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今日文章:别让“无聊”吞噬了你

防疫期间,别让“无聊”吞噬了你


龚韵琛

从上周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疫情状况逐渐稳定,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开始复工、复课了,生活也逐渐回到正轨,不再是天天嚷着“好无聊啊”、“能干点啥呢”。也正是这次疫情,让我们似乎看清了一些事情,平日活在忙碌、缤纷的世界中的我们,似乎难以停下来,似乎难以与自己相处。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词——无聊。

无聊到底是什么呢?

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们对它的定义是各式各样的,其中大家一致认为,“”无聊“”是一种短暂的、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体验,表示个体没有参与到理想中的情境中,是个体想要摆脱的一种状态。

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中何尝没有经历过无聊的感觉。短暂的、适度的无聊是一种普遍、正常的情绪状态,但持续、强烈的无聊感却会引起更多心理、行为上的不良反应。比如,手机、电脑成瘾;冲动消费一些无用的东西;自我价值感下降;

情绪状态变差,容易发怒或低落……如果你正在处于这样的状态或曾在这次疫情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希望以下内容能带给你一些帮助。

莫名奇妙产生的“无聊感”也是有迹可寻的。

一是由外部刺激增减引起的不平衡。

虽然当今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放松方式多种多样,但曾盖洛普民意测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无聊“是当今青少年用来描述他们生活感受时使用最多的形容词。正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刺激大肆入侵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刺激的“易感性“逐渐降低,逐渐麻木。比如10年前的青少年看漫画书便能感受到满足和愉悦,而现在哪怕是有各种有趣的电脑游戏,他们仍觉得在家无聊至极。

二是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

美国西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沃丹济维奇指出外向者更容易感到无聊,因为他们对刺激的渴望更大,大家可以细想一下,疫情期间在朋友圈里喊着想出门的,是不是外向者居多呢。同时,沃丹济维奇也提出,外向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各不相同, 他们对无聊的易感性也不相同。比如爱好广泛、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发现快乐并不断成长,即便像僧侣那样安静地打坐,也不会感到无聊。


三是注意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莱尔德设计过一个实验,结果发现,给被试增加了一些微小的干扰(隔壁房间打开一台电视之类的),都会让他们觉得听力理解练习变得无聊。注意力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它不止与个人的成绩、绩效等有关,还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注意力涣散与无聊和抑郁的程度都相关。

在无聊中战胜无聊

从以上的影响因素来看,“无聊“小部分取决于外界,大部分取决于自己。而改变自己当然不是一瞬间的事情,是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想要克服无聊,丰富多彩的情境是不合适的,应该在无聊中去克服,在当下,在疫情中,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战场,来锻炼自己,去克服无聊。

在这里分享几个小方法:

1. 设置挑战和目标

将无趣的生活游戏化,为某些日常的事情设定挑战,而且这个挑战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可完成的。比如,给自己做的早餐要摆盘好看,然后每天拍张照片集齐一个月的图发到社交网站上。

2. 练习获得新鲜感

疫情期间,我们每天都宅在家里,从以前公司、家的两点一线生活,变成了定点生活。那么如何在同样的场景里获取新鲜感呢?在家办公的时候选择不一样的位置,今天坐书桌,明天坐窗台等等;女生们可以考虑化妆、打扮自己,即使是在家里,也要打扮得精致精神的过每一天。

3. 创作

当自己对外界、外物,能够施加切实有效的影响和干预时,人的成就感、价值感也就会随之增强。创作是个很好的办法,写作一篇影评、敲一段程序、做一道美食、DIY一个手工等等都值得你去尝试。

4. 整理

这里的整理不仅仅指对于杂物、文件等的整理,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内在思绪的整理。美国心理学家克尔克·沃伦·布朗等人曾说无聊时是人们思考和内观的好机会, 而内观训练又能帮助人们克服无聊。现今的教育界、医疗界和办公室一族中, 内观训练也越来越流行,打坐冥想是最常被采用的形式。

能够让自己不无聊,是一种能力。拥有充实的内心很重要,否则,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会转瞬即逝,大脑会不断地寻求刺激。久而久之,大脑对刺激的需求便欲壑难填,让人永远无法摆脱无聊。

大家可以试一试文中所提到的克服无聊的小方法,给自己找些小事情做做。同时欢迎小伙伴们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噢。

作者:龚韵琛,微心战疫志愿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