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南初三女生因家庭贫困没钱买手机,吞药自杀,你怎样看待?

西安正能量互


这只能是愚昧无知。好的买不起,可以买价格低廉一些的手机。努力学习才是奔向理想和目标的最好选择。放弃生命,意味着放弃了一切。


寻你25


没钱买手机,孩子自杀,看到好难受!看到这个消息,真是无比震惊和痛心:这个世界总有我们看不见的艰辛悲痛与挣扎!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出于职业的本能和良知,我特意查了这件事情。

原来主人公是一个初中生,家里上有读高一的姐姐,下有六年级的弟弟,由于家庭贫寒,她家只有一个手机。姐姐的课和她的课有时时间冲突,又加上弟弟也需要用,所以她几乎没用过几次。因此她落下不少课。

对于大人来说这件事也许没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是天大的事,所以,她想不开,最后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


好在人已经没事了,万幸!我不想批评孩子,也不想批评她的父母,这个世界到处都有我们看不见的艰难和挣扎,我只想谈谈怎么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首先我觉得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 老师们在一起经常会说,孩子越来越难教,为什么难教,因为很多家长无论什么事都尽量满足孩子,从小到大,只要能办到的事,就竭尽全力帮孩子。
  • 家长觉得是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因为当他所有的事都能如愿,有一件事不能,他就会受不了。
  • 到了学校,如果孩子错了,老师会批评孩子,孩子受不了批评,成绩不好了,也受不了成绩下降,甚至朋友和别人好了,他也受不了,怀恨在心,司机报复。
  • 这样的事越来越多,都是因为孩子小时没有受过挫折教育。今天这个故事,我觉得可能孩子也是缺少挫折教育,别人都有手机,她没有,那她就受不了了。



那怎么进行挫折教育那?我觉得从小对孩子要延缓满足,不要让孩子立刻就得到他想要的,你可以不满足他,或者延迟一段时间,让孩子,从小能接受不情愿,能接受不好的事实。

这样能锻炼他的心理素质,无论顺境逆境都能茁壮成长。

然后我想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要细心。

  • 孩子的脆弱也许我们根本体会不到,每个孩子都像一棵幼苗,任何一场风雨或者霜雪都会伤害她们,所以作为大人,要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的变化,要随时准备和孩子进行沟通疏导。


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里都配备了心理老师,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的保护。

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希望我们联手,给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走向精彩人生。


终将长大


这孩子可能有抑郁症,乐观,阳光,积极心态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还有父母亲也是没努力替孩子去想办法吧,我也是农村人,小时候家里也很贫穷,也遇到过缺钱解决不了的事,但妈妈会想办法帮我解决,这孩子不管什么情况,也不该放弃生命,只要努力想办法,总会能解决的,可惜了。


细雨yyyyy


不是我不通情理,没有手机上网课真是让我无语了,生活贫穷富贵在那个时代都存在的,加上你父母身体都不健全,没有能力让你过想要的生活这也是事岀有因,不是你父母好吃懒做,凡事要看开点,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五六个,就我们上学的时候家离学校十几公里,每天步行去上学,中午也没有饭吃一直饿到晚上七八点才有饭吃,同我一起去的同学家里更富有父母就拿钱去小卖部买吃的,而我只能远远看着他们吃,一到下雨天同学都有漂亮的雨伞,而我只有破破的斗篷,书包也是烂的,同学看到我都笑我,经常被他们的冷嘲热讽,我从来没有怪过我父母,也从没有对人提起此事,还有现代的事来说吧,18年我女儿的同学在中考的时候父母不让她她参加,原因只是穷,而小孩学习还很好,说这么多我只想说:小姑娘生命诚可贵,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生命,要克服一切困难,比你更痛苦更艰难的大有人在,父母给的叫靠山,自己打的才是江山,我现在过的也不太差,生活也算的上很快乐!


车优美汽车用品批发


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心情很复杂。网络爆了料:2月29日上午,河南邓州初三年级的14岁女孩李某敏因家中贫困,没有钱买手机按时跟听学校网课,大量吞服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孩子父亲发现情况后及时拨打了120,经过医务工作人员的奋力抢救,孩子于中午12点醒过来了。村、镇工作人员也为这个家庭组织了捐款,这1万多元的捐款是这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政府相关部门也为这个家庭送去了5000元扶贫款和家电、被褥等物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女孩亲戚和学校也为他们捐赠了两部学习手机。


这是一个贫困户家庭,孩子的父亲左腿残疾,不能下田种地,靠给别人修补鞋子为生,孩子的母亲有精神类疾病,家里有三个孩子,大女儿17岁上高中一年级,服药的是家里老二,读初三,还有一个弟弟读小学六年级。由于疫情原因,这段时间学校安排学生上网课,这个家庭东拼西凑,在网上买了一款智能手机,弟弟和姐姐用手机的时间居多,这个女孩的课程落下了很多,又受到班上同学的嘲笑,她一时想不通,就吞食了母亲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

对于留守儿童、贫困户家庭子女、抗疫一线子女等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情况和实际遇到的困难,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既不具备网络条件又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视机家庭的学生,建立精准帮扶机制。

在延迟开学的网络学习中,要做到全覆盖,做到不缺一项,不漏一人。对于贫困户家里的孩子,政府职能部门要想办法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确保他们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上网课。

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特别是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变化大,加强家校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确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Lance课堂


这是一个贫穷的悲剧,让我想到了杨改兰事件。可能对于我们来说,为了一部智能手机,去自杀,可能太过不值得,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优裕,体会不到那种贫困线下群体的水深火热,悲苦交加,晋惠帝曾说过一句话,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我们以为他愚蠢,却不知道,他养在深宫,根本体会不到民间的疾苦,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好日子过惯了,而指责这个孩子的任性,愚昧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那个晋惠帝?多年前,曾飘泊在外,在底层混迹,还记得,一次参加一个厂家优惠的活动,说是有免费的奖励,一帮人眼巴巴的望着台上,他们不是一个衣着光鲜的群体,就像等待喂食的鸟儿,那时候,心头有一种悲凉。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炒股亏了几万,就自杀了,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希望灭了,生命的光就没了,那是一种油尽灯枯的绝望,我们在生活富裕的同时,想想这些弱势群体的日子,看惯灯红酒绿的上层生活,再看看底层的悲哀,心头,才会有一种清醒。杜甫写过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也是一种文人对底层生活的感慨了,好日子得来不易,有多少人还嗷嗷待哺,多关爱一下弱势群体,多珍惜眼前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飞鸿一现


看了这个报道,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种情况究竟怪谁?

现在国家鼓励生二胎,可有的年轻人说什么也不要了,生活压力太大,老人能帮忙可以,如果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就靠点死工资是真有心无力啊。

看河南邓州这个特殊的家庭:父亲残疾腿有毛病,不能下地种田,只能靠修鞋维持生计,母亲有精神疾病,常年吃药维持,三个孩子,大的上高一,老二上初三,小的上六年级。由于疫情不能正常开学,需要上网课学习,父亲东拼西凑在网上买了一个智能机,供三个孩子上网学习。可想而知,三个孩子用一个手机学习,根本错不开时间段,老大和小的用手机的时间多,老二基本用不到,课程落下了很多,一气之下,吃了大量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好在父亲发现及时,经过全力救治,终于脱离危险。

村委会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捐款一万多,镇政府送来了 五千慰问金和家电被褥等物品,亲属也帮忙送来两部智能手机。

问题终于解决了,可事情背后留给人们无尽的思考,出现这种事情,谁知过?根源在哪里?

请朋友们留言讨论,各抒己见!


元气女神


这个事件背后映射的是贫富差距给孩子教育带来的不均衡,孩子还小,没有那么强的控制力,也是在叛逆期,做出傻事,大家都很同情,幸好没有失去生命,在线上课对于那些贫困家庭,父母没有文化的家庭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终端设备更是制约孩子学习的难题,这个群体虽然不一定很大比例,但一定会有不少,怎么办,也许扶贫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解决不了家长的素质问题,尽管这个家庭是个特例,不仅仅是家庭贫寒的的问题,孩子是无辜的,通过这件事让大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贫富差距给孩子带来的是心灵的创伤,可能伴随一生。


驿动星期六


首先,真心地说,人要学会逆生。要适应逆境中成长。因为所有人都不不会知道明天到来的是什么。

顺境中,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赚钱。逆境中,要与它和谐共处。毕竟困难只是暂时的。我觉得这个成语#逆来顺受#说的的就是这个意思,困难来了,要学会适当的玩下来,挑选时机再站起来。

就像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个人,我们国家,全世界都是一次考验,逆境,但是我们是绝不会被打倒的。病毒来了,我们要学会逆来顺受,既然他厉害,那我们就谦虚一点,服个软,带个口罩😷,给他(冠状病毒)让个到儿,我们宅家不出门。

同时,我们也会采取一些抗争,去打倒他。我们的医生,护士,各行各业的人都奋起直追,疫情终将战胜!

福满人间!



寒江一路尘


目前各地纷纷开展学生上网课活动,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家庭什么条件都具备,但是父母担心孩子借网课玩游戏管不了,这是幸福的烦恼,也有的农村偏远家庭可能条件差一些,要么是网络不好,要么孩子没有可以上网课的设备。

一、事件经过

河南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的一个村民李某,家里一个上初三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钱给她买手机上网课,一时想不开,将给母亲治疗的精神疾病方面的药物大量吃下,导致生命堪忧。

事发后,这名初三女生被送进医院抢救,还好总算捡回一条命。李某的爸爸事后对记者说,家里有姐妹三个人,只能用一个手机,大闺女和二闺女都要用手机上网课,大女儿上完网课,二女儿的网课也过了,结果就生气了,不知道是为了手机的事还是因为不想做作业。

原来想自杀的这位初三生是老二,大姐上高一,还有个弟弟年六年级,这个家庭比较贫困,父亲主要靠给人家补鞋赚钱,一趟也就赚个几十块钱,家里赚的钱几乎都给了孩子上学用,养育三个孩子的确不容易。

以前孩子都是不用手机的,只是这个假期情况特殊,学校让用手机听课,出事那天正好赶上出考试题,孩子很着急,所以一气之下做了傻事。究竟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警方目前也在调查中。

二、关注弱势群体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给我们一个警醒,目前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很好的设备上网课,但是也不可否认一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孩子是真的买不起手机的,更不要说电脑了,所以,在推行上网课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做好调查,帮助那些没有财力买网课设备的家庭想想办法呢?

另外,网课也的确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一些在学校上课不曾遇到的问题。比如,长时间上网课孩子眼睛受伤害的问题,颈椎,脊椎问题,各种打卡的问题,让学生和家长疲于应付,忙得不可开交。

其实,网课这个表象的背后还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名初中生如果真的因为手机而选择这种方式,那么不得不说这样的孩子心理一直是很压抑的,初升高压力是巨大的,孩子的心理压力可能很多家长都忽视了。

手机也许只是一个导火索,那种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力量,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关注孩子作业,我们关注孩子上好网课,学好习的基础上,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