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前两天在上海去参加了一场smart的20岁生日趴,本来觉得像我这个而立之末的大龄青年,更大程度在于酱油身份,主要来抓抓smart的新闻亮点,探讨一下未来技术方向什么的,但结果却是一到现场就被smart和吴亦凡的粉丝情绪所感染,在酒精和音乐声中嗨爆后,宿醉了一夜。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地球上有些物种能改变一个人常规的意识形态。记得在2008年刚进入汽车媒体时,同事借来一辆smart,并且还是敞篷版,而为了去感受这辆地表最小敞篷的魅力,我以帮他写稿作为条件换得了这辆smart fortwo cabriolet 24小时的使用权,结果拿回家后,被老爸盯上了,硬要让我陪他去拉轰,开着蓬,看着已是花甲的父亲兴奋的驰骋在公路上,我才意识到,有一种愉悦没有年龄的界限。

而那时我才知道,这个年轻的汽车品牌才10岁,而且刚刚正式开始踏进中国,但仅仅10年的时间,smart已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经典。当时国内首批smart车主几乎都有两个爱好,一是找各种理由来聚会,从咖啡馆到K歌房,甚至带着这辆smart组队去趟草原甚至海边;二是不断研究如何将自己的smart变得独一无二,颜色从冷酷到豹纹,出街回头率绝不输给法拉利。

而第二个十年过去,smart延续了情怀,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这10年来它在中国已聚集到14万拥有个性与品味的车主,同时它已做到将一辆汽车的个性发挥到极致。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有人说smart的每一处改变都会触及他们对时尚的理解,因为不是每一辆汽车都有勇气去与潮流结合得如此紧密,20岁生日趴上也许灵感起源于迈克尔杰克逊那只手套的smart外衣,又或者是由鬼才设计师Jeremy Scott为smart fortwo Jeremy Scott edition创作的那对欲展翅翱翔的灵动翅膀,以及吴亦凡手里的胭脂红20周年特别版,它们都在塑造一种生活的态度,而能驾驭它们的人,无疑引领着都市出行风潮,从而也领略着smart为它们带来的骄傲。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然而,这位不断突破想象力去放眼前行的精灵,没有只限于感官上的刺激,在smart设计师的眼里,潮流最终将融合于科技,于是他们用脑洞大开的创新想象,重新定义城市出行方式,试图为人们带来无穷驾驶乐趣。

于是诞生了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踏板,全自动驾驶的smart Vision EQ fortwo概念车,这辆车将给人们对未来出行一个全新的认识,或许也是我们能看到未来共享汽车的最高境界。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在smart Vision EQ fortwo未来投放市场后,我们仅需通过手机里的APP就能随时召唤身边的全自动驾驶smart前往指定地点来接你上车,当乘车之后,目的地信息已被完整规划,关上车门、玩着手机、喝着咖啡则能轻松达到想去的地方。并且smart Vision EQ fortwo还拥有共享乘坐空间的概念,你可以选择是否需要与你趣味相投的人一起出行,让它变成一个社交空间。

smart似乎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汽车的理解,将任何形态都变得独树一帜,让枯燥的科技变得更加生动和充满乐趣,而正是它这种个性的坚持,在它们的拥有者心底,已经将它超出了对一辆汽车的认识。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好比我同事,也是一位smart车主朱兒所说,每次当坐进她那辆smart车里,都会觉得到达了另一空间,这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驾驶只是一项功能、马力只是一个数据,打开音乐去释放自己的情绪才是目的。

就像在smart 20周年生日趴上,没有一位粉丝去故意刻画自己的驾驶技艺,他们交流得更多的是色调的搭配,又或者是空间该怎样释放。但他们能去竞逐专业的加速大赛、他们也能将咖啡店开在路上、他们还能单车84天独行中国。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不止于拥有一辆车之后来换取舒适与悠闲,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许才是他们去选择一辆smart的真实目的,因为在他们眼里,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主编/ 孟笑宇

[email protected]

smart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一辆汽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