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原創散文]鄉 關 何 處

[原創散文]鄉 關 何 處


對故土的眷戀,是一種極悽美的古典情懷。“天涯倦客,同口歸路,望斷故園心眼。”遙想古時,交通閉塞,遊子遠涉,歸程遙遠,怎不望雁陣而興嘆,見落葉而思歸呢?即令狂傲放達的李太白,羈旅異鄉,也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一懷柔情!往遠些說,上一世紀末,許多人為了生計漂泊異域,便有懷藏一包家鄉的泥土,以寄去國懷鄉之情的,那一包泥土,當是故園的信物與精魂。再說遠些,不斷有港商及海外的中華民族子孫信鴿般穿雲過雨飛返故里探望,原以為“此恨綿綿無絕期”,一踏上故土,頓逐數十年夙願,一解萬千戀結。“飛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魚鳥如此,人何以堪!

然而,故鄉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構成了故鄉神秘無比的磁力,引古往今來無數志士英雄啼血杜鵑般為之“斷腸”、為之吟詠無已?

即便正經八百的都市人,往上幾輩,也大都是泥土的兒子。故而,農業大國的中國人,都懷了難解的“鄉土情結”。你生養的那一方山水、田園、地理、習俗、風物、方言、生活、故人情誼,千絲萬縷牢系遊子心,想起故鄉,不由你不情動。

“父母在不遠游”“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古訓曾讓我們長久地呆在“家”。

我們終於從閉鎖的家門走出來了,又在肇慶這異鄉相識,星湖的風景,充滿誘惑。四海為家,方有大丈夫的縱橫,不須馬革裹屍還。世界因無數不戀家園的英雄志士馳騁而充滿生機,充滿創造,充滿悲壯故事。拳拳父母心,殷殷故鄉情。新一代的年輕人,看重的是開放和環境,專長的發揮和高收入。他們比父輩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於“鄉土”、對於“家園”,在他們廣遠前瞻的視野中,已有了全新的認識:地球已是一個“村”,以網絡和衛星通訊系統為標誌的信息社會,使千里成咫尺,天涯為比鄰。

我們註定無法掙脫家園母土的牽繫,如同無法忘掉母親——即使掙斷了臍帶,還有一縷血脈相承生死。那以天地精華養育你我的一方鄉土,哪怕是窮鄉僻壤——如同並不美麗的母親,她獨特的水土、風俗、母語、人情、一如土壤、水、養分之於那一方植物一樣,育就你“這一個”的靈與肉,你為什麼不是生在別地方而生在此地,你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的生命個體?這是一個宿命,上帝才能告訴你。

余光中一曲《鄉愁》被傳唱不絕,大洋彼岸摩天大樓下的一處處“唐人街”,成為海外遊子權當“故園神遊”聊慰鄉思之所;現代電腦、鋼琴之側,有竹笛與二胡懸掛,彷彿如泣如訴吟一曲《二泉映月》……

昨晚,我和一位剛剛從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空降”到肇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任黨組書記的劉書記一起吃飯,便以“官話”問候,不料,我夾雜的鄉音讓他欣喜異常,隨即雙方以地道的“鄉語”交談,他說道,回鄉探望,已是物異人非,十分陌生了,未變的只有鄉音。

為覓食,鳥兒得離巢走飛;飛倦了,知歸返,去去來來,飛去飛回。生命的本性拒絕封閉,就像雛鳥要啄破堅殼,種子要頂出厚土,尤其是對於一個封閉得太久的民族。追求與失落同在,慾望與迷惘共存。一個年輕的歌手一臉滄桑地傾訴:做完了該做的夢,想起了回家的門“,遠方傳來母土的聲聲招魂: “歸來吧,歸來吧,浪跡天涯的遊子”……

鄉關何處?鄉關何處?……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物在劇變,人也在劇變,故鄉,每個生命的生身故土,你有什麼可以系束現代人漂泊無依的心?如同歇息的耕牛繫於濃蔭下的柳樹,風浪中倦航的舟楫於碼頭的錨樁……

原載於2011年9月《天津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