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在當下的一線城市,由於“漂泊族”佔據很大比例,因此搬家早已成為一種很尋常的現象。小編有個深漂朋友,就有過半年時間搬家三次的記錄。而在過去,搬家可是一件大事,並且還有“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的說法。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在古代,古人主張“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既認為故去的祖先在另一個世界依舊生活。在這種思想下,故去祖先的陵墓,也被視為特殊的房屋——既陰宅。古人認為,陰宅和活人居住的陽宅之間存在息息相關的關聯,因此總結出了大量的俗語,本文所說的俗語就在這個範疇內。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之所以古人認為“窮不搬家”。其原因在於兩點。第一點,就是窮人雖然窮,但是守在本鄉本土,和老鄰居相處年頭久了,磕磕碰碰早已適應,因此在生產和經營方面,可以保證發揮到最好、最極致的狀態。但如果發揮到最好、最極致的狀態還是處於貧窮狀態,那麼,更換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完全不熟悉的鄰居包圍下,其生產和經營狀態也必然大打折扣,甚至連保持原本貧困的生活水平都是問題。在古代,窮人如果搬家,往往被稱之為背井離鄉,被叫做流民。而流民則是歷史上最悽苦的一個群體,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搬家後少不得要更換一個新的傢俱,很多原先家中的大物件無法搬運到新家,只能留在原先的家裡。此外,搬家過程中,少不得會出現磕磕絆絆或者財物丟失的狀態。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難以為繼、額外蒙受損失,因此有“窮不搬家”的說法。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而“富不遷墳”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古人迷信風水,認為一個家庭的發達和衰落都和祖先墳墓風水好不好有關。而已經富足的家庭如果遷移祖墳,存在著損壞好風水,導致家境衰落的危機。因此古人不主張擔這個風險,於是不主張遷移祖墳。二來,結合中國古代歷史,富足人家遷移祖墳往往是朝廷的旨意:比如漢朝初年,漢家天子就要求關東的富豪將家遷到關中,富豪搬家的時候,為了日後祭祀方便,於是將祖墳也一併遷走。而富豪到了天子指定的住所,意味著財富幾乎化作無憂,因此,古人認為,富足人家如果到了需要遷祖墳的地步,必然是要敗家的前奏。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而上文說的俗語,還有後半句。這後半句在我國可謂鮮為人知:生意不好改大門。關於改大門,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古人認為店鋪大門處理不當會敗壞風水,導致生意不好,因此主張生意不好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改裝大門。第二點,做生意首先要考慮如何讓店鋪“奪目”。而奪目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家店鋪樹立良好的形象。而大門正是店鋪的臉面,於是古人考慮改大門。

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個人感覺: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應該有選擇性,而不是盲目的繼承或者否定。本文所說的俗語,其有道理的部分當然應該繼承,而風水迷信部分,則不該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