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對孔子有哪些瞭解?

博弈娛樂新媒體


弟子子貢常說,先生的道德文章,我們大都能夠了解。但是說到老師在天道與性命方面的思想,我們就很難理解了。

顏淵則常常慨嘆,先生真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先生總是能夠對我們循循善誘,用文章典籍豐富我們的知識,用禮儀道德約束我們的言行,讓我們欲罷不能。我們即使是竭盡心力,老師的學問依然是那麼高遠地矗立在我們眼前,你跑上去想抓住他的衣袖,但是卻怎麼也追不上。

魯國的士大夫都由衷地說,孔子是那麼博學多才,他精通任何一個領域的學問,但你用任何一個頭銜來形容他來評價他都不合適。真是大哉孔子!

魯哀公十四年春,哀公與群臣在郊外打獵,叔孫氏的車伕鉏商捉到了一隻怪獸,誰也叫不上名來,大家都認為這不是個好兆頭。

孔子見了之後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麒麟。

孔子又說,河不出圖,洛不出書,聖王不會再見,我本想行道救世,以後恐怕也沒有希望了。

這一年,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淵死了,孔子傷心地說,難道天要亡我嗎?為什麼把我最鍾愛的學生給奪走了?

聯想到西狩獲麟,孔子嘆道,吾道窮矣!這世上還有誰是我的知音呢?

子貢說,先生何必那麼悲觀呢?

孔子說,我一向不怨天,不尤人。一直相信,只要堅持修養,日求精進,總會上達天理的。世人不瞭解我,我沒有怨言。我相信上天是瞭解我的。

孔子常說,君子最遺憾的是在世上活一輩子卻默默無聞。既然吾道不能行於天下,我們就要考慮拿什麼留給後世之人。

正是基於這些考慮,所以孔子根據歷代史實,編著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春秋》筆法講究微言大義,以至於《春秋》之義行,使歷代天下亂臣賊子都為之憂懼。誰都不願在史書上留下一個罵名。

孔子說,將來後世之人瞭解我的思想,要靠這一部《春秋》;要怪罪我,恐怕也是因為這一部《春秋》。

又過了一年,子路在衛國死於內亂。

孔子因此大病一場。

子貢來看望老師,孔子拄著柺杖正在門前散步,看到子貢進來,說,阿賜,你怎麼這麼晚才來看我呀?

孔子自知將不久於人世,長嘆作歌長吟道,“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歌罷,不由淚下沾巾。

七天後,孔子病卒,享年七十三歲,這一年正是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

孔子死後,葬在魯城北泗水岸邊,弟子為他服孝守墓三年,這叫“心喪”。

三年後,弟子們灑淚分別。只有子贛在墓前蓋了一座草廬,守孝六年後才辭別老師而去。

以後的許多年,孔了的弟子,還有魯人,在孔子墓穴周圍陸續蓋屋定居,規模越來越大,人們就把這片村莊取名“孔裡”。

魯國的國君和士大夫、老百姓,世世相傳,每到歲時都來到孔子墓前祭祀,眾儒生也都舉行講禮、鄉飲、大射等活動。

歷經春秋、戰國、秦統一六國,一直到漢朝建立,二百餘年一直傳承不絕。

漢高祖劉邦建國後,特意來到魯地,以太牢之禮祭祀孔子。

後世的諸侯卿相,凡是來山東做官的,也都要先來孔廟祭祀,然後才開始坐衙從政。

太史公在《孔子世家》最後說,《詩經》上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然我和孔子不一個時代,但卻對他非常仰慕。我每次讀到孔子的著作,都能想像到他的道德、品行、人格。到魯國採風時,瞻仰孔廟中的那些車服禮器,儒生們莊重地向其行禮祭祀,我都久久不願離去。歷覽古今的天下君王以及賢士大夫,大多都是顯赫一時,但很快就被人們遺忘了。孔子是一介布衣,卻能夠相傳十餘世,被天下學者宗仰。從天子王侯以下,中國凡是研究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話作為評判是非的最高標準,孔子真稱得上是“至聖”古今一人!


梅軒速寫課


在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有詳細的介紹。相關百科也有詳解。


我這裡要說的是,孔子晚年的三句話:

第一句:時也,命也。

可理解為時機決定命運,時機決定了怎樣的人生,時機決定了未來。

第二句:慎始,善終。

可理解為謹慎做決定,作好的決定,就要堅持下去,所謂的善始善終,幹一行愛一行,深究一行。

第三句:盡人事,聽天命。

可理解為事在人為,聽天由命,做任何事情要盡努力去做,至於成功與否就聽天由命了。也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孔子三句話總結起來告訴我們:我們人一生儘自己的努力把一件事幹好就行了。這一生孔子用一生來告訴後人的三句話,跳出了他的儒家思想。


文娛小筆


孔子是哪個天塌下跑過去奮力撐起天的人,是天人兩分以後華夏文明核心之一,外儒內法。


一介布衣411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總設計私?耐咬耐攪,幽默了幾幹年?


lzz170405233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用戶99447603944


三人行,必有姦情——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