人。"

那女子頓時面露喜色,叩頭謝恩後,由兩個士兵帶往後艙。誰知那女子轉身沒走幾步,忽聽鄭和大聲喝道:"等等?速將這女子拿下?"

那女子當即被校尉拿了。

眾將士見狀都驚呆了,不解鄭大人為何要拿下這弱不禁風的女子。

鄭和說:"眾將官豈不明白,這地方是海盜經常出沒的地帶。"他用手指了指被拿下的女子,"這女子說是從海盜那裡逃出來的,起先我還真地信了。但見她走路步履矯健,不似落水後的弱女子,可見內功不淺?定是奸細來探路的……"

鄭和言猶未了,只見那女子一個"武松脫銬",將兩名校尉推倒;又一個"燕子穿梁",單掌朝鄭和劈來。鄭和武功高強,一個閃身,舉腿朝那女子橫掃過去。那女子見偷襲不成,口一張,一顆鴿蛋大小的彈丸,流星般朝鄭和麵門打來。鄭和手一揚,早將那彈丸接住,哈哈大笑道:"銀花三娘子,你還有什麼說的?"

眾將士一擁而上,將銀花三娘子捉住。銀花三娘子無奈地搖搖頭,閉目不語。

眾將士問鄭和:"此女子如何處置?"

鄭和不置可否地說:"此地是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國有一海盜叫陳祖義。此人原是我朝廣東潮州的一個惡霸,因犯命案,逃竄到此,糾集一幫亡命之徒,幹起了海盜營生。這女人是他的小妾,綽號銀花三娘子,善用飛彈。這陳祖義實乃罪大惡極,今日又派細作窺我天朝貨船,妄想加害本帥……"

這時,將士們紛紛要求將銀花三娘子斬首。鄭和略一思忖,對銀花三娘子說:"我放你回去。你若能勸得陳祖義來歸順本帥,本帥既往不咎,你看如何?"

銀花三娘子早已雙目緊閉,等待行刑。她聽得鄭和這麼說,有了生的希望,立即睜開眼說:"只要大人開恩,饒我不死,我一定勸陳祖義來降。"

鄭和大手一揮,說:"放人?"

銀花三娘子乘了小划子,箭一般地飛向岸去。

下午,銀花三娘子乘一艘快船,乘風破浪而來,隨船還跟了幾個壯漢,帶了幾箱三佛齊國的土產來見鄭和。銀花三娘子垂手低眉說:"陳祖義決心痛改前非,約請鄭大人早日上岸,接受陳祖義投降。如果鄭大人不信,即以我三娘子為人質,明天陳祖義登船請罪……"

鄭和含笑對銀花三娘子說:"三娘子果然深明大義,勸得陳祖義歸順朝廷。只是本帥不便離船,不能上岸受降。三娘子也不必作人質,請先回去,明日和陳祖義一同來見本帥吧。"

銀花三娘子激動得流下淚來。她和隨從乘船走去,鄭和與一個叫施進卿的華僑進了後艙,談論了好久。施進卿原是當地華僑,深知陳祖義的為人。他認為海盜決無信義可言,勸鄭大人不要輕信。鄭和表示要多加防範。

當天夜晚約一更天,那銀花三娘子又駕一葉小舟駛來,急匆匆地要單獨面見鄭和,說有機密相告。

眾將士怕她有詐,都勸鄭大人不要單獨接見她。哪知鄭和並不擔心什麼,隨即答應下來。

銀花三娘子一見鄭和,便雙膝跪地,從貼身衣袋裡取出標有陳祖義海盜各個窩點的海圖交給鄭和,然後涕淚俱下地說,她祖上確是廣東漁民後代,從記事時起,即被陳祖義收養,先為義女,後成小妾。她知道陳祖義多行不義,將來必定死無葬身之地,早就想離他而去。今天陳祖義命她裝作溺水之婦,騙鄭大人救她上船,一來窺探船上貨物,二來尋機刺殺鄭和。結果刺殺未成,反被恩釋。她深為感動,認真地勸陳祖義棄暗投明,歸順朝廷。陳祖義不但不聽,還對她生了戒心。陳祖義現已準備停當,夜晚三更就要偷襲鄭大人的船隊。她是假借巡察之機,特來報信。說到這裡,她猛地站起身來,仰天長嘆一聲說:"只恨我從賊已久,大人必不相容;陳祖義知我告密,也必殺我。罷罷罷,今天我只有以死來酬謝大人?"言畢向船艙的扶欄撞去。鄭和忙用手攔,沒有攔住。她撞得傷勢不輕,倒在地上。鄭和忙命隨船醫生搶救。

二更時分,海盜頭子陳祖義見銀花三娘子失蹤,怕事有變,忙指揮十幾只小船,趁月黑風高,提前襲擊鄭和船隊。

當陳祖義的小船靠近鄭和的船隊,要殺上船時,鄭和的船隊突然燈火通明,萬炮齊發,射向海盜的船隻。眾海盜不是被打死、淹死,就是被俘虜。陳祖義看大勢已去,便孤注一擲,一個魚躍,飛身上了鄭和的帥船,揮刀向鄭和砍來。鄭和舉劍相迎,兩人殺得難解難分。鄭和穿的官服突然被什麼東西鉤住了。陳祖義見狀,狂笑一聲,舉刀便砍。就在這時,一顆彈丸向陳祖義握刀的手腕擊來。陳祖義的手腕被擊中,大刀脫手而落。鄭和及將士們將陳祖義生擒活捉。原來是正在後艙養傷的銀花三娘子,聽得船上炮響,又殺聲震天,便掙扎著爬出艙外,見陳祖義舉刀要砍鄭大人,便竭盡全力吐出彈丸。彈丸飛出,她口吐鮮血而亡。鄭和嘆惜不已。

海盜頭子陳祖義後來被押往北京,明成祖下旨把他斬首。

鄭和的船隊殲滅海盜的消息像春風一樣,迅速傳遍了南洋諸國。這些國家的國王十分高興,紛紛派使節來慰問明朝將士。鄭和利用這個機會,與前來的外國使節商談通商貿易事宜。

隨後,鄭和又六次下西洋,跟亞洲、非洲許多國家建立了貿易關係,加強了聯繫,增進了友誼,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威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