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会有什么有趣的体验?

用户5547789917


从山西到南京读书,真正的北方到南方

刚到学校看饭店贴着免费吃饭!我勒个天,南京都不收饭钱吗?后来知道是专指米饭,北方只要是吃统称吃饭。

去了吃米饭是两计算,一开始五两,南方人都是三两二两,一个山东的八两都不饱,说不敢吃了,怕笑话。慢慢到了三两,但不能再少了。为什么老家两个馒头,一个菜就吃饱了,现在两个菜三两饭也不饱?😨

西红柿炒鸡蛋为啥是甜的,尼玛,第一次吃到那么难吃的菜,还有各种菜不加糖不为菜啊。南京的番茄炒蛋加糖应该是最多的,超过浙江上海。苏州的糖醋排骨糖也太多,吃多了,会不会糖尿病啊。😌

宿舍楼,每层有冲澡的,夏天热死了啊,挂个小电伞不停吹,夏天基本每天冲澡。北方一周一次可以了,想当初北方读书每天下午澡堂开门前都是排长队,经常遇到同班女生排队,好想知道内部如何构造。

南方男人洗屁股,我靠,我从来没洗过啊,需要嘛?不需要吧。😊

坐公交投硬币,习惯了。一次回老家坐公交,投了硬币,司机说我投少了5毛,我明明是一块好不好,懒得和他理论,我说我又不是没零钱,又投了5毛。老家基本是投纸币为主。一次付老板硬币,老板不要,说怕丢了。😭南方以前每个人都有几个硬币在身,现在到外地,随身带十多个硬币,家里攒下好多的,最多时300多块。


大学专业深一度


这个好玩。我以前有个山东东营的同学也是室友。我们买了菠萝,他问我们怎么吃,我们想捉弄他,于是就说菠萝是吃皮的,里面的肉不能吃,有毒。我们把削下来的皮给他吃,肉我们南方人吃,因为我们吃习惯了不会中毒。他说你们南方的水果太老了,一点都不好吃。我们都笑倒了,后来看到我们吃菠萝肉说不怕中毒,想尝一下味道,吃完后才知道被我们骗了,追着我们打。柚子在我们福建很常见,闽南叫文旦,闽东叫抛,闽西人叫柚。漳州人送了好几个柚子给我,东营同学没见过,说像西瓜又不像,像桔子又没那么大。问我怎么吃,我说你剥掉外壳就可以吃了,他迫不及待的剥了皮就往嘴里送,然后说这东西含水量还是很高的,就是有苦麻味。我们同学又笑倒了。柚子除了外皮,果肉外还有一层皮的,那层皮又苦又麻,剥了它才能吃的。他说又上你们当了。秋冬季我们的金桔也大量上市了,我的果农同学带了好大一包来。这次我的东营同学学乖了,手里拿了好多,把皮皮剥掉就吃。只见他吃得呲牙咧齿的说酸,我们又笑倒了。金桔我们一般是洗干净吃皮的,果肉和核不吃,果肉很酸,果核很苦。我的东营同学刚好吃反了……


丁往事不堪回首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回答,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湖南上了四年的大学,从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后来离开时候的不舍,还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刚下飞机就被夏天那种黏腻腻的空气冲击了一下,一分钟都不想在外面,感觉100倍防晒都不够用。更别提军训40度的高温了,军训半个月下来,都不敢照镜子。有个新疆的同学在学校宿舍愣是给热哭了。

接下来给我最大刺激的就是南方的蟑螂!我在北京还是见过蟑螂的,最大的顶多小拇指甲盖儿那么大,但是当我走进宿舍,看到地上趴着几只大拇指那么长那么粗的蟑螂时,还是没忍住跑出去了,旁边有几个北方的学姐淡定的跟我说:“没事,习惯了就好”。果然,四年下来,我见到巨大的红褐色的甚至还会飞的蟑螂都觉得就那么回事儿。

再来说吃的,刚到学校的时候,中午去食堂吃饭,感觉满窗口都是辣椒,辣椒炒一切,辣椒炒辣椒都不奇怪,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无辣窗口,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打米饭的地方。就连蛋炒饭都是老干妈炒饭,无奈吃了一周的泡面。看着宿舍本地同学吃的巨香,问她们辣不辣,她们和我说觉得辣椒是甜的!但是,四年下来,湖南的好吃的还是很多的,我也基本练就了无辣不欢的地步。

还有就是湖南的小餐馆,米饭是不要钱的,开始也是让我一惊,以至于后来回了北京有点不适应。

最后说说南方的冬天,两个字:痛苦!真的是太冷了,没空调没暖气,我曾经放了四个热水袋在宿舍床上,冷到室内比室外的温度还要低。

毕业好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还是很快乐的,有时间真想回去再走一圈。


京蜜


我是山西人,大学是在合肥上的,不算太南方的城市,但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生活习惯什么的,入乡随俗就好了,因此,最突出的就是气候问题。刚入学是九月份,天气挺舒服的,然后到了十一月份,觉得真好呀,都冬天了还不冷。然后没几天宿舍就不能呆了,有课的时候去教室爱冻,没课的时候就得去操场取暖。宿舍又湿又冷,但凡有点阳光就赶紧把被子抱出来晒。这种情况得延续到次年五月份,梅雨季节过去了,差不多就好了。然后一进入7月份,蒸笼模式开始,简直受不了,一天得洗好几次澡,一个宿舍7台电风扇都感觉不到有风,ps我们前脚毕业,人家就安装了空调。但是我那些安徽的同学基本都很淡定,她们照常在冬天瑟瑟发抖的浴室里洗澡,她们也不厌其烦地把被子晾出去,当我冻得把前一年的大棉裤拿出来的时候,她们只穿一条薄打底。

再有就是不得不承认这里好吃的小吃真多呀,学校后边的居民区还很落后的时候,小吃街就已经形成,一年比一年多。那时候男朋友每次去学校看我,有那条小吃街就够我们饱口福的,现在已是我丈夫的他至今都难以忘怀我们学校附近的烤鸭腿。

希望多年后能带着我的家人去看看我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怀念一下我最后的那几年青春。


冰缘


作为一个四川人,曾经在广州生活过,虽然四川也属于南方,但和广州比可以算“北方”来说说我的见闻。

1.气候非常潮湿

也就是潮气很重,雨水多,夏天一到广州就不停地出汗,即使没有太阳,依然闷得出汗,感觉周围都是厚重的水蒸气,整个城市像在蒸桑拿一样。真的太湿太热了,我四川地区自愧不如。

在广州待了一段时间会感觉身体湿热,出现种种不舒服的情况,除了最冷的一两个月,几乎都要靠空调和抽湿器续命!没错!别的地方都是加湿器,但广州要使用室内抽湿器,不然环境太潮湿。

由于潮湿的环境,被子衣服经常晾不干,通常洗衣机都会使用烘干功能,也是因为潮湿,广州蚊虫非常多!我第一次见到会飞的蟑螂真的吓呆了。。。

冬天最冷的时候,由于湿冷,即使在家里开着空调依然瑟瑟发抖,有时候阴雨几天,家里被子床铺都湿湿润润的。

2.饮食清淡

由于广州的地理气候特征,当地饮食非常清淡,对于四川人喜欢吃辣来说是非常不习惯的。而且很多人为了去火气,去湿热,喜欢喝凉茶,广州的茶铺非常多,大街小巷各种茶饮,真正的凉茶可不是王老吉那种很甜的,反而很苦,但是已经成为广东人日常的饮食习惯。

同时广东人很喜欢煲汤,大街小巷早餐店都要有一盅盅老火汤。

广东的海鲜种类很多,料理的方式也很丰富。

3.重视通风

广东由于潮湿,所以租房买房很重视朝向,通风等。在广州,几乎每天都会把阳台大落地窗直接推开方便通风散湿气。也会非常重视房屋的朝向。


祝你前程无忧


我就是一个河南人来广西上学,然后到广东上班,首先在南方环境很好,吃的话我很随意,什么都爱吃,不过时间久了,还是喜欢吃家乡的味道,最开始到柳州的时候最受不了那个螺蛳粉的味道,很臭,在舍友的怂恿下,吃了一口,然后就爱上了螺蛳粉,长时间不吃,还挺想那种味道。还有就是那个伊面,第一次吃以为是泡面,很好奇,面条为什么想泡面一样?

最受不了的是那个“回南天”特别潮湿,哪里都想是洒了水一样,衣服洗了,晾一周都不干,连被子都是湿的。

慢慢久了,什么都习惯了,不过还是会想家,大一的时候和前女友在一起,到了实习的时候,面对现实,两地分居,她妈妈又不同意,又是独生女,我也是独子,我们俩慢慢积累的矛盾,在她妈妈坚决反对下,分手了。当时想着在这边定居,我们俩就在她家哪里,如今想想,真的不现实,双方父母怎么办?她家困难户,我家普通家庭,现实原因,真的有缘无分。

总之,一个北方人来南方,就要适应,努力,要混的下去,还有就是,混好了,最好还是回家,父母在不远游。落叶归根。











轻轻的与悄悄的


辽宁人,在辽宁省上的大学,却在杭州实习了一年。现在在山东工作。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北方,中原,江南的区别。

体验只有不习惯,没有好与坏。北方有北方的好处。南方有南方的乐趣!

先说家乡。辽宁省地处东北三省最南面。温度冬天达不到很冷,夏天也不会太热。大学宿舍,夏天虽然没有空调,但是冬天有暖气啊,这大概是所有南方人到北方最美好的体验了吧。北方有个缺点,冬天的时候气候有些干燥,再加上暖气,初来乍到的南方人肯定不会适应。可以晚上在床边放盆水,不然早上嗓子会很干很疼。

再说杭州。我们去实习的时候正好是大年初十。天气特别冷,是湿冷。有句话说北方是冷是物理攻击,南方冷是化学攻击。哈哈,说的一针见血。冷的我们几个晚上躲在被窝里一顿哆嗦。天气预报显示最冷的时候也就零上2,3度,但是实际上的体感温度比较冷。潮湿不用说,衣服很难干。但是杭州依然是目前我最喜欢的城市,没有之一。她的美和干净让我记忆犹新。

最后说说现在的城市。山东临沂。一个不是太出名的小城市。但是我依然喜欢她,现在在这里工作,安家。这里的温度正中,最近两年夏天有点偏热。物价很低,人们大多过得比较幸福快乐,房价也很便宜。我在这里过得很舒服。环境有些污染,但是正在慢慢治理,愿临沂越来越好!


清欢妈咪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最对味了~

本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属于西北地区吧,不过老家靠近四川那边一些。

考大学的时候,希望走远一点,自由一些(当然,没几天就后悔了),然后考上了离家1700+公里的南昌。

先说说初入南方的见闻。

答主9.9日开学,9.7日便到了南昌报道,初入南方,第一个体验就是热化了,从未体验过这么热的。

本来在火车上开着空调,又看到外面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以为会很冷,便穿上了外套,结果一下火车。

一股热浪!一股湿乎乎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蒙蔽!

然后因为给一个自称聋哑人的人捐钱(20块),从而错过校车,只能打车去学校,听到出租车师傅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说“遥服(湖),遥服(湖)去不咯,七十块七十块!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50块上车去学校(最后才知道,其实只需要40块左右啊!)”

在学校报道,办理入校,找宿舍,收拾宿舍,乱七八糟弄完就晚上了,整整一天,全身湿透了,好像在水里面泡过一样,脸上不断有水(汗)流下来,一直在洗脸啊有没有!

这种热,真的是答主老家最热的时候都无法比拟的。

还发现一点,答主1.75,本来在老家高中上学差不多是坐班级第四排第五排的(班上按照身高排座),但是进大学后,走了一圈发现好多人都跟我差不多或者没我高,激动啊~

除了热,第二个点就是蟑螂了,说实话,不是矫情,答主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活的蟑螂!

以前都是在电视剧上看过蟑螂(星爷的电影),第一次见就看到一个,不知道怎么说,反正很大的蟑螂啊!

当时就懵逼了!

我们宿舍四个人,一个青海,一个山西,还有一个我(甘肃),另外一个海南的。

每次看到蟑螂,都是大呼小叫的叫海南人过来打蟑螂。

说实话,老家只见过蜘蛛蜈蚣,还没见过蟑螂,但是却很怕,尤其是会飞的那种!

第三点是吃的,其实怎么说,南昌这边的吃的倒是没有许多人北方人所说的南方食物那么“可怕”。

我反而觉得还是比较对味的,甚至还有一些好吃。

但是从小在北方长大的糙汉子,在南昌之后只见到早点是米粉啊,瓦罐汤啊,就连包子都是厚厚的皮包着一点点肉,有些皮薄的包子更是里面有汤汁。

吃不惯啊吃不惯。

答主自小吃的早点就是一碗米皮或者擀面皮,或者一碗咸田浆(也叫豆浆吧,里面大都说米做的,放一点碎黄豆)配一根油条,很好吃啊!

来到南方后,答主看到的牛肉面是这样的招牌:西北牛肉拉面,西北正宗牛肉拉面,兰州牛肉拉面……

然而答主生活的地方,牛肉面的招牌却是:马师傅牛肉面,张师傅牛肉面,X师傅牛肉面。

除了有些个别的不习惯之外,其他还好啦。

还有一点就是,宿舍几个人连同隔壁宿舍(隔壁宿舍都是浙江啊,江西啊,反正都是南方人),一起出去买晚上在宿舍偷偷吃火锅的材料。

等我们进菜市场了,答主才知道,原来买蒜可以只买一小瓣???原来买土豆可以只买两三个???

原来葱姜这些东西可以让老板送???

答主家里都是一次性买比较多的菜,后面三四天不用买菜有没有(当然没有网上说的,一次性土豆买一卡车那么恐怖,但是过年前答主有配老妈买一整袋大麻袋土豆的经历)

其实总的来说,北方有北方的好,南方也有南方的好,值得一提南昌的瓦罐汤还是很好喝的,有些小吃街和夜市的小吃也不错。

毕业一年,倒是很怀念当时寝室的生活,哪怕当时我们都在口里骂着这是个破地方,想回去,可是真的回去了,却又希望时光倒流……


电竞无森


我是苏北的,我去的是苏南

苏北连云港到苏南昆山

这距离也说不上是北方到南方。不过从江苏的最北边到江苏的最南面,非常的有差异化。在江苏的最北边,你点一个菜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么一盘菜有一斤两斤了吧。然后在南边你会发现一盘菜也就两勺子吧。

在连云港的时候好多天没下雨,说实话还不知道绵绵细雨雨是什么感觉。要不就不下,要不就下个没完。可是在苏州的时候,我体验过连着15天没晴天的日子。可你要说它下的有多大吧,有时候不用打伞,你感觉出去好像打个伞都多余。

所以我在南方的时候很少能整天穿的上那个半截袖,尤其是苏州这个地方。我买衣服一般都是长袖。因为就算不下雨,有时候刮了个风,你还感觉比较凉嗖的。但是在连云港这边说今天有风,那你有可能就准备一个短袖。天热的时候你穿短袖都感觉不到凉。

好像你们会说我说反了,但实际上是这样弄,苏州那边刮风的时候老是带一点那个凉飕飕的凉意,在我们这边基本上就没有了,那就是高温。

再说说交通吧。在苏州的时候嘛,同情一般都是比较急的,但是比不上连云港哦。在苏州通勤时间,大家都比较长,但是基本上都能挤上班车。在连云港你会发现那大街上都能开跑车。不过你等下班的时候再试试,除非你爸是变形金刚,要不跑车能挪动车轮,不可能,堵的让你心碎!就那乡镇上,放学的时候小学门口得堵你半小时。这在苏南是根本见不到的,他们的交通恢复的很快。

而在苏北这个地方的话,那就是要么特别的好开车,要么就是没法开车,就这么两种情况。

还有一点区别,大货车基本上都是不能进市区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但是连云港的靠近郊区这边还是有不少大货车的。而苏州哪怕是郊区他们不允许,大货车就是不允许,再宽的路就是不允许。

然后就是住的问题了,说实话去上大学的话一般都是住宿舍,我估计找不到,比宿舍再便宜的房子。就是反正一年嘛,也就交那么点钱。但你要出来租房子的话。一个月,1000块钱也只能租一个小房间。




这些地方都不靠学校,也不靠工厂,也不靠写字楼,反正通勤时间还是比较长的。

上面这两个的话就是连云港的了,基本上就在学校附近。嗯,所以说住的话,经济压力上面还是有很多的差距。

我大概也就是从衣食住行上面区分了一下两个地方。虽然都是同一个省,但是1000多里还是有不小的差异了。之前看过一个文章,如果没有小摊小贩的话,在苏州可能养活不起自己。虽然上面说的都不全是,但是也能体现苏州高消费的。



你以为我是在夸我们老家连云港吗?不是的,我是要告诉你,我们连云港的开支好像比苏州还高一点点,我去上海旅游的时候发现上海一些饭店走美团的话,比连云港还便宜,同档次的对比。


江哥侃大山


我感觉北方人到了南方感觉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南方的包子竟然是甜的,哪怕是肉馅的也是甜的。我到了南方真的吃不了甜的包子,吃着就反胃,甚至呕吐。

在北方包子,饺子的馅都是咸的,从来没有吃过甜的,更是吃不下甜的。更可怕的是南方的粽子就让是肉馅的,并且是咸的,
这个是更让人难以接受,第一次吃我就跑到卫生间一顿狂呕吐,实在是感觉恶心至极。在北方所有的粽子都是不放枣就是放豆,否则就是放豆沙,
可从来没有人放过肉啊!更没有见过咸的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