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老版《三国演义》最后一集中为什么称活着的司马炎为晋武帝?

胡圣霞


“三分归晋,天下一统”,魏蜀吴三国相爱相杀数十年,最后为晋朝做嫁衣,司马炎这个官三代靠着父祖辈的两代经营,终于代魏,灭蜀,吴,建立了统一的王朝晋朝。央视《三国演义》只用一集就带过了司马炎从受禅到灭吴的整个过程,至于为何要称活着的司马炎为“晋武帝”,这可能是为了方便观众理解,央视是不大可能犯这种常识性错误的。



“晋武帝”是司马炎的谥号,我们都知道庙号和谥号都是皇帝死后他的继任皇帝给上的,庙号最早起源于殷商,此后一直延续到清代,古代皇帝死后要入太庙,庙里头要有个神主,一个牌位来祭祀他,要给他取个称号,这就叫庙号。中国皇帝的庙号还有一个明显的风水岭,在唐朝以前多叫什么什么帝,比如汉武帝刘彻 魏文帝曹丕,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而从唐太宗开始以后的皇帝的庙号基本都是什么什么宗了(五代有个别皇帝除外)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后周世宗柴荣,宋徽宗赵佶等,但开国皇帝的庙号基本都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什么什么祖,比如汉高祖刘邦,曹丕给曹操追封的太祖武皇帝,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



皇帝死后不仅有庙号,还要有谥号,尊号,唐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比较简单,比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追),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拔圭,到了唐代后谥号就开始变长了,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给李渊上的谥号是“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宋仁宗的谥号是“仁宗体天法道极公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至于尊号吗,就随性的多了,宋徽宗赵佶嗜信道教,还给自己上了一个道教尊号叫“长生大帝君”。

所以说司马炎在世时并无庙号,也无谥号,他的谥号“武皇帝”是由他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给上的。央视《三国演义》用旁白的角度称号司马炎为“大晋武皇帝”只不过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大国布衣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



这句话用来形容94版《三国演义》中的“司马炎”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孝庄皇太后再适合不过了。

在94版《三国演义》尚且活着的司马炎,竟被他人用谥号“晋武帝”来称呼? 无独有偶,而《康熙王朝》中的圣母皇太后,也在活着的时候说出了死后的谥号“孝庄”。



难道古代帝王、后妃的谥号,在他们尚在人间时,就已经封好了吗?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谓“谥号”意为“死后的追谥”。 拿魏武帝曹操来举个例子。曹操生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重兵主朝政,世人皆骂他是汉贼,但是曹操直到死前,也没有篡汉称帝。

“魏武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对父亲曹操的“追谥”,并非是曹操往自己个脸上贴金所起的“雅号”。



“谥号”分为三大类:①赞美性的谥号②批判性的谥号③同情性的谥号。

①赞美性的谥号—— 由上图可见,谥号并不是古人“胡乱”追谥的,每一个“谥字”其中,都有它深刻的含义。 例如“武”号,君王在它生前必须要有“威、强、睿、德”四大成就,在死后才可以被谥号为“武”。



就“汉武帝”刘彻来说,汉武帝在位54年期间,开疆扩土抗击匈奴,在汉武帝统治下的汉朝版图不断扩大甚至超过秦始皇时期版图的1.5倍,汉武帝“谥号为武”可谓是名副其实。

“汉文帝”刘恒,巩固了汉朝统治,发展经济、农业开创了“文景之治”,带领汉朝走向盛世,可谓是“经天纬地之帝”死后“谥号文帝”。 由此可见“谥号”对一个帝王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圣君明主会被赞美,无道昏君会被批判。 ②批判性的谥号 “灵、厉、炀(yang4声)”这些谥号都是具有批判性的。



例如汉灵帝刘宏,他在位期间荒淫无度,刘宏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纵欲淫色将自己“掏空”而死的皇帝。 所谓“乱而不损为灵”的意思是:国家混乱,为帝者却只顾享乐,不去管理的皇帝。

汉灵帝刘宏为帝期间,汉朝宦官当政,朝中买官卖官,百姓苦不堪言,刘宏死后,后人为了批判他,将他的谥号称为“灵帝”。

③可怜性的谥号

如果作为一个帝王,到了被后世同情的地步,那么这位帝王也太惨了。 比如说汉哀帝刘欣,刘欣这位帝王非常复杂,他早年勤政治国,立志要扶正汉朝衰落的局面, 然而“奋斗”了一阵子过后,他的气势逐渐被消磨殆尽,最后沦为一代庸帝。



他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才,他广选后妃却喜欢男人,最后仅在位7年就死了,后人同情他,将他的谥号追为“哀帝”。的确,汉哀帝太悲哀了!

通过上文的讲解,可以了解道所谓“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作为评价而追加的称号。

由此可见,历史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无论是普普通通的百姓,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都逃不过历史这面,可以看清一切“污浊”的镜子。


白话历史君


这应该是戏剧界的惯例,不该放大看。

元杂剧里,西厢记开头老夫人道白:今贞元十七年,德宗天子在位 。

睢景臣《高祖还乡》:唤作汉高祖。后世人为了表达自己学问,多说:这些人傻逼,犯了低级错误。

其实,当时是这么解释的:凡是脚本,演义某一朝事,莫不书当时皇帝庙号,以备考证。以为惯例。

那句“德宗天子在位”,不是剧中人物对白,而是扮演老夫人的伶人以伶人身份说与观众听的,交代故事背景。“唤作汉高祖”,也如此。戏曲讲究雅俗共赏,而观众文化修养不齐,必须要做到叫人“听”懂。

即使再没有学问的人,听了“德宗天子在位”,也知道西厢记发生在唐德宗时期。“唤作汉高祖”也有同样效果。

而对“换姓更名唤作汉高祖”大加批判,“夏虫岂可语冰!”

三国演义里那句“晋武帝”,虽然面对头条这些“历史达人”是小儿科,但也有许多人不知道司马炎是谁的,听了这一句,也可以听懂。

可以看做沿袭戏剧惯例,不必过度解读。


若羿文学屋


这应该是个历史性错误。“晋武帝”的“武”是司马炎的“谥号”,勘定战乱,是为‘武’,这是帝王死后,大臣和下一任皇帝尊奉的名号,活着的时候就称谥号的,便会闹成笑话。


古代的帝王有很多“号”,比如我们知道的“武帝”“文帝”“宣帝”等,这都是谥号;而高祖、太祖、太宗等都属于庙号,按照正理,这些都是身后之号,可其中也有特例。例如殷商开国者成汤也被称作‘武王’,但这不是死后谥号,而是活着的时候他自己封自己的“吾甚武,故号之曰武王”。至于司马炎是不是也和成汤一样,生前也有过自封的行为,这个在史书中并无记载,我们也只能暂时当做没有来看。

至于庙号,大部分也是死后神位入宗庙时后人所敬奉的,可是有的皇帝也喜欢生前给自己弄好庙号。三国曹魏的魏明帝曹睿便是一个例子,他在尊奉曹操为魏太祖、曹丕为魏高祖后,竟然顺便给自己来了个“魏烈祖”,生前给自己起庙号,这似乎比成汤还要厉害一层。


老版三国演义最后一集说的是“大晋武皇帝”,如果从谥号来看,这就是历史错误;但如果发散思维来看,会不会司马炎和成汤有过一样的行为觉得自己“甚武”也来个自己封自己呢?然而这毫无历史根据,我们只能暂且当做一个历史性错误来看待吧。


史无邪


首先明确,央视94版《三国演义》,在最后这一集里,的的确确犯了不该犯的错误!司马炎被称晋武帝,那是他去世以后的事儿。

笔者五岁时,也就是央视《三国演义》首播之时,就开始看这部经典作品,到现在84集完整看过不下五遍,单集欣赏无算。可以说,作为一部历史剧,央视《三国演义》的地位无疑是很难动摇的,至今没有超越者。

不过,美玉微瑕,这部电视剧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错误疏漏。

题主的问题,是在《三国演义》第84集,这一集叫《三分归晋》

这一集的大部分篇章,其实都围绕着姜维的假投降以及钟会密谋造反而展开,也符合《三国演义》原著在这里的内容。

到这一集大约进行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演到了钟会被杀,姜维自杀,也就等于宣告蜀汉复兴彻底无望了。笔者每看到这里,都不得不为之遗憾、难过,又是一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

演义原著里还有一段这里没有演,那就是魏兵剖开姜维腹部,发现其“胆大如鸡卵”。在电视剧中采用了比较尊重姜维的处理方式,厚葬了姜维,

尽管不合原文,但这个处理更合适,值得称赞。

姜维死后,剧情立刻转入了著名的乐不思蜀。历史上,一代奸雄司马昭是病死的,不过编剧在这里又做了小改变,直接安排憨态可掬的阿斗逗乐,引得司马昭哈哈大笑,结果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噎死了。。。这个改变,既有趣,又不违背大的历史脉络,还暗地里替蜀汉出了口气,一举三得。

接下来,就要出问题了。

司马昭死后,儿子司马炎继任为晋王,没多久,司马炎就用“禅让”的手段,逼迫魏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是为西晋王朝之创立。

电视剧为此专门搭建了一座受禅台,演司马炎登基的场景。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下面这一幕。

笔者小时候看,也不懂,觉得没任何问题。后来读了书才知道,所谓 武帝,其实是皇帝的谥号,也就是在帝王去世后,大臣们根据他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评定谥号有一套法则,根据这套规矩,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

司马炎在位期间,西晋统一中国,所以他称得上武。不过这个谥号,是太熙元年(290年),他去世后才得到的。

所以,在他登基的时候,既没人知道他的谥号,也没人敢称呼他的谥号,电视剧的这个错误很严重,堪比《康熙王朝》里出现的“孝庄皇太后”。

顺便一提,在这个场景里,还有别的错误。

比如下面的,根据电视剧的一般设定,黄褐色衣服的乃蜀汉士兵,绿色衣服的为吴国士兵,导演在这里安排这两国士兵下跪,是想表现对两国的征服,实现了三分归一统

然而在历史上,司马炎在公元266年登基,而吴国是公元280年才灭亡的。换句话说,司马炎当皇帝的那天,人家孙吴根本没有投降呢。导演大概是觉得西晋灭吴的戏已经没必要再演,因此给它提前安排了。


考古军中马前卒


其实这就是一种尊称了吧,毕竟汉献帝刘协活着的时候就被成为献帝了,感觉有点穿越了,笔者最近还在重温老版《三国演义》,故截图给大家看。

其实说白了《三国演义》是后人写的,毕竟那时候的皇帝都已经作古了,用他们的谥号或尊号来称呼他们在世的日子其实就是一种尊敬罢了。

例如刘备在世的时候,《三国演义》就已经称呼他为“先主”了,这个似乎无可厚非,毕竟他是蜀汉第一任皇帝。

待到叙述刘禅的时候就已经称呼为“后主”了,其实这就是后人写书的原因,如果是当时之人写实录自然写不出后主,毕竟不能预测蜀汉是二世而亡的。

比如赵云就阿斗的那一章(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刘禅就被称作后主了,其实如果以当时的环境来说谁知道他将来当皇帝,只不过是后来当了皇帝才有了后主之名,所以也不能怪谁错谁对。

其实《三国演义》中这些错误是不少的,但是并不妨碍他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其实例如正史中也是以“为尊者讳”来写皇帝的,司马昭根本没当过皇帝,可是《晋书》中就称呼他为“文皇帝”。

柏杨先生的在写《白话资治通鉴》的时候就称呼那些诸侯王和皇帝用身前的名字,比如“晋文公”他写“姬重耳”,“齐宣王”他写“田婴齐”,虽然一点错都没有,毕竟“文公”、“宣王”等都是死后的谥号,不过你读起来却缺少了很多代入感,甚至觉得莫名其妙,你不知道姬重耳是谁,但晋文公一定是知道的。

老版《三国演义》最后一集中称活着的司马炎为晋武帝,其实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是非要论个对错的话,那么就应该称呼晋帝司马炎。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首先说:弄错了

谥号是死后后世根据个人功绩而谥的,这个错误古装剧经常犯,包青天里面直接称呼赵祯为仁宗皇帝,仁宗是庙号,也是死之后才有的。

但是并不能确定是央视粗心大意导致的,可能是为了让观众看的更明白,类似的问题还有:

“献帝”也是谥号,但这个时候汉献帝还是活着的,而且,就算汉献帝驾崩了,刘备以及蜀汉政权都不会称呼刘协为汉献帝的,为什么呢?这就关系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了,刘备向来以大汉正统自称,在刘协驾崩后他也是给刘协上过谥号的,刘备给刘协的谥号是:孝愍皇帝,曹丕上的谥号是:孝献皇帝,刘备以及蜀汉上上下下肯定不会认可心中的篡汉奸贼-曹魏的谥号,所以一般称呼刘协应该是先帝或者愍帝,蜀汉一直说自己是汉室正统,但是在电视剧中被导演安排的自己打自己脸了:诸葛亮在北伐中多次打了“蜀”字大旗。还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时黄盖走进来说吴蜀联盟共同抗曹,那时候刘备和“蜀”有什么关系?请刘璋抗曹吗?

瑕不掩瑜,《三国演义》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全局多次引用原著对白,古人的神韵被演绎的活灵活现,仿佛再现了历史,就这点已经超越大部分像现代人穿着古装说话的古装剧了,何况后面还有央妈撑腰的强大背景。


燕都易水寒


答案很简单:写错了呗。

虽然老版《三国演义》很经典,基本符合原著和史实,但不意味着没有错误。晋武帝的“武”是皇帝 的谥号,是皇帝驾崩以后才起的名号,当然不可能在他活着的时候就知道。《三国演义》这样表达,的确是有问题的。

描述司马炎称帝登基,直接说“今上”“皇上”就行,这样才符合真实的历史。不过,考虑到很多观众的水平,也搞不懂谥号和名字的区别,不会太重视其中的区别......如果不是较真和专业水平高的观众,说不定还看不出来其中的错误呢......

类似的情况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也出现过。比如孝庄皇太后的“孝庄”也是死后的称号,怎么可能让演员斯琴高娃在剧中自称“我孝庄......”呢?

这种细节上的真实,很考验电视剧的文化功底,也考验观众的水平。我觉得,即使是戏说历史剧,在细节上也应该力求真实,换言之,就是在情节上可以虚构,但在细节上要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如果完全架空,就跟胡编乱造没什么区别了。而对《三国演义》《康熙王朝》这样严肃的历史正剧来说,就更加讲究真实性。

八九十年代拍的很多历史剧,还会请史学家来做顾问。这是一种严谨的精神,既是对自己拍摄的作品负责,也是对观众负责。最近热播的《军师联盟》和《虎啸龙吟》就是这样,虽然在剧情上有很多编剧随意添加的内容,但在剧中涉及的历史细节,还是大体靠谱的。而那些特别考究的历史剧,比如《贞观之治》《大明王朝1566》《成吉思汗》等等,也因为与历史细节吻合而受到观众好评。


黄帅


诚邀,如题。其实不只《三国演义》,很多经典的电视剧也犯了这个错误,比如《康熙王朝》里康熙的皇祖母自称孝庄太后,要知道孝庄这个谥号是她死后,康熙帝亲自上的,也就是说,这是不应该挂在老太后自己嘴边的。

电视剧喜欢用谥号和庙号来代指人物,这就是最搞笑的错误。为了避免一笑再笑,我们要先弄懂谥号和庙号是什么?

谥号也叫“諡号”,就是古人去世后依其生前的功劳大小所立的称号。皇帝的谥号一般由专门礼官或者后继之君决定;臣民的谥号则多半由朝廷赐予。最早的谥号记载出自《史记·郑世家》:“乃更立昭公弟亹为君,是为“子亹”也,无谥号。”晋武帝就是司马炎的谥号。

那么庙号呢?

庙号是皇帝驾崩后,后继之君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唐朝前庙号一般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才能有庙号,唐朝后庙号几乎皇帝人手一个,像唐太宗,宋徽宗都有。

这就是庙号和谥号的意义,各位客观明白了吗?


电视剧里看历史


这个问题不奇怪。老版《三国演义》的最后一集我看过,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也没什么疑问。因为旁白明显是后人对过去很久的是情绪的描述,当时的电视剧旁白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即时感。电视剧结尾虽然说到晋武帝灭吳的事,也就是在旁白里那么一提,实际上并没有拍到。所以称晋武帝也很正常,因为不是台词,而是旁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