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中醫藥國際化傳播及相關問題研究”——《中醫藥文化》第三屆學術工作坊紀要

2018年4月27日,“絲路醫藥”系列之“中醫藥國際化傳播及相關問題研究”學術論壇暨《中醫藥文化》第三屆學術工作坊在滬成功召開。本次學術論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編輯部主辦。來自英國、新加坡及我國不同地區共計30餘人,就關於“中醫藥國際化傳播及相關問題研究”的最新進展進行交流。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論壇現場

會議開幕式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陳麗雲主持,《中醫藥文化》主編張智強教授致歡迎辭,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超中,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陸鋼,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程勇,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醫療社會史中心助理研究員Ved Baruah,博士生Christopher Cavin,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嚴世芸、王慶其、段逸山,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沈遠東,國際交流處處長鄭林贇,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林勳,科技人文研究院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尚力,馬克思主義學院亓曙冬教授等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長

陳麗雲主持開幕式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中醫藥文化》主編張智強教授致歡迎辭

1

專家主題

演講

專家主題演講本別由張智強主編和亓曙冬教授主持。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亓曙冬教授

沈遠東所長作“中醫藥國際化與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戰略”主題報告:指出在全球視野下建立中醫藥國際質量及安全標準能助力中醫藥傳播,促進中醫藥產品和服務輸出,推動中醫藥全面國際化。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沈遠東

張超中研究員分享了“中醫藥全球發展的戰略格局與路徑研究”,提倡通過以“人文”研究補充“科學”研究,使中醫研究平衡、整體發展,充分利用“原創化、本土化”,引領中醫藥文化創新。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超中

尚力主任通過“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模式探索研究”,提出現階段中國中醫藥貿易仍處弱勢,缺乏有效的中醫技術商業轉化途徑,亟需打造適合海外市場的中醫藥產品,建立利於中醫藥發展的標準體系。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尚力

陸鋼所長介紹了“一帶一路”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宗旨與切入點”指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應做好頂層設計,注重“公益性”,以跨越文化阻礙,培養民眾親近感,夯實“一帶一路”商貿基礎。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陸鋼

邵旻副教授報告為“尋找中國紅——絲路之路本草貿易與中國紅色染料發展”,展現了“中國紅”的主要染料從硃砂、茜草、紅花、蘇木的變遷,演示了中醫藥不斷吸收海外藥物的動態經歷。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邵旻博士

Ved Baruah助理研究員報告主題為“醫療傳統的現代化——印度和中國對健康和福祉的態度”認為中印傳統醫學在理論和治療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印度政府同樣重視對本土傳統醫學的保護,已建立傳統醫學數據庫及相關現代實驗機構,各國傳統醫學發展的模式可以互相借鑑。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醫療社會史中心助理研究員Ved Baruah

嚴世芸教授對此進行了點評:認為應發揮中醫特色,突出臨床療效,注重標準制定和商業運作,將中醫文化價值轉化為商業價值。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嚴世芸

鄭林贇處長強調中醫藥海外發展仍屬於初級階段,應以療效帶動文化輸出,同時需建立行業協會,爭取自身利益。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鄭林贇

王慶其教授指出中醫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將為中醫海外進一步發展提供發展動力,並建議以安全且療效顯著的針灸作為中醫推廣的抓手。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慶其

林勳院長認為海外傳統醫藥面臨著與中醫相似的問題,需要在保護自身特色的同時實現傳統醫學現代化。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林勳

2

青年論壇

青年論壇由本刊常務副主編李海英主持。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中醫藥文化》常務副主編李海英

程勇主任分享了“中醫藥海外中心建設的現狀與思考”,指出海外中醫中心面臨分佈不均、缺乏立法支持,發展資源有限等問題,需通過多方聯動合作,政府引導,民間參與,借力互聯網技術等方式助推海外中醫中心發展。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程勇

宋欣陽副研究員在“中醫藥參與衛生治理論述”中指出中國可以通過衛生輸出參與國際衛生治理,介紹了海外各國國際衛生治理的先例及現代中國在衛生國際合作中多邊合作、醫療援助、首腦參與等推廣模式。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中醫藥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宋欣陽

Christopher Cavin博士生分享了“1750-2018中醫在英國的歷史”,認為中醫在英國傳播取決於中國和西醫兩方面因素,中國閉關鎖國及改革開放對中醫海外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西醫及西藥發展也會與中醫競爭發展空間。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博士生Christopher Cavin

秦倩副教授分享了“以學術殺天下——職業化政治與《1858年英國醫療法案》”,通過分析1858年英國對西醫的立法,展現了海外醫藥立法背後隱藏的政治及利益原因。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系副教授秦倩

吳凱副所長報告主題為“中醫西創”,認為中醫傳播者應包容接受中醫針灸海外傳播的本土化趨勢,而這種“本土化”可以幫助中醫適應海外傳播。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雲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西傳研究所副所長吳凱

最後,助理研究員楊妍報告主題為“從民間到官方——新加坡中醫藥的傳入與中醫教學的本土化變遷(1892-2013)”,闡述中醫在新加坡的教學發展經歷了從“家傳”逐漸過渡到“民間辦學”及“官方辦學”,並介紹了中醫教學的本土適應情況。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新加坡國立大學漢學研究系助理研究員楊妍

張如青教授認為“一帶一路”尚有很多空白點有待覆蓋,仍有較大研究空間。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張如青教授

張勇安院長建議對海外中醫藥傳播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形成推廣模式,借力已有外來中藥,建立海外藥材基地和平臺,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海外元素。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

張超中研究員認為中醫藥立法應具備國際視野,期望中醫藥立法成為全球健康治理的基本法,並以平等視角對待海外中醫“本土化”現象。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超中

尚力主任指出海外中醫藥推廣不容樂觀,仍有種種政策限制,海外中醫立法應當結合海外具體國情。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尚力

3

總結髮言

著名醫古文及中醫文獻專家、本刊編委會主任段逸山教授作了精彩的會議總結。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著名醫古文及中醫文獻專家、本刊編委會主任段逸山教授

段逸山教授指出中醫藥國際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應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進行中醫藥國際化推廣,對於中醫藥海外傳播地區可根據相似點進行分類,剖析成功案例經驗,以應用於類似地區;在傳播方式上應注重傳播措施、途徑、態度,傳播態度應柔和,不能急於求成,而應浸潤式地傳播,把握髮展機遇的同時適當加快步伐。中醫藥國際化實施應緊密跟隨“一帶一路”發展規劃,消除中醫推廣中存在的碎片性、散在性、自發性,充分整合中醫界資源,統籌分配,使相關工作深入化、具體化,將研究做到實處。

4

論文及

目錄分享

“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医药文化》第三届学术工作坊纪要

古代絲綢之路綿延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中醫藥國際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醫藥國際交流、文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絲路醫藥”之“中醫藥國際化傳播及相關問題研究”暨《中醫藥文化》第三屆學術工作坊的成功舉辦,深化了各領域對中醫藥國際傳播現狀及問題的認識。

唐天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