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搜狐汽车研究室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整理了2018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情况。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 历年少有!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一、产销情况

1、综合销量(指国内零售销量)

2018年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68.7万辆,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6.4%。其中轿车销量87.1万辆,同比下降0.7%;SUV销量68.8万辆,同比下降4.4%;MPV销量12.9万辆,同比下降11.5%。2018年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1097.4万辆,同比增长4.0%。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2、国内批发销量

本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83.5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轿车批发销量96.4万辆,同比增长9.0%;SUV批发销量74.6万辆,同比增长0.5%;MPV销量12.5万辆,同比下降20.2%。2018年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1155.8万辆,同比增长5.7%。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3、国内产量

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产量189.6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轿车产量97.4万辆,同比增长8.2%;SUV产量80.0万辆,同比增长7.9%;MPV产量12.1万辆,同比下降23.1%。2018年1-6月,全国狭义乘用车累计产量1162.9万辆,同比增长4.2%。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4、2015—2018年狭义乘用车国内月销量走势图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5、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6月综合销量)

从狭义乘用车国内销售综合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吉利汽车,分别销售15.5万辆、14.1万辆、12.6万辆。

吉利汽车超过了上汽通用夺得第三名,长城汽车跌出了前十。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6、狭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6月批发销量)

从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来看,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分别销量17.7万辆、14.9万辆、14.0万辆。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7、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6月综合销量)

从广义乘用车国内销售综合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吉利汽车。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8、广义乘用车生产商销量排行榜(6月批发销量)

从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看,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乘联会:6月乘用车销量168.7万辆 环比降幅6.4%历年少有

二、市场分析

1、6月乘用车市场回顾

6月乘用车零售168.7万台,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6.4%,出现历年少有的6月环比下降幅度较大的现象。今年1-6月零售同比增长4.0%,大幅好于17年的1-6月的1.0%增速,体现了国内消费的顽强增长特征。

虽然近期国内外宏观经济总体数据良好,但6月车市零售环比下降6.4%,这是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偶然因素的影响,包括端午节和世界杯的因素;今年端午节在6月的假期影响销量,其次是世界杯的影响,世界杯的看球群体与购车群体重合度较高。

6月美系车零售同比下降28.0%,数量降幅大于总体6月零售的同比下降总量,6月德系和日系的零售较同期增长3.0%。

随着7月降低关税的预期,虽然车企及时调整指导价格,但由于成本因素约束,6月进口车消费暂时停滞,观望情绪对国产车也有一定的传染效应。

6月SUV市场增速-4.4%仍是偏弱,部分合资新品SUV尚未带来销量提升;6月轿车零售增速-0.7%稍好,这也是17年6月的轿车降库存调整的低基数促进。

6月厂家和经销商努力承担行业压力化解风险; 6月生产环比5月减少4万台,且厂家库存较5月增5万台,渠道库存增加7万台。

6月新能源车的批发7.4万台,同比增长87.9%,这也是新补贴政策实施后的产销结构改善的特征。其中6月PHEV销量达到2.1万台,占比新能源达上升到30%的较好状态。A00级纯电动的电动车占比从5月的62%下降到33%,自主品牌新能源逐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

2、7月乘用车市场展望

7月有22个工作日,较17年7月多一天,有利于产销增量。但17年7月的基数偏高,今年增长压力较大。

历年来7月是半年目标冲刺后的恢复期,今年5-6月的渠道库存增长较快,7月更多厂家可以借机多休假,让员工更好休假,也释放渠道的压力。

虽然7月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但近期厂家渠道库存并不缺货,产销拉动要等到8月后。

7月1日的关税调整后有利于观望群体出手购车,加之6日开始的美国产车辆的加税引发的加价,且世界杯结束后的购车需求也会逐步释放,7月市场不会特别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