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漢宣帝首設西域都護府,納西域為漢家版圖,可知首任都護為誰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為有效管理西域地區,漢廷於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行使國家主權,將廣闊的西域地區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使其成為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漢宣帝首設西域都護府,納西域為漢家版圖,可知首任都護為誰

說起西域都護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東漢的班超,他出使西域時率三十多人襲殺匈奴使者,威震西域諸國的事蹟,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相信還有很多朋友並不太瞭解是誰出任了第一任西域都護,以及他彪炳史冊的功績,今天筆者便要講的就是這位首任都護鄭吉的故事。

漢宣帝首設西域都護府,納西域為漢家版圖,可知首任都護為誰

鄭吉會稽(今江蘇吳縣)人,以卒伍從軍,數出西域,到漢宣帝繼位時累功升為侍郎。

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首當一件就是該年春大司馬霍光病死,這位曾廢立帝王的大漢實際掌權者的去世,讓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戾太子劉據之孫)終於能夠親政,一展抱負。

且這一年匈奴壺衍鞮單于死,弟左賢王立為虛閭權渠單于,此時匈奴大旱,人民、畜產死者什六七,國力日益衰弱,匈奴內部有人建議先派使節進入漢朝,然後大軍攻擊擄掠。於是匈奴發兩路大軍企圖南下,行軍途中有士兵逃跑投奔漢朝,告知了匈奴的陰謀,宣帝立即下令徵調邊軍備戰,並使大將軍軍監治眾等四人將五千騎,分三隊,出塞各數百里,捕得虜各數十人而還。匈奴見漢軍勢大不敢深入,即行撤退。

而西域也不太平,曾經臣服大漢的車師國勢力漸大,在昭帝時就又重新倒向匈奴,常常侵擾漢朝邊境,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親政後的宣帝,除了在國內勵精圖治外,也將目光投向了他曾祖父武帝一心念念不忘的西域。

同年,宣帝以侍郎鄭吉為人堅韌剛毅,熟悉外國事務被選為“使者”,與校尉司馬熹率領三校士卒屯田渠犁,以備攻伐車師。

渠犁(今新疆庫爾勒西南),位於新疆中部,原為漢初西域綠洲“城國”之一。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遣將軍李廣利伐大宛,太初三年(前102年)戰勝大宛後,武帝命在輪臺、渠犁置使者、校尉屯田。只是武帝在位末期,由於三十多年的對外征戰,民生疲敝,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武帝於徵和四年下輪臺詔,暫停了對外戰事,西域屯田事宜就再無擴大。

宣帝派遣鄭吉屯田渠犁,也意味著大漢朝廷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又重啟經略西域的戰略。

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秋,鄭吉屯田收穫,積穀頗豐,便奉命發諸國兵3萬人及屯田卒1500人西擊車師,攻破兜訾城,車師投降大漢,鄭吉便派駐兵卒在車師屯田。

宣帝嘉獎他的功勞晉升其為衛司馬,並任命他為護鄯善以西南道使。鄭吉受職數年,積極連通諸國,屯田積穀,極大削弱了匈奴在西域的影響。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九月,匈奴內部發生爭奪汗位動亂,屠耆堂被立為握衍朐鞮單于,日逐王先賢撣素與其有隙,恐受迫害,便生出歸降漢朝的意願,於是在十月時派人至渠犁告知了騎都尉鄭吉。

鄭吉得到消息自然不敢等常視之,他敏銳意識到這是大漢徹底掌控西域的良機。於是鄭吉發渠犁、龜茲諸國五萬人馬前往迎接日逐王率領的一萬二千人、小王將十二人來歸。接到日逐王,鄭吉將其安置在河曲(今青海),雖然日逐王歸降,可其內部有些人卻後悔,並逃走了,鄭吉為了穩定歸降的匈奴部,派兵追上殺了他們,這才使歸降的人心安定。隨後鄭吉護送日逐王等至京師長安,宣帝封日逐王為歸德侯,留居長安。

至此由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匈奴右日逐王設置的常居焉耆、危須、尉黎(均在今新疆焉耆周圍一帶)間,以領西域各國,向其徵收賦稅的僮僕都尉遂罷,匈奴在西域的統治瓦解。

鄭吉攻破車師,又降服日逐王,使大漢威震西域,藉此良機,宣帝命在烏壘城(今輪臺縣)為治所,設置了西域都護府,讓本已護鄯善以西南道的鄭吉,並護車師以西北道,故號都護,都護之置自吉始焉。鄭吉鎮撫諸國,誅伐懷集之,開啟了大漢正式治理西域的歷史。

漢宣帝首設西域都護府,納西域為漢家版圖,可知首任都護為誰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在西域十餘年的鄭吉歸朝,宣帝嘉其功效,乃下詔曰:“都護西域騎都尉鄭吉,拊循外蠻,宣明威信,迎匈奴單于從兄日逐王眾,擊破車師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為安遠侯,食邑千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