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雍正的兄弟改胤为允,为什么咸丰的兄弟不改名?

sbshow


雍正的兄弟改胤为允,其实是很正常的。这是严格按照儒家那套“避尊者讳”而言的。所以当雍正一旦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平时的兄弟们,只能把自己和皇帝名字中相同的字改掉。毕竟雍正相对也比较刻薄一点么!但雍正时期也不是所有的兄弟都必须改掉自己的名字的。其中大家熟悉的十三爷就是个特例!十三爷跟雍正关系很好,而且在雍正在位期间得到了重用!所以雍正特旨,允许“允祥”改回“胤祥”。这也显示了雍正的真性情!

其实不只是咸丰的兄弟不改名,从乾隆开始,所有的皇帝的兄弟都不改名避讳了!乾隆的兄弟不改名的原因是和康熙有关!因为康熙的儿子比较多,所以当时康熙 给儿子辈,都用了“胤”字,给孙子辈,都用了“弘”字。不单单雍正的儿子,其他的都用了这个字,所以乾隆说,这个是圣主仁皇帝赐给大家的。我作为皇帝为了表示尊重爷爷他老人家,所以大家就都不用改了。但是你以为乾隆就真这么大方吗?显然不是,乾隆的名字叫“弘历”,就是这个“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这样写的,它就没这个点,“历”字也换一个写法。所以其实还是需要避讳的,这种避讳的方法叫“缺笔避讳”!

而且乾隆皇帝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而且比较崇尚汉文化,他要求爱新觉罗后裔也要学着汉人一样排辈,他规定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这个缺心眼的皇帝,排辈你就多排点呢,这样才能传万世么!他就往后排了四辈。其实当嘉庆要用到这个“永”字的时候,就发现避讳太难了,因为“永”字实在是个常用字。所以嘉庆改成“颙琰”。后面的皇帝一看嘉庆带的这个头,就跟着都改了!“绵宁”改成了“旻寕”!开始变成了皇帝尽量自己使用生僻字,不跟老百姓争字!但是所谓的“缺笔避讳”是不能少的!

道光皇帝一看排行不够用了,就增补了“溥、毓、恒、启”这四个字。没想到刚用到”溥“字,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就结束了!所以有民间传说为什么清朝实毁于乾隆,就是因为排辈取字的时候没过大脑!现在我们说的一个文物大家”启功先生“就是爱新觉罗启功。当然逊帝溥仪还是吸取教训的,增补了十二个字,”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炒米视角


清代皇帝的避讳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完全不避讳发展到避皇帝讳再到皇帝主动改名,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天命、天聪、顺三朝,由于满族在顺治朝才入关。彼时他们汉化不深,故而在那个时期是没有这些所谓的避讳之说的。甚至在考进士的时候,都不需要避皇帝的名讳。但是到了康熙朝,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占据意识的主流,避讳开始为满清统治者所重视。

到了康熙朝,玄烨二字就需要缺笔避讳,而且康熙这一辈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字辈,像玄烨的哥哥就叫做福全,所以根本不必避讳。既然康熙要避讳,那么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自然也要避讳,但是许多档案已经写好了,不可能重新去写,所以清代的后世统治者就把出现这三个人名字的地方用一块黄布给挡住。

而且康熙对汉人的字辈非常推崇,他就给自己的子孙选了“胤和弘”两个字作为辈分。在四阿哥胤禛登基以后,由于“九龙夺嫡”这件事,胤禛心中对自己这些兄弟非常不满。所以上台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的这些兄弟改名字,将胤字改为允字。后来因为十三阿哥允祥对雍正的事业助力甚大,雍正为表对他的嘉奖,特令他将字辈从允字改回胤字。又加封其为铁帽子王,配享太庙,这也成为了有清一代唯一不避皇帝名讳的事例,足见兄弟二人“棠棣情深”。

弘历登基以后,是为乾隆皇帝,因弘历对自己的爷爷康熙敬佩有加,不仅给自己许下了在位时间不超六十年的宏愿。而且他在考虑到自己的字辈是由康熙亲自所定,所以下令凡是康熙的孙子都不必将字辈更改,只需要将弘字缺笔即可。乾隆皇帝一生的楷模是康熙皇帝,所以他有样学样,也给自己的子孙指了四个字“永绵奕载”,希望大清江山千秋万代。

等到了嘉庆皇帝即位后,他的字辈是永,这个字在汉语中是个常见字,那么天下臣民避讳起来就麻烦的多了。所以嘉庆皇帝心一横,就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将永琰改为了颙琰。这样一来不仅自己的兄弟不用改名,而且天下人都不用去避讳常用字永,皆大欢喜。

自从嘉庆皇帝开了这个头,他的儿子和孙子就开始学了起来。道光皇帝原名“绵宁”,后来登基后就改为了“旻宁”,不仅字改了,连读音也给改了。这下好了,清朝的皇帝一下子解锁了新姿势,从此在无所谓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从道光的儿子咸丰皇帝开始,宗室的子弟就不怎么避皇帝的讳了。而且从此以后清朝的宗室就不再怎么避讳,甚至有的连缺笔也不缺了。皇帝也不改,宗室臣子也不改,从清宫档案中可以看到这些不避皇帝讳的事例。

(上图为咸丰兄弟不避讳图)

所以说,满清皇帝避讳的发展就像是一个循环,从一开始不避讳发展到雍正时期的兄弟改字,再到乾隆帝的不改字只缺笔再到不避讳不改字。这是一个循环,当这个圈回到原点的时候,皇权的象征就日渐衰落,也就礼崩乐坏。这更说明这个时候中央政府,所谓的大清王朝对下边的控制就已经大不如前了,王朝迎来灭亡也就是题中之义了。

以上。


逆流时代


从乾隆帝开始,就不要求兄弟在名字上的避讳了。

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康熙帝不仅给儿子取汉名,而且还按照辈分取汉名,子辈用“胤”字,孙辈用“弘”字,曾孙辈用“永”字。胤禛即位后,因为名讳,将兄弟名字中的“胤”改为“允”。

乾隆帝即位后,不要求兄弟避讳改名,因为只剩下“永”字辈,于是根据自己所作“永绵奕载奉慈娱”诗句,取“永”字后“绵奕载”三字,接续在“胤(允)弘永”后面。传位给嘉庆帝时,为避免“永”字辈兄弟避讳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沿用此法,“绵宁”改为“旻宁”,并且新增“溥毓恒启”字辈。

咸丰帝即位后,也没有要求兄弟避讳改名,并新增“焘闿增祺”字辈。后来的同治、光绪、宣统也没有要求兄弟避讳改名。


五味社



自古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可是有着诸多特殊待遇的,而避讳就是其中之一,清朝皇帝的避讳是随着汉化深入程度而变化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避讳的严重程度,马桶这东西大家都知道吧,属于日常用品,而在古代马桶原来有一个名字叫做“虎桶”,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追封自己的爷爷李虎为唐太祖,为避讳从此以后“虎桶”改为马桶一直沿用至今;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东汉时期为避讳光武帝名字,秀才都称之为茂才;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六部之一的民部为避讳改名为户部。

一般避讳方法有三种,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

在元以前,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正统王朝皇帝名字都以二字为尊,哪怕登基之前名字是三字,登基以后就改为二字,而且多是生僻字,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百姓避讳方便,至明朝时皇帝开始三字名字,姓+字辈+名字,并且对避讳管理宽松,百姓不用刻意避讳的,最多缺笔或者空字避讳,明朝皇帝登基以后兄弟也没有改名字的。

而清朝就比较乱套,因为是少数民族,开国初期名字取的是五花八门的,太祖努尔哈赤的意思是野猪皮,太宗皇太极原来的音译名字多以黄台吉代称,清入关以后汉化渐深以后才确定用皇太极这个更加汉化性名字,皇太极的十多个兄弟名字也是乱七八糟的,如大家熟悉的代善、多尔衮,前者皇太极二哥,后者皇太极十四弟,这三个人的名字根本没有一点规律逻辑可寻。

入关以后开始慢慢汉化,即使这样也乱套,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福临,几个儿子中竟然有叫福全的,搞得一些不懂这段历史的小伙伴误以为这两个是兄弟而不是父子。

至康熙帝,汉化已深,开始有了字辈,儿子是“胤”字辈,孙子是“弘”字辈,雍正帝登基后,避讳发挥到极致,将诸多兄弟名字中的“胤”改为近音字“允”,只有其十三弟胤祥因为功劳甚大,死后改回原名,而乾隆帝登基后,一方面显示自己宽容,一方因为“弘”字辈是康熙帝定的,以示尊重,兄弟们没有改名字,但是乾隆的名字还是采用了缺笔避讳法,乾隆儿子嘉庆帝,庙号仁宗,一生为政也多以仁称道,如废除文字狱,避讳方面,嘉庆帝参考汉宣帝刘病已即位后因体贴老百姓,改为刘询的做法,自己改名为生僻字颙琰,这样自己的兄弟和老百姓都不用避讳了,之后的道光帝也是如此,道光之后咸丰帝起没有改名也没有避讳,如明朝一般,拥有字辈+名字,兄弟不用避讳改名,下面百姓最多是缺笔或者空笔避讳。

有清一代,随着汉化深入,可以说是把之前中国历朝历代的避讳法都经历了一遍,严重时雍正帝诸兄弟改名避讳,仁政时嘉庆帝自己改为生僻名字,免得他人过度避讳,宽松时咸丰帝起开始没有改名字,下面百姓最多空笔或者缺笔法避讳,甚至都不用避讳。

非专业人士,个人见解,不喜勿喷,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


宋安之


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的名字都是康熙皇帝定的,所以改与不改都是可以往孝道上靠。雍正要求兄弟改名,也是按照康熙皇帝的指示,其实他也有点后悔让兄弟改名的事。

那时候改个名还涉及面不广,如果是现代,什么身份证、房产证什么的,麻烦多了去了。所以乾隆和嘉庆只是要求自己兄弟少一个笔画而已。到了道光皇帝时索性下旨一个字也不改了,所以作为道光皇帝的儿子自然不要求兄弟改了。

再说改不改名字又不会少一块肉,你说是这个道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