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南初三女生因家庭貧困沒錢買手機,吞藥自殺,你怎樣看待?

西安正能量互


這隻能是愚昧無知。好的買不起,可以買價格低廉一些的手機。努力學習才是奔向理想和目標的最好選擇。放棄生命,意味著放棄了一切。


尋你25


沒錢買手機,孩子自殺,看到好難受!看到這個消息,真是無比震驚和痛心:這個世界總有我們看不見的艱辛悲痛與掙扎!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出於職業的本能和良知,我特意查了這件事情。

原來主人公是一個初中生,家裡上有讀高一的姐姐,下有六年級的弟弟,由於家庭貧寒,她家只有一個手機。姐姐的課和她的課有時時間衝突,又加上弟弟也需要用,所以她幾乎沒用過幾次。因此她落下不少課。

對於大人來說這件事也許沒什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也許是天大的事,所以,她想不開,最後用了這種極端的方式。


好在人已經沒事了,萬幸!我不想批評孩子,也不想批評她的父母,這個世界到處都有我們看不見的艱難和掙扎,我只想談談怎麼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首先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 老師們在一起經常會說,孩子越來越難教,為什麼難教,因為很多家長無論什麼事都儘量滿足孩子,從小到大,只要能辦到的事,就竭盡全力幫孩子。
  • 家長覺得是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因為當他所有的事都能如願,有一件事不能,他就會受不了。
  • 到了學校,如果孩子錯了,老師會批評孩子,孩子受不了批評,成績不好了,也受不了成績下降,甚至朋友和別人好了,他也受不了,懷恨在心,司機報復。
  • 這樣的事越來越多,都是因為孩子小時沒有受過挫折教育。今天這個故事,我覺得可能孩子也是缺少挫折教育,別人都有手機,她沒有,那她就受不了了。



那怎麼進行挫折教育那?我覺得從小對孩子要延緩滿足,不要讓孩子立刻就得到他想要的,你可以不滿足他,或者延遲一段時間,讓孩子,從小能接受不情願,能接受不好的事實。

這樣能鍛鍊他的心理素質,無論順境逆境都能茁壯成長。

然後我想說,作為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要細心。

  • 孩子的脆弱也許我們根本體會不到,每個孩子都像一棵幼苗,任何一場風雨或者霜雪都會傷害她們,所以作為大人,要注意孩子的行為舉止的變化,要隨時準備和孩子進行溝通疏導。


現在幾乎每個學校裡都配備了心理老師,也是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的保護。

老師和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希望我們聯手,給孩子保駕護航,讓孩子走向精彩人生。


終將長大


這孩子可能有抑鬱症,樂觀,陽光,積極心態的孩子,遇到這種事總會有解決的辦法,還有父母親也是沒努力替孩子去想辦法吧,我也是農村人,小時候家裡也很貧窮,也遇到過缺錢解決不了的事,但媽媽會想辦法幫我解決,這孩子不管什麼情況,也不該放棄生命,只要努力想辦法,總會能解決的,可惜了。


細雨yyyyy


不是我不通情理,沒有手機上網課真是讓我無語了,生活貧窮富貴在那個時代都存在的,加上你父母身體都不健全,沒有能力讓你過想要的生活這也是事岀有因,不是你父母好吃懶做,凡事要看開點,我小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五六個,就我們上學的時候家離學校十幾公里,每天步行去上學,中午也沒有飯吃一直餓到晚上七八點才有飯吃,同我一起去的同學家裡更富有父母就拿錢去小賣部買吃的,而我只能遠遠看著他們吃,一到下雨天同學都有漂亮的雨傘,而我只有破破的斗篷,書包也是爛的,同學看到我都笑我,經常被他們的冷嘲熱諷,我從來沒有怪過我父母,也從沒有對人提起此事,還有現代的事來說吧,18年我女兒的同學在中考的時候父母不讓她她參加,原因只是窮,而小孩學習還很好,說這麼多我只想說:小姑娘生命誠可貴,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生命,要克服一切困難,比你更痛苦更艱難的大有人在,父母給的叫靠山,自己打的才是江山,我現在過的也不太差,生活也算的上很快樂!


車優美汽車用品批發


看到這樣的新聞報道,心情很複雜。網絡爆了料:2月29日上午,河南鄧州初三年級的14歲女孩李某敏因家中貧困,沒有錢買手機按時跟聽學校網課,大量吞服母親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孩子父親發現情況後及時撥打了120,經過醫務工作人員的奮力搶救,孩子於中午12點醒過來了。村、鎮工作人員也為這個家庭組織了捐款,這1萬多元的捐款是這三個孩子上學的費用,政府相關部門也為這個家庭送去了5000元扶貧款和家電、被褥等物資,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女孩親戚和學校也為他們捐贈了兩部學習手機。


這是一個貧困戶家庭,孩子的父親左腿殘疾,不能下田種地,靠給別人修補鞋子為生,孩子的母親有精神類疾病,家裡有三個孩子,大女兒17歲上高中一年級,服藥的是家裡老二,讀初三,還有一個弟弟讀小學六年級。由於疫情原因,這段時間學校安排學生上網課,這個家庭東拼西湊,在網上買了一款智能手機,弟弟和姐姐用手機的時間居多,這個女孩的課程落下了很多,又受到班上同學的嘲笑,她一時想不通,就吞食了母親治療精神類疾病的藥物。

對於留守兒童、貧困戶家庭子女、抗疫一線子女等特殊群體,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瞭解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和實際遇到的困難,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對於既不具備網絡條件又沒有智能手機和電視機家庭的學生,建立精準幫扶機制。

在延遲開學的網絡學習中,要做到全覆蓋,做到不缺一項,不漏一人。對於貧困戶家裡的孩子,政府職能部門要想辦法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確保他們能夠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上網課。

老師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特別是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變化大,加強家校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及時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確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Lance課堂


這是一個貧窮的悲劇,讓我想到了楊改蘭事件。可能對於我們來說,為了一部智能手機,去自殺,可能太過不值得,那是因為我們生活優裕,體會不到那種貧困線下群體的水深火熱,悲苦交加,晉惠帝曾說過一句話,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我們以為他愚蠢,卻不知道,他養在深宮,根本體會不到民間的疾苦,白天不懂夜的黑。我們好日子過慣了,而指責這個孩子的任性,愚昧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那個晉惠帝?多年前,曾飄泊在外,在底層混跡,還記得,一次參加一個廠家優惠的活動,說是有免費的獎勵,一幫人眼巴巴的望著臺上,他們不是一個衣著光鮮的群體,就像等待餵食的鳥兒,那時候,心頭有一種悲涼。才理解,為什麼有的人炒股虧了幾萬,就自殺了,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的希望,希望滅了,生命的光就沒了,那是一種油盡燈枯的絕望,我們在生活富裕的同時,想想這些弱勢群體的日子,看慣燈紅酒綠的上層生活,再看看底層的悲哀,心頭,才會有一種清醒。杜甫寫過一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那也是一種文人對底層生活的感慨了,好日子得來不易,有多少人還嗷嗷待哺,多關愛一下弱勢群體,多珍惜眼前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飛鴻一現


看了這個報道,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種情況究竟怪誰?

現在國家鼓勵生二胎,可有的年輕人說什麼也不要了,生活壓力太大,老人能幫忙可以,如果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就靠點死工資是真有心無力啊。

看河南鄧州這個特殊的家庭:父親殘疾腿有毛病,不能下地種田,只能靠修鞋維持生計,母親有精神疾病,常年吃藥維持,三個孩子,大的上高一,老二上初三,小的上六年級。由於疫情不能正常開學,需要上網課學習,父親東拼西湊在網上買了一個智能機,供三個孩子上網學習。可想而知,三個孩子用一個手機學習,根本錯不開時間段,老大和小的用手機的時間多,老二基本用不到,課程落下了很多,一氣之下,吃了大量母親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好在父親發現及時,經過全力救治,終於脫離危險。

村委會及相關的工作人員捐款一萬多,鎮政府送來了 五千慰問金和家電被褥等物品,親屬也幫忙送來兩部智能手機。

問題終於解決了,可事情背後留給人們無盡的思考,出現這種事情,誰知過?根源在哪裡?

請朋友們留言討論,各抒己見!


元氣女神


這個事件背後映射的是貧富差距給孩子教育帶來的不均衡,孩子還小,沒有那麼強的控制力,也是在叛逆期,做出傻事,大家都很同情,幸好沒有失去生命,在線上課對於那些貧困家庭,父母沒有文化的家庭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終端設備更是制約孩子學習的難題,這個群體雖然不一定很大比例,但一定會有不少,怎麼辦,也許扶貧能解決一些問題,但解決不了家長的素質問題,儘管這個家庭是個特例,不僅僅是家庭貧寒的的問題,孩子是無辜的,通過這件事讓大人明白了一個道理,貧富差距給孩子帶來的是心靈的創傷,可能伴隨一生。


驛動星期六


首先,真心地說,人要學會逆生。要適應逆境中成長。因為所有人都不不會知道明天到來的是什麼。

順境中,努力工作,努力學習,努力賺錢。逆境中,要與它和諧共處。畢竟困難只是暫時的。我覺得這個成語#逆來順受#說的的就是這個意思,困難來了,要學會適當的玩下來,挑選時機再站起來。

就像這次疫情,對我們每個人,我們國家,全世界都是一次考驗,逆境,但是我們是絕不會被打倒的。病毒來了,我們要學會逆來順受,既然他厲害,那我們就謙虛一點,服個軟,帶個口罩😷,給他(冠狀病毒)讓個到兒,我們宅家不出門。

同時,我們也會採取一些抗爭,去打倒他。我們的醫生,護士,各行各業的人都奮起直追,疫情終將戰勝!

福滿人間!



寒江一路塵


目前各地紛紛開展學生上網課活動,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什麼條件都具備,但是父母擔心孩子借網課玩遊戲管不了,這是幸福的煩惱,也有的農村偏遠家庭可能條件差一些,要麼是網絡不好,要麼孩子沒有可以上網課的設備。

一、事件經過

河南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的一個村民李某,家裡一個上初三的孩子因為家裡沒有錢給她買手機上網課,一時想不開,將給母親治療的精神疾病方面的藥物大量吃下,導致生命堪憂。

事發後,這名初三女生被送進醫院搶救,還好總算撿回一條命。李某的爸爸事後對記者說,家裡有姐妹三個人,只能用一個手機,大閨女和二閨女都要用手機上網課,大女兒上完網課,二女兒的網課也過了,結果就生氣了,不知道是為了手機的事還是因為不想做作業。

原來想自殺的這位初三生是老二,大姐上高一,還有個弟弟年六年級,這個家庭比較貧困,父親主要靠給人家補鞋賺錢,一趟也就賺個幾十塊錢,家裡賺的錢幾乎都給了孩子上學用,養育三個孩子的確不容易。

以前孩子都是不用手機的,只是這個假期情況特殊,學校讓用手機聽課,出事那天正好趕上出考試題,孩子很著急,所以一氣之下做了傻事。究竟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警方目前也在調查中。

二、關注弱勢群體

但無論如何這件事給我們一個警醒,目前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很好的設備上網課,但是也不可否認一些家庭比較貧困的孩子是真的買不起手機的,更不要說電腦了,所以,在推行上網課的同時,我們是不是做好調查,幫助那些沒有財力買網課設備的家庭想想辦法呢?

另外,網課也的確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一些在學校上課不曾遇到的問題。比如,長時間上網課孩子眼睛受傷害的問題,頸椎,脊椎問題,各種打卡的問題,讓學生和家長疲於應付,忙得不可開交。

其實,網課這個表象的背後還掩蓋了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名初中生如果真的因為手機而選擇這種方式,那麼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心理一直是很壓抑的,初升高壓力是巨大的,孩子的心理壓力可能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手機也許只是一個導火索,那種長期積壓在內心深處的力量,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我們關注孩子作業,我們關注孩子上好網課,學好習的基礎上,更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