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對於歷史發展的瞬息萬變,一代梟雄斯大林曾這樣感嘆道:"世界上沒有什麼永恆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發展。"但在歷史潮流當中,發展的同時也會有許多東西被淘汰,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三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也在這樣的時代更替中最後走向滅亡。而身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也在這樣特定歷史環境中變得顛沛流離。

"清廢帝"、"傀儡皇帝"常常是溥儀留給後人的第一印象,但在那樣混亂而複雜的朝代更替中,這位清朝的"敗家子"皇帝的境遇也使得我們同情與理解。身處清朝末年,溥儀的在位時間也很短暫,他曾兩次登基在位,但都沒有持續很長的時間,甚至他第二次在位還沒有超過半個月。

三歲登基,初識朝政

1909年"戊戌變法"後,慈禧太后為了自身利益便決心廢除光緒皇帝,在經過多次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當時不滿三歲的溥儀登基為帝。年紀尚小不知世事的溥儀就這樣一頭霧水的成為了皇帝,我們也不難想象:一個三歲的小孩,正處於初識世界的年紀,

本應該擁有一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童年,卻在混亂的朝廷爭鬥中淪為犧牲品,這無疑對他幼小的心靈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就這樣,雖然他是名義上的皇帝,但實際上卻只是慈禧太后掌管掌權的工具罷了。

不久,慈溪太后便去世了,這個年幼無知的孩子如何管理碩大的王朝國家呢?期間不免有著朝廷各派勢力的混亂鬥爭與干涉,此時的王朝內部也顯現出各種問題,社會矛盾也進一步計劃。再加上西方侵略勢力的進一步深入,此時的清朝統治已經風雨飄搖,在這樣各方矛盾的衝擊之下,龐大的王朝最終還是在朝夕之間突然瓦解。

王朝衰退,家破人亡

溥儀在位的第三年,武昌起義爆發了,這給了末世的清朝重重一擊。本就支離破碎的王朝統治在這樣東西方矛盾的共同打擊之下,終於消亡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1912年,隨著民國的建立,溥儀也宣佈了正式退位,此時的溥儀也才六歲,便經歷了這樣的喪家滅國之痛。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興許當時這個六歲的孩子並沒有感知到改朝換代究竟是什麼意思,他只知道他的人生因此改變了,甚至他的退位詔書還是以太后的名義發表的。

雖然溥儀已退位,但當時的民國政府仍然給了王朝貴族許多優待條件。不僅同意溥儀暫時居住在紫禁城,而且每年給予他的家族一定的物質補償,溥儀仍然過著奢侈如初的生活。這是,溥儀的生活倒也還算輕鬆舒適,還進入私塾開始學習。甚至還有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為其教授講學,但他的學習內容仍然以古時的四書五經為主,並沒有接觸太多現代化的東西,也沒有學習到西方先進的思想理念。

民國六年,張勳復辟,溥儀也因此再次登上皇帝的位置。而這一次的溥儀並沒有那麼幸運,在短短十二天的在位後,溥儀便再一次被趕下了皇位。在這一次的復辟鬥爭中,紫禁城也被炸彈炸燬了一部分。興許這也是溥儀第一次真正見識到戰爭的殘酷,他短暫安定的生活終究還是被打破了。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戰火逼近,傀儡皇帝

戰爭的氣焰正逐步向北京城逼近,溥儀的生活也變得一團糟。由於北伐戰爭的深入,失去了國民黨這座有力的靠山,在經歷了北京政變後,溥儀終究還是被逼離開了紫禁城。就這樣,他也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環境,在戰火的硝煙中流離失所。同時,這也是溥儀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無家可歸的溥儀後來又落入了日軍的陰謀中,在他被逼退位、復辟失敗後,日方對外揚言到要"收留溥儀",其實是以這樣的幌子來深入對中國的侵略。民國二十三年,日軍佔領了東北三省,建立偽滿洲國,並把溥儀推上了偽滿洲國的皇位。就這樣,溥儀再一次成為了"傀儡皇帝",淪為了日軍掌控政權為實現其侵略陰謀的工具。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階下生活,勞改體正

後來,溥儀幾經輾轉又在抗日戰爭中被蘇聯俘虜,就這樣,一代皇帝變淪為了他國的階下囚。 即使如此,他還是憑藉他的特殊身份在監獄中獲得了比較優厚的待遇,甚至還多次請求留在蘇聯。1950年,溥儀在蘇聯政府的建議下被引渡回到中國。回國後的溥儀並沒有再繼續享受到身為貴族的特權,反而被送到旅順開始了他將近十年的勞改生活。

在勞改中,溥儀得以在平靜踏實的生活環境中改造自己,這次勞改對於他的一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也正是在他的這次勞改中,他著手書寫了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這部作品不僅僅描述了他飄蕩起伏的前生,還折射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一個封建王朝的衰落與滅亡。這對後世研究清朝歷史也具有極大的意義,這部作品還多次被改編成為影視作品。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往後餘生,平凡生活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正在勞改中的溥儀還是獲得了特赦,開始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生活。1960年,他憑藉介紹信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開啟了他的工作生涯。其實他做的正是普通平常的工作,從倒水澆花到打掃衛生,什麼髒活累活他都幹過,他也在這樣的工作生活中體會著普通人的生活。

再加上溥儀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的生活也是更加艱難。溥儀幼時貪玩,甚至會因為玩耍而忘了吃飯,更不用說是學習了。無論是漢語還是滿文,都學得一團糟。身為一代皇帝,卻沒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也難免讓人感到尷尬。或許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溥儀的後半生才埋沒於平凡之中,過著極其普通的生活。

甚至是他結婚上戶口需要登記時,工作人員把信息表格遞到溥儀目前,不識字的溥儀只是呆呆地望著桌面。這也讓工作人員感到相當尷尬與為難,工作人員以為他是個農民文盲,當工作人員問及地址及名字時,溥儀說他住在紫禁城,當時人們嚇了一大跳,紛紛起立問他的姓名。

而當時的紫禁城已變成了故宮,這當然無法作為家庭住址而填在戶口本上。

溥儀晚年去辦戶口本,當被問及文化程度時,現場人員很尷尬

而當工作人員問及文化程度時,溥儀也無從作答,他將他所有老師的名字都和盤托出,甚至連國學大師王國維都曾作為他的老師。幾經考慮的工作人員最後在溥儀文化程度那一欄填上了初中,而這位昔日的皇帝最終只獲得了初中學歷也未免讓人感到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