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 題/不作死就不會死得快:波蘭“敵友不分”的外交政策最終自食惡果
  • 文/金色明月,一位熱愛歷史的,喜歡寫點東西的小人物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摘要: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突襲波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波蘭便宣告滅亡。其原因何在?人們大多從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很少涉及此前波蘭的外交政策。其實波蘭的迅速敗亡和其外交上的敵友不分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德軍入侵波蘭示意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重新在東歐建國。波蘭並沒有能夠把握住在新的歷史機遇,反而在外交上敵友不分,使得波蘭最終走進了外交的死衚衕,慘遭蘇德瓜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便宣告敗亡。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波蘭滅亡前的歐洲形勢圖)

疏遠英法、親近德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波蘭在外交上緊跟英法,奉行孤立德國、敵視蘇俄的外交政策。到了三十年代,鑑於德國勢力的增強;英國忙著處理“家務事”無暇參與歐洲事務;法國國家影響力日漸下降,波蘭開始調整其外交政策,走上了疏遠英法、親近德國的外交之路。

波蘭在外交上的這一變化,被希特勒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修好德波關係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希特勒的和平煙幕和連哄帶騙下,1934年1月,波德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一舉贏得了波蘭的信任,並將觸角伸到了東歐地帶。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德國大使漢斯-阿道夫·馮·毛奇、畢蘇斯基、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和波蘭外長約瑟夫·貝克,攝於1934年6月15日的華沙,五個月前,兩國簽署了《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擁有三千五百多萬人口的波蘭,是德國周邊較大的鄰國之一,也是抵禦德國法西斯東擴的重要陣地。

可如今,波蘭在外交上採取了親德政策,《波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使得希特勒輕而易舉地解除了來自東方的威脅,同時也在波法關係中打下了一枚“釘子”,希特勒從此在東邊再無後顧之憂,對其可謂是百利無一害。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希特勒上臺就意味著戰爭,圖為希特勒(左三)、曼斯坦因(左一)、蔡茨勒(左四)、克萊斯特(左五)等人在商討軍事行動)

《波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波蘭在外交上處處“支援”德國,三十年代中後期,希特勒宣佈實行義務兵役制,進軍萊茵非武裝區,德國的擴張之路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波蘭對此卻不以為然,不僅沒有意識到德國的危險性,反而一再為德國吶喊。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波蘭騎兵跨越邊境侵入捷克斯洛伐克)

對於德國吞併奧地利,波蘭人竟然認為:“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無可反對的。”希特勒染指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趁機出兵,夥同希特勒瓜分了自己的鄰國,從捷克斯洛伐克手中奪走了近千平方公里的領土。

大戰將至,波蘭卻如此糊塗,是非不清,敵友不分,在錯誤的道路上死不回頭,或許他們也沒想到,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的厄運也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而且還那麼快。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1938年3月11日,德國與奧地利合併成為“大德意志”,圖為維也納街頭的民眾慶祝德國防軍入駐)

心懷偏見,仇視蘇聯

波蘭東邊是社會主義的蘇聯,也是其可以依賴的重要盟友,可是由於歷史原因、民族矛盾、制度偏見等一系列原因,復國後的波蘭對蘇聯一直懷有偏見,奉行敵視蘇聯、孤立蘇聯的外交政策。

1934年,為了遏制德國不斷“冒起”的擴張勢頭,蘇聯提議東歐國家簽訂諸國互助條約,當時只有德國和波蘭反對。德國反對的原因不言而喻,波蘭反對那就只能是“糊塗”了。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二戰歐洲形勢示意圖)

1939年3月,張伯倫提議英、法、波、蘇聯合發表公開聲明,表明四國對於德國侵略行徑的共同態度,波蘭依然抱著“波德友誼”不放,予以拒絕。

戰爭即將爆發,國家已經處在危難時刻,波蘭政府卻依然敵友不分,堅持“距離柏林不要比距離莫斯科更近一毫米”的思想,結果由於波蘭的反對,張伯倫提議的共同聲明也就此“流產”。

為了粉碎“禍水東流”的陰謀,擺脫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處境,1939年8月,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波蘭由此失去了一個可能成為盟國的近鄰——蘇聯。

緊要關頭依然害怕德國,在外交上唯德國馬首是瞻,波蘭的“無底氣”一時間暴露無遺,希特勒更加有恃無恐,德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德國解除了來自蘇聯的威脅,按照預定計劃發動戰爭,波蘭成為了閃電戰的犧牲品,也就此為自己的錯誤外交政策“買單”。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蘇聯外交部長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站在他身後的是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與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

以鄰為壑,唇亡齒寒

歷史上波蘭曾經作為大國而存在於中東歐地區,然而在18世紀後期卻慘遭強鄰的三次瓜分,不堪回首的記憶始終讓波蘭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納粹德國咄咄逼人,蘇聯的國力愈加強盛,英國和法國無所作為,美國置身事外,波蘭越來越感受到自身所面臨的危險。

夾在蘇德兩大國之間,波蘭竟然為了自身的戰略安全打起了鄰國的主意,通過佔領鄰國土地來擴充自己的戰略縱深,這無疑是以鄰為壑。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德國軍官觀察正在捷克斯洛伐克“攻城略地”的波蘭軍隊)

波蘭在凡爾賽和會上得到了波蘭走廊作為出海口,從一個內陸國家一躍而成沿海國家,但是波蘭並沒有就此滿足,而是企圖控制波羅的海地區,並且把矛頭對準了波羅的海三國中的立陶宛。

1938年,波蘭和立陶宛發生邊境衝突,波蘭立即大兵壓境,要求立陶宛放棄維爾紐斯的主權,當時列強忙於對付希特勒,無暇東顧,立陶宛迫於無奈被迫屈服,兩國簽訂協議,立陶宛放棄維爾紐斯的主權。

在蘇臺德危機期間,波蘭無視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是協助捷克斯洛伐克抵禦德國,而是趁火打劫,脅迫捷克斯洛伐克放棄切欣地區的主權,企圖坐收漁翁之利。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波蘭步兵部隊)

波蘭出於對德蘇強鄰的恐懼,企圖在夾縫之中尋求生存的機遇,追求自身安全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其對待立陶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態度就是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了。德國的戰車很快就讓波蘭明白:你不是坐收紅利的漁翁,而是火中取栗的貓。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波軍的7TP坦克)

不作死就不會死得快

波蘭的迅速敗亡和它在外交上的“胡作為”、“亂作為”有著密切的關係。波蘭為了穩住德國,疏遠英法是可以理解的,隨著蘇德的再度崛起,英法不思進取,波蘭深感力不從心,況且波蘭夾在蘇德之間,一旦有事,遠水救不了近火。

波蘭決心改善與德國的關係,希望能和希特勒相處在當時也是無奈的選擇。但是不管怎麼樣,波蘭更應該懂得“平衡外交”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疏遠英法、親近德國、仇視蘇聯。

直白的理解就是波蘭為了自立和自保,必須要在英法、德國、蘇聯三個雞蛋上跳舞,踩破任何一個都不行,可是到最後,波蘭竟然全部都踩破了,竟然如此,焉能不亡國。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1939年蘇聯軍隊向波蘭進軍)

處在夾縫之中的波蘭對於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兩個是極盡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能事,對希特勒的野心缺乏起碼的警惕,唇亡必定齒寒。

面對著法西斯的戰爭威脅,波蘭應該盡釋前嫌,和蘇聯結成同盟,共同構築抵禦希特勒的東方防線,而不是抱著“紅色蘇俄必是異類”的思想,把蘇聯推向德國。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最終波蘭只能得罪各方,招致人厭。1939年9月,波蘭再次被鄰國瓜分,國際上竟無一人為其“伸冤”,波蘭的下場令人唏噓。

在英法、德、蘇三個雞蛋上跳舞的波蘭結果全踩碎了,焉能不亡國?

(蘇、德瓜分波蘭形勢圖)

不作死就不會死,更不會死得如此之快。波蘭留給自己的是悲慘的命運,更是深刻的教訓。

你認為波蘭被瓜分冤嗎?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