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見過農村老人偏心到什麼程度?

老劉且徐行


“你見過農村老人偏心到什麼程度?”小時候和堂妹關係非常好,每次暑假和寒假她來了以後,都是同吃同住,但是在奶奶家吃飯,我們是不一樣的,她的碗裡有肉、雞蛋;而我都只能看著,只是因為我家窮,在村裡,她家在城市……

首先,不得不予以承認的是,在農村有這樣的現象存在,農村老人確實是會偏心,而且有的時候是會很明顯,這一點,除了是看你家境的好壞以外,還是男女之分,孫子和孫女是分得很清的,孫子和外孫,孫女和外孫女又是另當別論了,這是農村現實存在著的弊端現象;

但是,也不得不澄清的一點是,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這樣的現象已經非常少見了,都是自己的孩子,沒什麼不一樣的,都應該要一視同仁,疼愛,現在的老人對小孩,別說偏心了,不溺愛就已經很好了;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父母是偏心,我們姐弟妹四個,我是排行老大,,上學揹著妹妹,上學就是在學校掛個名,回家就做家務活,父母心煩時,我就是,出氣筒,15歲開時,一家人穿衣,都有我縫穿,母親沒文化,是個腦子單純,簡單的人,不管我做什麼,總是嫌我做的慢,一不高興就罵我,父親聽見我母親勞道,就……小時沒少挨父親打,從我記事起,母親總是做兩樣飯,母親和我吃黑的,父親,弟弟,妹妹們他們吃白麵,後來長大了,吃了黑麵就難受,母親說我嘴饞,真的,不是嘴饞,吃了難受,我半個頭疼好幾年,早晨太陽快升起的時候,頭就開始一會比一會兒疼,一個眼晴流淚,下午太陽快落時,頭疼,一會兒比一會兒減輕,天黑就不疼了,沒休息過,吃飯晚了,我就渾身突突,飯都嚼不動,渾身沒有一點力氣,16,7歲時,我沒睡過舒服覺,一閉眼睛,就睡壓,難受不能說話,特別害怕,我使勁的喊,使勁的喊,中午,晚上,黑夜,睡一回覺折騰十回,二十回,怕,怕啊,真的怕的不行,誰和我在一屋睡,別想睡好,家裡親們都知道…結婚以後,慢慢的減輕了,婚後,為了幫父母種地,我和我丈夫,一忙就是一個多月,一幫就是十幾年,我的父母沒說過我丈夫的好話,有一次,母親勞道家裡的事,我知道後,心裡很難受,很委屈,你們說,天下有幾個這樣的女婿?我兩個孩子上大學,我的父親不願意,人家的孩子,不上學就不過了?父親,我孩子上學,你都不同意,有不花你錢,別人沒啥事,你都照顧,我呢?父母太偏心了,我的心真的很難受,我在城裡買房時,父親不同意,現在好不容易找了個活,反正是我的事,父親總是不同意,去年母親摔骨折了,我讓父母來我家,上午我不上班,這不是一舉兩得嗎?不給我方便,讓我回老婆家,父親啊!人的一輩子,有幾個十年?我有難楚啊,我也有家啊!為什麼就不能給我方便?父親,我一輩子做的,沒有一件事,對你心事,父母的偏心,都是無意的,你再有委屈,父親他都不認為,他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偏心,是無意的,我還要給父母做工作,來我家住,我會盡我的力,孝敬父母,


人生多彩653


你見過農村老人偏心到什麼程度?

說個我高中同學的吧,她是嫁到外地的,她老公是老大,有一個兄弟和一個小姑子,小姑子還在上學。

我同學他們兩夫妻攢了錢打算買房,結果他老公的弟弟知道了,他弟就要提前買房,說不買房結不了婚。他自己是沒錢買的,就讓他媽媽來跟他大哥借,我同學他老公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她婆婆也知道他們兩個打算自己買房的。

因為錢存的定期,快到期的時候,她婆婆就提前從鄉下趕來,帶著小叔子上她門等著拿錢,生怕我同學他們不給。

今年,她老公弟弟結婚,要回鄉下辦酒,她公婆直接下通知要把我同學睡的那間房讓給小叔子做婚房,都不帶商量的。我同學打電話問我公婆,那我回家去哪睡,她公婆讓他們三人去跟奶奶睡!然後我同學就沒回家參加婚禮了,就他老公去了,最近一直再鬧離婚。她說,她公婆做的太偏心了,老公也是個愚孝,從來不考慮自己這個小家,讓她很心寒!

在農村,我就感覺往往是懂事的得不到愛,會搞事的往死裡愛。真心搞不懂,都是親生的,偏偏要搞個區別對待,看著又可憐又可恨!


桔生淮南則為桔


分享網友的例子:

1、大晚上,我弟早早就睡了,他們兩個在客廳看電視,突然聊到一個話題,就吵了起來,我媽說,裡面睡覺的(我弟)更像自己!我爸更不服氣說,我弟更像自己!!我就像個局外人在旁邊,現在想起來都會難過得掉眼淚。更記得的是初中的一年冬天,腳可以凍疼的冬天。放學回家吃午飯,桌子底下他們三個人都穿了新的棉拖鞋,我不死心的問了我媽,結果沒有就是沒有。從那時候起就變得特別敏感,自卑。

2、每一次和弟弟打架,奶奶都是罵我,不管對錯,總是說弟弟還小,你為什麼不讓著弟弟?我比弟弟大兩歲,那時我大概二年級吧,我就在想,我忍一下下吧,兩年後我弟就跟我現在一樣大了,應該就不會要求我讓著他了所以再長大一些,我和弟弟打架,我奶奶又說,弟弟還小,你為什麼不能讓著他?我很生氣,你以前說他小,現在也說他小,他什麼時候才不小!我奶奶說,他到100歲也比你小!

3、我是老二,上面有一個成績比我不知道好多少倍的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所以我成了家裡最不受重視的那一個。因為生日和姐姐相近,所以我的生日從來都是和姐姐一起過的,姐姐吹完蠟燭之後,再拿掉兩根蠟燭就是我的生日蛋糕。

4、我結婚的時候,母親只給我們一床被子,而同一年,我哥結婚時,八床被子,紅的綠的黃的,將新床堆得滿滿的。現在想起來,仍然來氣,偏心得太明顯了。

5、我有個孿生妹妹,她用新手機,我用二手手機,她穿新衣服我穿她的衣服,我問我媽:為什麼她有新衣服而我沒有。我媽說:我不知道你喜歡什麼樣的!厲害吧,我媽不知道我喜歡什麼樣的衣服

6、重男輕女很可怕,特別是男的還是小的,我30,我弟26,我媽住我這,我弟跟沒斷奶一樣,現在賭欠一一屁股債,我媽在我這唉聲嘆氣的意思是讓我扛,我懶得鳥,在我這你有吃有喝有住,不樂意你就回去。


xmn9523


提起偏心這事兒,我也說說我媽媽這幾十年的遭遇。我姥姥生了七個孩子,我媽媽排行老二,我媽媽太小時候的事兒我就無從知曉了,但是自從我媽媽十幾歲能幹活了,就一直跟著我姥爺去生產隊當勞動力,還得割麻黃,然後背幾十裡地賣幾塊錢,補貼家用。至於上學和我媽媽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媽媽的大哥,做為家裡的大兒子卻不用幹活,一直讀書,到最後卻讀成書呆子,一事無成。到了我媽媽談婚論嫁年齡,也不能結婚,在家裡幹活供我媽媽大弟弟上學,直到我媽媽的大弟弟考進市裡上學,才把我媽媽嫁給了離市裡不算遠的我爸,好方便照顧我媽媽的大弟弟。那時候我爸爸家庭條件也不好,幾間土房,幾畝地,就這樣我家地裡產點啥,我姥姥家還得來瓜分一部分。後來我媽媽的小弟弟也在我家這邊上學,我媽媽也是竭盡全力支助,我小舅舅也因此和我爸爸誇下海口,說將來供我上學,但是到現在別說供我上學了,就連我生孩子我都沒看到小舅舅一毛錢。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姥爺的了癌症,也是在我家住著治療,我媽媽天天用毛驢車拉著我姥爺去醫院,直到後來病情嚴重不再治療才回到我姥爺自己家。我媽媽兩個學業有成的弟弟都飛走了,剩下這些失魂落魄的都放到我媽媽跟前,指著我媽媽幫襯。這些年日子好過了,也都過得像個樣了,誰也不記得這個傻大姐了,就連我姥姥都從沒說過一句良心話。


小草青青160985587


我老公的爺爺4個兒子,公公和我老公都屬於老大!但是隻偏心小的,典型的農村老太爺,重男親女。老人家有自己的退休費,非要和老四一起生活。孫子3個,孫女6個。孫子讀大學,老大和老二家各200,老四家5000!結婚,孫子200。老四家,是1萬。過年,壓歲錢只給重孫子各100,重外孫一分都沒有,孫女還必須每年給老太爺過生日,拿錢,過年拿錢。另外幾家兒子在老太爺過生日也要拿錢孝敬!最終都孝敬到老四家!我家公是教師,老公也爭氣,我們倆口子自食其力買房子,買車子。老太爺為此教訓我老公,你怎麼能不幫你小堂弟安排工作?去年老太爺摔跤住院,小嬸孃就開始鬧,憑什麼要他一家照顧?要四家一起均攤費用。其實,老太爺的退休費都足夠治療。最後在住院期間,老四,老大,老二都去陪床照顧了幾天。老三家看都沒看一眼。出院不到半年,就去世啦!完全是沒有人照顧,生活無法自理啦。臨死之前,告訴二叔和我婆婆,說後悔級啦。飯都不給吃飽。去世後一年,小叔開始後悔,完全少了一份收入。老太爺的退休費之前是用來給小堂弟還車貸的。有一年,奇葩的是老太爺給小叔家買了養回來放,希望可以下小養賺錢!個個都希望把養宰了吃,老太爺不讓。養最後因為吃苞谷消化不良,死了。大家反而很高興!農忙時,老太爺自己要忙小叔家幹活,還得要求幾家也去給小叔家幫忙...


二耐


說到偏心,我發現題主和我的遭遇還是很像的,小時候我們家在農村也是很窮,人窮了真的是遇到誰都不待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算是最親的了,基本上都是很偏心的。長大了有時候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說到偏心的話題,他們總是說:家裡都窮,我偏心能偏到哪兒去嗯?還不都是一樣嘛?在很多大人眼裡也許就只是一個很不經意的偏心,但是在小孩子心理確實能夠記很久的。

就說我奶奶吧,我有一個叔叔,比我爸爸小几歲,我奶奶就特別喜歡我叔叔,我叔叔只有一個女兒,我奶奶也是非常的喜歡她,我的經歷確實就是和題主很像,我叔叔一直在外面打工,很少回來,我叔叔那個女兒比我小一歲,所以也是我的妹妹,所以一直就跟著我爺爺奶奶一起的,農村那時候嘛都是住在一個院子裡的,所以每次我爸媽不在家裡吃午飯就去我爺爺奶奶那裡,每次真的就是好吃的就是我那個妹妹的,有幾次比較深刻,在農村吃午飯一般都是早上沒吃完的剩菜剩飯就這麼吃了,每次我奶奶就會首先把菜全部給我那個妹妹吃了,然後我奶奶每次就給我說:來把飯盛到這個菜碗裡,周圍還有一點。每次都把菜弄得乾乾淨淨的,哪裡還有菜真的就是騙小孩子的,就讓我吃白米飯,後來我也就不去我奶奶那裡吃午飯了。

我外公外婆也是一樣的,我外婆對我家裡真的是非常的偏心,小時候每年都是和我姨,在我姨那邊算我是最小的,都是表哥表姐的,每次過年去拜年,我外婆他們只給我那些表哥表姐給錢,因為我們這邊拜年走的時候,長輩要給晚輩打發錢,就是打發你走的,但是我長這麼大,我外婆從來沒有給我一分錢。我媽也給我說過,當時我媽出嫁的前一天晚上,那時候還是冬天,我外婆就直接把我媽趕出來了,我外婆的家就在河邊上,我媽就在河灘上過了一個晚上。我媽說現在對我外婆真的是不管她都可以,現在我外公死了,我的兩個姨也不管我外婆,我舅舅也是不管她。他們就直接在他們村裡當著很多人面說了,就算我外婆死了他們也不會管,我外婆呢,七十多歲了,現在每天就在我家哪裡也不去,除了我們這裡她也沒有地方去了。我媽也不能把他趕出去,每天還不是飯菜遞到手裡,我外婆腿腳也不方便了,每天在家吃完飯就看看電視,因為我家現在住在城裡了,我外婆每天也不出去走,就在家裡看電視。我爸也從來不說什麼。畢竟是長輩,我每次回去反正叫一聲外婆,吃飯的時候給他把飯盛好,要說有什麼特別好的感覺那是沒有的。


三農帝國


你見過的農村老人偏心到什麼程度?我見過一位農村老人重男輕女,不知道他的做法別人見過沒有,是不是很過分?說出來讓大家見識一下。

我同事的父親,在村子裡開一個小百貨店。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家一兒一女,小兒子家一個女兒,女兒家也是一個女兒。大兒子家的兒子,小兒子家的女兒,女兒家的女兒同歲。三個孩子一起去百貨店,老人給孫子一根火腿腸,孫女和外孫女一根,孫女比外孫女的稍大一點。過年的壓歲錢,孫子一千,孫女三百,外孫女二百。買電子琴(那時都喜歡讓孩子去音樂美術班學習)孫子二百八的,孫女一百六的,外孫女一百二的。上大學,孫子五千,孫女兩千,外孫女一千。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好多好多,你們是不是覺得他很過分啊?過分的事還在後面。就是他每次給孩子們買東西花的錢,還有分給孩子們的錢都做成表格貼在他家百貨店門前,上他家買東西的人都能看到。此老人你們覺得怎麼樣?偏心嗎?



我是林林媽媽,這是我見過最明目張膽偏心的老人!歡迎您關注點贊留言!謝謝!


林林媽媽


和大家分享下網友的經歷吧,網友一:我婆婆家就喜歡欺負我老公這個老實人,什麼重活都叫我老公幫忙做,老大天天睡大覺我們都不敢吭聲。有次我兒子的衣服她誤以為是老大兒子的就都泡在一起了,我洗的時候找不到,問她說她也才知道是她弄錯了,太晚了我也不洗了以為她明天會一起幫著洗,結果第二天她洗的時候又把我兒子的涼在一邊不洗,都是孫子有必要分那麼清嗎?就多洗兩條褲子而已,平時又不指望她什麼,氣不氣人。

網友二:我媽,親媽,二十幾年了姐生一兒子,我生倆閨女那時候給壓歲錢,姐的兒子給一百,我大女兒給二十,小的沒有。老公不生氣他說給一塊也是愛,也是她的心意。我心裡不舒服憑什麼都是外甥就兩種待遇,不是指望你這幾塊錢就是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問問大家你們有誰遇到過這種媽嗎?我現在過得很好倆閨女也乖巧懂事,姐姐的兒子好吃懶做一天天不務正業。

網友三:一家有7個子女,母親最討厭老大和老五。母親孃家是地主,自己的金銀財寶揹著老大老五,分給了其他子女。留一部分打算給最小的女兒,結果被老大成年的兒子偷走了。無論老五在母親面前做什麼好事,不但視而不見,而且一直以為老五使壞。因為生老五時時辰不對,算命的說此女克母。病危,還在默唸,生下來自己沒忍心把她溺死在尿罐子裡。


食味春秋


說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吧,雖然爺爺去世很多年了,但對於我來講,童年根本沒有享受到隔代親,雖然我很不想提起往事,但本著答疑解惑的初衷,我說三件小事。

先說下我家的背景,我太爺爺那輩兄弟四個沒有女兒;我爺爺那輩兒也是兄弟四個沒有兒女;到了我爸爸這輩兒也是兄弟四個沒有女兒,等到了我這輩兒,國家計劃生育,所以我就變成了獨生子女,我的叔叔大爺們家家也生一到兩個孩子,這就有了女孩兒,別人家都是男孩兒吃香,而我家正好相反,我就跟充話費送的沒區別。

1)吹口哨,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跟堂妹在爺爺家玩。是爸爸讓我去溜達的,其實我真心不願意去,堂妹吹口哨,然後我爺爺其實看到了,他什麼都沒說。因為堂妹氣息小吹的不夠響亮,然後我也吹了一下,我爺爺過來就給我一拳,說小屁孩你吹什麼口哨?唉,默默無語兩眼淚。

2)吃餅乾,小時候沒什麼心機,看著別人家的爺爺對孫子都特別疼愛,我以為我好好表現也會被爺爺喜歡。有一次我爸媽上地幹活,我中午放學沒地方吃飯就去了爺爺家,以為爺爺能給我整點飯。爺爺問我吃沒吃飯我說沒吃,爺爺問我那你家裡沒有飯麼,我說有剩飯,我不會做。其實爺爺的抽屜裡有一大堆餅乾,他都沒給我吃。

3)分零食,當時因為家裡變故,具體的不便說,爺爺去鄉里趕集買了100多塊錢的吃的。那個年代一袋面才30多塊錢,100多塊錢吃的有多少,在那個年代憑藉我的想象力都想不出來。只知道非常的多,但爺爺分給我的只是每一樣零食給了我一袋,可我堂妹分到了零食足足吃了半個月。


默默無語兩眼淚,爺爺去世也好幾年了,人死債消,談不上恨談不上愛,但所謂的隔代親真的一點都沒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