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先生曾在1992年观何海霞先生画册后高度评价何海霞:“他的艺术是征服的艺术,他的存在是一种震慑。真正的中国山水画,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大画家。”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何海霞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市人。1956年调入陕西美协从事专业创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1983年任陕西省国画院副院长,不久调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工作。擅长山水,亦能花卉。其创作往往将青绿工笔与水墨笔意融为一体,立意新奇,笔力雄健,风格浑厚而不失秀丽。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

1961年,何海霞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

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

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何海霞先生擅长山水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饱游沃看,师法自然。何海霞的山水画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他在水墨、青绿、界画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面貌多样,既有尺幅巨大的作品,也有精致的小幅作品。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给了他不少灵感,其作品个性鲜明,立意雄奇,骨体坚凝,笔力雄健,墨色浑厚华滋,蔚为大观。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德风堂考藏何海霞山水作品欣赏


文化学者王鲁湘说何海霞先生作品有“庙堂气”;批评家潘洁兹认为何海霞是中国画的全能冠军:无论对于唐宋院体画,元明清文人水墨画;对于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泼墨和水墨浅绛都是才能兼具的国手;其学生史论研究者李德仁则认为:他所创造的中国重彩写意山水,超越了历代流行的工笔重彩山水、水墨与写意山水、水墨淡彩山水,完成了重彩与写意的结合,把中国画传统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进展,在美术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


贾平凹:何海霞可能是最后的一个真正的中国山水画大家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