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1

2020年,因為一場疫情,口罩突然成了緊俏貨。為了抗疫,口罩企業加班加點生產,其他服裝、尿不溼甚至汽車企業,也紛紛改行,加入口罩生產線,製作口罩,以保障廣大民眾生命安全。

可是,你知道是誰,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口罩嗎?你知道是誰,推廣用口罩預防傳染病嗎?

他是世界知名公共衛生學家,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他是中華醫學會創始人,他還主持創辦了20多所醫院和醫學學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和醫院,北京中央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前身),哈爾濱醫學專科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

但是,他對中國做出的最大貢獻,還是消滅了19世紀初東三省的鼠疫。他就是,出生在南洋的馬來西亞籍華人——伍連德。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今天,我在這裡給大家講講伍連德博士的抗疫故事。其實,他的故事,早在2012年的時候便被人拍成了一部電視劇《浴火危城》,只是,這部劇好像當時並不怎麼火。

2

110年前的哈爾濱,人口稠密,經濟繁榮。除了晚清的廣大民眾,它還容納了來自33個國家的16萬僑民,19個國家在這裡設有領事館。

1910年10月,邊陲小城的一家旅店,兩名來自哈爾濱的客商,在吃了有病的的旱獺肉後,毫無徵兆的昏厥,隨後吐血身亡,接著一名沒吃旱獺肉的店員也以同樣的方式暴斃,隨後旅店老闆一家也相繼死去,屍體都是清一色的黑。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無名之輩死亡沒人在意,然而誰也沒想到由他們開始,最後造成6萬多人死亡的大瘟疫,自此在中國東北拉開了序幕。

也有另一種說法說這次鼠疫是由沙俄西伯利亞傳入滿洲里的。歷史無從考證,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從一家一戶,到一街一區,疫病沿著滿洲里一路向南,沒過多久便傳到了人口密集的哈爾濱。死人越來越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無人認領的屍體。

死神伸出了巨大的爪牙。疫情一併席捲了東北的69個市縣,重災區便是哈爾濱北部的傅家甸。

高燒,吐血,皮膚黑紫。當時的專業醫生和一些受過教育的官員們很快就鎖定了這場大型屠殺的元兇:黑死病,又稱鼠疫。

這種病早就在地球上存在了,歷史上,一共有兩次高峰期。公園6世紀拜佔廷發生鼠疫,持續幾個世紀,死亡上億人,14世紀,在歐洲出現的第二次鼠疫高峰,造成歐洲大陸三分之一人口死亡,人們普遍認為這種病是因為老鼠引起,因為死者會出現黑斑,所以也稱“黑死病”。

3

鼠疫突起,地方無能控制。當時日俄以保護僑民為由,威脅清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將不準中國人進入參與防疫,改由他們自己獨自主持北滿防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分明是要奪我東北主權!

所以,這次防疫工作不僅關係到東三省廣大民眾的性命,更關係國運,關係到東三省以後將是否為大清版圖。

此時的東三省,滿目瘡痍,屍橫遍野,列強相逼。朝廷下令:嚴防東三省鼠疫,以安民生。1910年12月,時任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決定,從軍中選派優秀醫官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東北防疫。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這次大疫,可怕無比,在那個醫療條件和知識經驗都很匱乏的年代,情況可以說是惡劣到不能再惡劣。這個時刻前去防疫,就如坐在火山口上,稍有不慎,就會誤國誤民,遺臭萬年,甚至株連九族!所以,滿朝官蓋,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緊急時刻,時年31歲的伍連德臨危受命,出任朝廷特派東三省“防疫全權總醫官”。

這個伍連德何許人也?他究竟有什麼能耐,能讓外務部右丞施肇基對他另眼相看,並委以重任呢?

伍連德的父親伍祺是廣州人,年輕時他帶著一張草蓆和一個枕頭,獨自跑到馬來西亞闖蕩,後來與本地建築商女兒完婚。

伍連德是伍祺的第四個孩子,1879年出生。從小,他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分。他不是學霸而是學神。17歲就考取英國女皇獎學金,在英國劍橋大學學醫。

七年負笈,學業有成,伍連德在同期學生中成績出類拔萃,他是第一個拿到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1907年,胸懷報國理想的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邀聘,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


1919年,鼠疫爆發,伍連德辭別妻兒,慷慨出關,義無反顧地直撲抗疫一線。

伍連德只帶著一個助手和一箱簡單的醫療設備就踏上了開往哈爾濱的列車。

逆著逃避瘟疫的南下人流,一個肩負天下安危的醫生,他北上的身影有些孤寂和悲壯。

當接待他們的官員看到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竟然是一個毛頭小子時,很是不屑。

各個列強國對中國人控制鼠疫也根本不報任何希望。

4

然而,有著過人學識,沉靜品質的伍大人,憑著幾天的調查,在到達現場六天內便基本摸清了疫情的情況,並提出了九條合理建議。

1. 傅家甸鼠疫是一種過去沒有被認識的鼠疫。

2. 鼠疫主要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鼠到人的傳播可以排除,因此應集中控制在人群中的傳播。

3.與俄國政府合作,對俄方管轄的西伯利亞到哈爾濱的鐵路加以控制。

4.在路口和冰河通道處加強巡邏予以監控。

5.在傅家甸建立更多的醫院以便留置病人,並建立隔離區,隔離病房。

6.派遣大批醫護人員來哈爾濱支援。

7.道臺衙門提供足夠的資金。

8.嚴密觀察中方管轄的北京到奉天的鐵路,一旦出現鼠疫,馬上嚴格控制,包括建立鼠疫醫院和隔離區。

9.和日本合作,監控日方管轄的大連到奉天的南滿鐵路。

為了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區不顧政府和其他醫生、村民的反對,親手實施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例疫屍病理解剖。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當時的思想,解剖屍體是大逆不道,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為了完成解剖任務,他和助手差點被村民們揍個半死。後來,他們終於有機會遇到了一個和中國人通婚的日本女人的屍體,在好友的幫助下,伍連德秘密解剖了屍體,並把屍體恢復原樣。這次解剖,伍連德終於弄清楚了此次疫病的病理,並把這次的疫病命名為“肺鼠病”。

當時的人們並不瞭解肺鼠疫是可以通過呼吸傳播的。醫生和護士也都不戴口罩,為使救助人員免受感染,伍連德發明並命令趕製了大批口罩。醫護人員和普通民眾的感染率大大降低。

1911年新年第一天,哈爾濱人的心中開始有了微弱的希望,地獄般的黑暗中終於出現了光亮。

5

但是,問題接踵而來,防疫工作困難重重。

官府就像一隻笨重的牛,沒有一點緊迫感。朝廷也沒有得力的外交人員,伍連德制定的各項措施遲遲得不到落實。他在哈爾濱堅守待援,望眼欲穿。在缺乏人力財力的情況下,他只能以一己之力,進行有限的防疫工作。

同時,俄、日兩國對東三省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派兵接管。法國使館也發來照會,要求讓法國人麥尼斯接替伍連德出任東三省防疫總醫官。防疫一線,身為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的麥尼斯也逼迫伍連德讓出總醫官職位。

伍連德解釋無效,因為無論憑資歷憑年齡,他看上去都不如麥尼斯有優勢,但伍連德為了國家主權,人民生命據理力爭。

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伍連德在異常艱苦,甚至四面楚歌的處境下,努力守護著一方健康。

好在清政府後來允許了東北當局先向各國銀行借商銀二百萬兩。北洋軍醫學校和各地醫護也開始響應支持,前往東三省。清政府向俄國鐵路局求助,希望他們能借出部分車廂,用做隔離之所,處於保護俄僑的考慮,俄方也同意了這個請求。

有意思的是,法國醫官麥尼斯趾高氣昂,瞧不上伍連德的“雕蟲小技”,認為伍連德的“呼吸傳播”是無稽之談,更蔑視伍連德發明的口罩,在為患者看病時他堅持不帶戴口罩。最終,麥尼斯也傳染了鼠疫,含悔去世。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事實要靠鮮血和生命來求證,伍連德的話終於有人相信了。

6

一切佈置妥當,但疫情似乎不甘敗落,仍在顯示著它的威力,每日鼠疫死亡率仍繼續上升......

問題出在哪裡,令人困惑。伴隨著焦慮,在舉步維艱和持續期待中,整整一個月過去了。

直到1911年1月底的一天,伍連德到哈爾濱城北的公共墳場,才意識到問題所在。由於天寒地凍,墳場上堆滿了來不及掩埋的屍體,這些屍體旁邊,犬跡交錯,鳥雀飛舞,這些沒被處理的屍體就是天然的細菌庫,伍連德覺得,只有把

他們焚燒了才能徹底消滅病毒。

但當他準備焚燒屍體的時候又遇到了困難,百姓聞訊包圍墳場,阻止焚屍。防疫關鍵時刻,成敗在此一舉,伍連德心急如焚,他舉起汽油桶澆在自己身上,當眾發誓願意和百姓親人的屍體一起焚燒,眾人震動,最終同意了焚屍。

中國抗疫第一人:伍連德


伍連德的一系列措施開始實行一個月後,到了1911年3月1日,死亡人數就已經下降為零。令人聞之色變的鼠疫,終於消滅。


伍連德是一位英雄,他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拯救了萬千中國老百姓。他更是一座燈塔,指引著中圖防疫治疫的方向。伍連德的這次抗鼠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佩戴口罩,隔離等辦法,應對城市發生的傳染病疫情。直到今天,世界各國,用於防治非典等傳染病的緊急措施,許多都是從他這裡沿用而來的。

伍連德對中國的貢獻遠遠不止這個,他力爭收回海港檢疫主權並促其實現;他用英文著成《中國醫史》,成為早期介紹中國傳統醫學的英文著作,他一生致力於中國的禁毒事業,醫學教育,為中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實,早在90多年前,梁啟超先生就稱讚過他——國士無雙伍連德。

任何時代,都有偉人和英雄。他們像黑夜裡閃耀的星辰,引領著我們向前進,他們燃燒自己,迸發出耀眼的光芒,這光芒,能穿透一切黑暗和恐懼。

向110年前的防疫先驅伍連德先生致敬!向今天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