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讲讲《周易》铁杆粉丝孔子的故事

对《周易》的仰慕的人,基本都是爱好传统文化的读书人。

所谓“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这种高雅的境界一看就带有浓浓的古时读书人的气质。在古代,穷经皓首的学问如果不懂“易”,简直就是欺世盗名加欺师灭祖的不赦之罪。为何?因为读书人的祖师爷孔丘同志就是一位《周易》的铁杆粉丝。

孔老夫子年轻的时候很自信,到处收徒,四处流窜给人上课,热衷于从政出仕。有意思的是到了老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不自信了还是咋了,又拿起《周易》重新认真读了,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五体投地,于是废寝忘食的钻研《周易》,夸张到了“竹简之韦编一日而三绝”的地步,意思是读《周易》太刻苦,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每天都要断三次!也不知道孔子是读竹简还是不停翻竹简,反正就是他被《周易》彻底征服了,高唱“就这样被你征服…”,顺便为《成语词典》贡献了一个成语“韦编三绝”。

孔子这种铁杆粉丝的做法比流量小明星的粉丝举灯牌叽哇乱叫是不是更有档次?所以说粉丝有文化,流 氓也害怕。

扯回正题,被《周易》迷住的孔丘同志不仅读《周易》,最终还写了十篇论文《序卦》、《彖》、《系辞》、《象》、《说卦》、《文言》、《杂卦》等,被称为《十翼》,意思就是好像《周易》左右各长了5个翅膀一样,也有人说这十本书都是孔子学生写的,反正不管那么多了,就十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搞的解释《周易》的十本书,再加上《周易》统称为《易经》。

孔丘同志一口气出版了十本《周易》研究论文,是不是一项丰功伟业?还要说孔老夫子就是厉害,这么多、这么牛B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之后,对外宣称叹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意思是:我老了,假如再给我多活几年,我还能研究的更好。”瞧瞧人家孔老夫子不愧为祖师爷,这谦虚的劲头太大了,也不知道是真谦虚还是假谦虚,就是会做人!

前面说了,孔子到老年重新认真读《周易》,说明他年轻时也读过,要说他不仅读过,而且还经常挂在嘴边到处忽悠人,有的观点还是不严谨的、经不起推敲的,有些甚至到死也是错的。说明他年轻时读书也就一般水平,但是能说会道啊,擅于诡辩之术啊(儒家还有一个诡辩高手孟子,以后再说他),依然在政坛和教育界混的风生水起的。下面就说说孔子年轻时对《周易》理解不深的例子。

《礼记经解》里说:“其为人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意思是:意思是,一个社会受到易经的教化,将使其风气变得“整洁、平静、精深、微妙”。同时他又提到:“易之失,贼。”意思是《周易》不好的一面是容易让人疑神疑鬼。

看到这里,普通水平的人会说:“没毛病啊”。但是高水平的人一看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周易》其实是一本把客观世界规律总结出来的书,书名翻译成白话文应该是《周而复始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六十四条规律》。

这么唯物主义的书,讲的都是客观规律,本质和1+1=2是一样的,压根没有什么教化人心、矫正社会风气的作用呢?又怎么会让人疑神疑鬼呢?这就好比你拿一本《高等数学》,到处开新闻发布会宣扬说《高等数学》可以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一样,是不是很搞笑?好了,你可以笑出声了。

好了,要知《周易》真面目,抽空再唠叨。

今天下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