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期,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呈現積極向好態勢,而這背後與科技支撐的作用密不可分。

  3秒內完成診斷、掃碼篩查無遺漏、無接觸測溫安檢……一批批“黑科技”不斷湧現,打響抗擊新冠肺炎的科技戰,展現科技皖軍的使命與擔當。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在中科大一附院南區,影像科醫生正在使用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

  3秒內完成輔助診斷

  在3秒內就可完成一例患者新冠肺炎輔助診斷,陽性病例全召回,病灶召回率達到90%,可為醫生提供準確、高效的輔助診斷參考。

  近日在“中科院科技攻關指揮部”協調下,科大訊飛攻關團隊在三天內便快速完成了“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建設。

  相較於傳統閱片工具,新冠肺炎影像輔助診斷系統提供的4D對比分析功能,可實現多期影像中的病灶數量、病灶體積變化、病灶密度變化等量化對比分析功能,使影像科醫生快速掌握病灶變化,在大幅提高醫生分析患者病情變化的效率的同時,有效提高診斷準確率。

  目前,科大訊飛與中科大附一院聯合建設的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平臺正在為1200餘家醫療機構提供醫療影像輔助診斷服務,依託該平臺的智醫助理已覆蓋1.2萬家基層醫療機構和3.6萬名基層醫生,為湖北、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全國30個省(市)的指揮部、衛健委、醫院等提供疫情防控的人工智能服務。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合肥金茂灣和玥園工地現場正在使用“復工通小幫手——企業復工安全檢測系統”

  掃碼篩查 一網通行

  在合肥金茂灣和玥園施工工地上,“復工通小幫手——企業復工安全檢測系統”正在使用中。

  該套系統由中電科旗下電科雲和博微太赫茲公司聯合開發,基於國家權威數據模型分析,能實時、精準完成密接人員篩查。

  進入工地人員只需掃描身份證,通過後臺權威大數據模型比對碰撞,自動按照人員危險等級生成四種類型,精準判斷分別出安全人群和密接人群,實現秒級響應,快速掃碼,一網通行。

  系統還可集成無接觸紅外測溫設備,實現測溫、篩查一體化,既有效提高工作人員進入辦公區域的通行效率,同時測溫、篩查自動生成管理文件,又為管理者提供了權威有效的管理手段。該系統全程無接觸,可有效減少人員接觸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多方位、多層面滿足復工的疫情防控需求。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安徽省立醫院內的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


  無接觸測溫安檢更安全

  在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合肥火車站站點內,一臺“高大上”神秘設備格外吸睛。與以往乘客入站安檢不同,不需要安檢員近身探測,乘客現在僅需花幾秒鐘時間,通過這臺設備的安檢通道即可。

  這臺神器叫做“太赫茲無接觸測溫安檢一體機”,儀器所帶的智能安檢系統,以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為核心,將紅外測溫設備與太赫茲人體安檢儀相結合,僅需被檢人員正常步行通過安檢區域,即可在無需停留的情況下,完成測溫及安檢,真正實現了全過程“無接觸”。

  “該設備無停留的快速通行功能,將原有安檢300人/小時增至1500人/小時,大大提升安檢通行效率,有效緩解了地鐵人流聚集壓力。”地鐵站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該測溫安檢一體機主要投放在合肥火車站、合肥南站等客流量較大的站點。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的門診大廳內,前來就診的患者,在經過手部消毒後,需要通過“Mini型太赫茲無接觸測溫安防一體機”的體溫檢測。

  “電腦屏幕能瞬間顯示就診者的體溫度數,體溫正常才能進入大廳。如有患者發熱,設備會自動報警。”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瞭解,這臺設備體積小,不佔空間,可快速拆裝,通過遠程探測,在“無接觸、不察覺”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完成測溫及安防檢查,大幅提升通行效率,避免人群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臺黑科技都是名副其實的“合肥造”,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博微太赫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為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築起重要防線。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正在投入使用


  “隔空點像”防感染

  如何遏制公共場合的傳播和交叉感染是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緊急研製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該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

  “這款設備採用了DCT-plate技術,全稱為‘等效負折射率光學平板透鏡’。”韓東成說,這是該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首次應用,通過這種設備,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在技術上採用可控制視角,可以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在合肥高新區管委會D座電梯裡,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正在投入使用。無需觸碰屏幕,僅通過手指在空氣裡“點擊”,便可完成樓層選擇。

  “我們不用實體屏幕,通過空中成像技術,全部操作均在空氣中完成,完全切斷接觸式汙染源,能夠解決公共設施細菌和病菌殘留問題。”韓東成介紹,設備可與原系統無縫聯網對接,交互靈敏,簡單易操作,幾乎沒有延遲。

支撐!戰“疫”一線安徽這些高科技大放異彩

防疫消殺機器人正在“上崗”消毒


  機器人“助手”大顯身手

  2月24日上午,合肥經開區智能裝備科技園內,一臺外形酷似微型坦克的機器人,正在噴灑消毒水。

  這是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緊急研發製作的防疫消殺機器人,單次作業相當於8 名傳統人工的作業量。採用履帶式底盤結構,由機器人移動底盤、藥箱裝置、噴霧裝置及控制終端等模塊構成。可實現在醫院、車站、機場、商場、園區等多場景的室內外防疫、消殺、消毒作業。

  該款防疫消殺機器人可輕鬆應對各種複雜地形,爬坡、越障,甚至上樓梯都不在話下。它的噴霧距離超過5米,單次作業可覆蓋5000㎡的區域,相當於8名傳統人工的作業量,工作效率極高。此外,它還具有操控簡易、續航能力強、適應全天候惡劣天氣等優點。

  2月29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經濟開發區內,智能防疫消毒機器人在相關人員的遠程遙控操作下,開展防疫噴霧消毒作業。

  這些機器人由安徽相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製造,採用履帶式底盤結構,噴射距離較遠,可遠程操控,利用其氣動系統可將消毒氣體在室內快速擴散,有效殺滅空氣中的致病微生物,減少操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此外,這些機器人還能替代一線人員進入易交叉感染的公共區域和防疫車不能到達的偏僻狹窄通道進行作業,提高精準消殺防疫作業能力,大大降低對人員的威脅,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

  生物技術築“護盾”

  2月17日,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從陽性患者咽拭子標本中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2株,其中一株病毒已穩定傳代,並完成病毒感染力滴定。這是繼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湖北之後第六家分離出新冠病毒毒株的省級疾控中心。分離出的毒株可實時對病毒變異進行監測,開展藥物篩選及抗體中和試驗,大大加速抗新冠病毒的科研進展。

  安龍基因科技公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生產10萬人份,在包括湖北在內的多省應用。滁州通用生物系統公司合成的新冠病毒檢測內參基因及探針引物,在疫情檢測中發揮積極作用。安科生物、安徽惠邦等企業的新冠病毒抗體和核酸等檢測試劑盒已進入試驗階段。安徽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正在開展臨床前研究。安科生物研發的重組人干擾素a2b霧化劑,可用於病毒性疾病的預防作用,目前藥品相關材料已上報國家藥監局進入臨床審批。

  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和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聯合攻關團隊的託珠單抗針對炎症因子風暴的救治方案、中科院劉青松團隊利用含有西藥成份的中成藥治療方案、貝克藥業開發的治療新冠藥品——利托那韋洛匹那韋複方製劑和瑞德西韋新藥,已分別進入臨床應用或實驗階段。

  “基於新冠病毒肺炎中醫藥干預效果評價研究及病程轉歸”應急專項取得重要進展,數據顯示中西醫結合救治對改善症狀、縮短病程、阻斷輕症轉重症、加速向好的方面轉歸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記者 王佳 徐慧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