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方時評丨基建投資要在“遠”“實”“新”上做文章

東方時評丨基建投資要在“遠”“實”“新”上做文章

  第一季度在新冠疫情的嚴重製肘下即將過去,從各方反饋看,經濟數據不容樂觀。如果說,此前是不惜一切代價(特別是經濟代價)嚴控疫情,那麼隨著國內疫情逐漸被控制,刺激疫情後期經濟增長則成為現實而緊要的任務。從時間維度看,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實際有效天數大為縮水,錯過的機會已然錯過(如春節假期消費行情等),即便疫情結束,受心理安全預期影響,娛樂、餐飲、會展經濟等也難以在短期恢復。

  在傳統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今年服務性消費難以彌補,靠消費拉動的可能性不大;出口方面受中美貿易持續摩擦併疊加全球疫情不利環境影響,也難有強勁的表現;因此,投資拉動經濟的重要性受到廣泛重視。著名經濟學家、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盛松成教授在《經濟參考報》撰文分析認為,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綜合考慮投資、消費、淨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投資將在我國今年經濟增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進一步指出“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支持下,預計今年基建投資增速將明顯回升”。誠如斯言,經濟下行期,基建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利器,近期基建投資的機會也成為了整個投資圈熱議的話題。

  基建投資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尤為凸顯,原因有諸多方面,比如其對製造業全產業鏈具有明顯拉動和刺激作用,是疫後穩經濟、穩就業的重要手段;疫情暴露了部分城市既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補短板需求增強;新增專項債發行大幅提前且規模顯著增長,其投向基建比例超6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逆週期調節力度增強、更積極貨幣財政政策可期,且2020全面建設小康有底線要求,將助推基建提速。隨著支持政策的不斷出臺,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將穩步回升,2020年有望回升到7%甚至9%。基建投資的重要性已是共識,問題在於怎麼科學推進,“一股腦兒”上項目肯定不行,“新瓶裝舊酒”式走粗放式的燒錢模式也不可取。要言之,應避免基建投資粗暴拉動,要在“遠”、“實”、“新”上做文章。

  著眼長遠,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定力

  近年來,我國政府在房地產調控、金融去槓桿、產業優化升級等方面持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因此應從長計議基建投資項目,更加註重投資效率,防範風險,追求可持續的高質量經濟增長。截至3月1日的數據顯示,有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總清單計劃投資額近34萬億元,共涉及上萬個項目。消息甫一發出即振奮了整個投資圈,但也引發了諸多冷靜人士的隱憂——這樣的強刺激會不會是“4萬億”的另一種翻版?建築類基建項目會不會衝擊樓市調控效力?會不會導致物價不穩、通貨膨脹?等等。

  首當其衝迎來警告的是樓市。日前,河南省駐馬店因出臺“放鬆調控”的房地產政策(降低首付比例並推廣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業務)而被緊急約談,要求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等於及時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穩經濟不能以放鬆調控底線為代價,房住不炒依然是重中之重。

  應該意識到,基建並不天然是解決經濟問題、促進GDP增長的良方,只有在契合長遠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謀篇佈局,才不至於“寅吃卯糧”“先發展後治理”甚至成為貽誤經濟發展的“瞎折騰”。結合這次疫情來看,醫療相關的基礎建設包括疾病防控設備、技術、供應鏈及人才體系都暴露出軟肋,必須要加強這類民生保障基建,否則未來還可能重蹈覆轍。另外,從“補”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不平衡“短板”的長遠角度,農村的基礎教育、醫療、養老保障方面仍值得國家傾注大量的基建投資。

  關鍵還在於,對中國經濟發展長遠向好的趨勢要抱有信心。疫情只是短期衝擊中國經濟,不足以改變中國經濟增長基本面。應警惕借對衝疫情影響的救急之需而打亂整體經濟發展思路。今年國家制定“5%-6%”的年度GDP增長目標,是在充分考慮到一些突發因素之後設計的發展區間,事實上也預留了較大的政策迴旋空間,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裡,通過政策有效供給完全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因此,特別要保持住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韌勁、定力和決心。

  務實推進,摒棄投機心態

  具體分析2020年各省市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會發現,總投資額34萬億並不是年內的花費,而是自今年起開始的所有項目總花費,包括前一年已經開工需要繼續建設的、今年計劃開工建設的、甚至處於備案審批階段的項目總規模,有的基建項目週期長,平均下來一年花費並不算多。例如河南省2020年列出了3.3萬億的重點投資項目,但2020年內完成的投資計劃只有8372億,只有總規模的1/4左右。因此,要對今年基建投資計劃有清醒的認知,進而因地制宜、務實推進每一個基建項目。

  受疫情影響,順利推進每一項基建實屬不易。從事基建投資的企業,同時面臨在建項目停工、項目投融資滯後等多重問題;建築企業工期受到極大衝擊,復工復產後依然面臨建築勞務工人缺乏、地區性原料短缺的問題;生產建築材料的企業日子也不好過,疫情之後可能要面對原材料、人工費用的漲幅,在已經簽訂固定供貨價格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利潤倒掛的現象。從根本上講,首先要保障基建上下游鏈條上眾多的企業一起挺過去、活下去,在此基礎上,才能談整個行業的良性運轉,以及有效拉動經濟增長。

  近幾次國家高層領導會議一再明確提出,要“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核心在投資的“有效”性,即是要綜合考量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問題:一方面需要基建刺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則要謹防基建背後的債務金融風險。

  基建投資拉動經濟的“有效”性需要進一步審視。改革開放初期,“要想富先修路”的中國基建成功給很多人造成一種錯覺,即“基建項目=GDP”,認為只要基建動工就必然能給當地帶來經濟增長。然而,如果以“投機”心態搞基建,勢必違背區域經濟發展規律,也勢必事與願違拖累經濟發展。比如,貴州獨山縣大量舉債修建的“天下第一水司樓”,不料成了“爛尾樓”,讓政府債務不堪重負,地方經濟雪上加霜。

  任何投資,都要考慮回報率,基建亦不例外。如今基建環境已不同往日,投資回報率也出現明顯下滑。畢竟,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接近完成,就連身處大山之中的貴州已經全部通了高速公路,作為南方邊陲的廣西高鐵總里程一度超過廣東,作為旅遊重鎮但交通不暢的雲南已有15座民用機場,社會緊缺的基建短板不復存在,而新一輪基建側重的中西部地區和三四線城市,投資回報率明顯不及東部沿海。未來,傳統基建對經濟的刺激作用越來越有限,“新基建”的廣闊藍海值得大力拓展。

  發力“新基建”,助推數字經濟

  “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相對傳統基建而言的。所謂傳統基建,是以鐵路、公路、水利和市政管網為代表,以鋼鐵、水泥為主體的投資建設。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的,是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大製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因此“新基建”主要是指與高技術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時需要基建發力,但囿於融資端約束及長遠規劃的節奏控制,今年的基建機會更多應該在結構層面,尤其是關注政策傾斜的“新基建”領域。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 5G 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新基建”再度成為熱詞。

  “新基建”關鍵在“新”。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先生最近連續發文,呼籲加速啟動“新”一輪基建,他強調是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並把未來“新”一輪基建概括為四“新”,即新地區(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城市群)、新主體(民間資本)、新方式(PPP模式)、新領域(新型基建)。概而言之,“新”一輪基建就是要在新的市場空間,吸納跟多的主體以更靈活的方式,致力於發展新經濟新產業。

  當前,“新基建”正處在快速增長的藍海階段。單以最典型的5G為例,據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公佈的數據,5G的基站數量預計是4G的1.5-2倍,而2018年底時全國3G/4G基站數約490萬,因此5G基站建設可能會超過700萬個。與之相關的,目前大量手機用戶仍然使用4G信號,未來5G技術及相應的手機市場有著巨大空間。

  “新基建”被看好有其偶然性,更在於其必然性。偶然性在於,疫情時期催生出城市智慧管理技術和平臺應用,比如智慧城市融合項目及交通領域大數據應用融合等項目,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和產業數字化等巨大需求,促使不少傳統產業加大對數字化進程的支持和投入,積極推進新技術的產業發展。

  必然性在於,未來的中國經濟必然持續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疫情之後的政策重點將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後疫情經濟發展的“優選項”(筆者曾專文分析,祥見2020年3月2日《第一財經日報》)。“新基建”事實上構建了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平臺,迎合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大潮流。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5G、AI、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新基建”成為了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助推器。

作者:劉功潤(作者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研究員、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