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广州“最强大脑”集结 20多位专家隔空“把脉”5名重症患者

广州“最强大脑”集结 20多位专家隔空“把脉”5名重症患者

昨日,专家们远程为重症患者“把脉问诊”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摄

广州“最强大脑”集结,对口支援东莞、佛山、汕头三家医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陈辉 通讯员 何丽平 粤卫信

5日15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20多名顶级专家,齐聚中山一院高端远程会诊中心,为省内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脉问诊”,讨论和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据了解,目前,为加强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救治管理,7家广州地区高水平医院对口支援全省13家定点医院。5日下午,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一院副院长陈旻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中山三院副院长崇雨田以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CCU(心脏危重监护室)、肾内科、放射科、体外循环科、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感染科、营养科等十多位科室主任,对东莞市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5位患者进行会诊。

肖海鹏称,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医院不仅组织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还派了两名专家在东莞市人民医院驻点救治患者。“广东目前剩下的危重病人不多了,截至目前,死亡7例。死亡病例多是年纪较大、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因为病情变化快,对危重型患者,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肺部问题,更多的是要解决炎症引起的全身多系统衰竭,比如肾衰、出血等问题。”

据了解,5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其中3人已使用了高精尖医疗设备“人工肺”ECMO进行救治,4人需要气管插管,其中一位病情最严重的患者已利用ECMO维持生命达18天、气管插管28天,同时进行CRRT(床旁血液滤过)治疗20天。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专家多次会诊,东莞市人民医院的第二例危重型病人现在已经气管拔管,经口进食,治疗效果比较好,从危重症转为重症,治愈的几率较大。

各位专家对用药和病人的全身状况都十分关注,定点医院的医生就避免ECMO换膜的风险、新冠病毒治疗用药剂量、康复者血浆输注等问题请专家指导。

肖海鹏强调,无论是对湖北武汉还是省内定点医院,我们都倾其所有,派出最顶级的专家,拿出最好的设备,尽一切力量救治病人,希望能让危重患者病情好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