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期末考试了,有经验的班主任提醒小学阶段别太在意分数,家长更应该在意什么?

懂瓷帝


你好,我是心理专家柏燕谊。有任何心理困惑,您可以关注公众号“柏燕谊”,回复“线上咨询”,即可参与专业咨询师一对一的线上咨询。

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解答:


通常情况下,刚入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会对考试和分数有着非常敏锐的直觉。

虽然他们还是一帮没啥逻辑思维的小孩子,不懂得大道理,但貌似考试分数好,就是很厉害的样子。这就像妈妈最漂亮或者爸爸力气最大一样,是闪亮的勋章,是要和别人比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越是低年级的孩子,就越是为了获得表扬、好分数这些表浅的、外部的因素去学习。越是高年级的孩子,就越是为了获得自信、荣耀、能力这些深层次的、抽象的意义去学习。

可见,当孩子已经很重视分数的时候,家长还对孩子施加压力,孩子想不拉肚子都难了。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让孩子身体出现病症,当压力进一步增大,孩子的心理也难以承受时,就会出现心理上的病症,还会为了躲避这些痛苦而逃学、离家出走。

因此,如果孩子因为考试出现了焦虑现象,家长首先要想的是如何调整自己:

是我影响孩子了吗?我太紧张了吗?

是我督促孩子,让他太紧张了吗?

是我没和孩子解释好原因,让他紧张了吗?

只要家长能调整自己,进而调整孩子的状态,孩子的紧张就有可能消除大半。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产生了身心疾病,那么就需要去专门的机构或者医院求助了。

如果小学阶段,孩子就开始对考试感到焦虑,那么,随着学业的增加,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考试的焦虑不会消减,反而会变得更加严重。

反过来说,其实在这个时候,就是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的最佳时期。


如果您有婚姻、育儿、情感、个人、职场等心理方面的困扰,或是想要通过心理学来改善、提升生活,可以关注公众号“柏燕谊”。也可以在公众号“柏燕谊”,回复“线上咨询”,进行专业咨询师一对一的线上咨询。


柏燕谊心理咨询师


昨天碰到了一位同事,同事一见我的面就开始无比焦虑地说起了他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成绩。

数学测验,全班有18位小朋友考了100分满分,她的儿子仅仅考了95分,几乎都要倒数的水平。

我的同事很着急,问我怎么办?

我告诉她说:如果小2你就因为孩子阶段性成绩而焦虑至此,那到孩子大学阶段,你可能会焦虑成疾,因为小学阶段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

以我孩子为例,他小学5年级之前我基本没怎么关注过他的成绩,记忆中孩子没有拿过100分满分,小一曾经有一回数学考了个83,后来才知道这个分数班里都倒数第三了。我的孩子是到小学5年级才开始发力的,成绩慢慢就从班里中游到了上游。

当然,孩子在某各阶段发力是个案,更多的是从小一直优秀到大的案例。

阶段性分数到底重要不重要,我觉得也重要也不重要。从重要的角度看,家长可以从孩子的阶段性成绩中看出孩子对阶段性知识的把握情况,还有考试暴露出来的孩子的一些学习习惯问题,除此之外,成绩或排名家长则需要看淡一些。

我的观察,小学到初中阶段,绝大多数孩子成绩起起伏伏是常态,只要家长设置一个成绩底线,比如不要低于90分,孩子的学习就处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家长就不必忧虑。

而且,阶段性成绩的失误我发现对某些孩子而言,反倒是化茧成蝶的升华机会。失败乃成功之母,问题越早暴露,越有利于问题的及早解决。

当然,要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契机,需要我们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比如孩子如果考试失利,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失利的原因,以后如何改进等。

比起孩子的成绩和分数,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孩子成绩背后暴露出来的学习习惯和阶段性知识掌握问题。

另外,对孩子的成绩多抱有一点平常心,停止对孩子的指责和抱怨,用更具有建设性的态度去弥补孩子存在的阶段性不足,我想这是更有利于提升孩子学习的路径。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我想着重要做到这样几点:

一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作业不拖拉,不管哪门作业,要能做到写归写,玩归玩,做作业便是做作业,一气呵成,要不然干脆不写。那种貌似在做作业,其实心思不知放在哪儿的最要不得。

二是培养读书、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需要在什么样的时间内积极主动的完成,而不是靠家长催、老师催,觉得读书似乎是家长的事。甚至有孩子反问家长我为什么要好好读书。我女儿小时候也问我类似的问题。我说妈妈好好工作,挣钱养你,你呢,当然要好好读书。因为工作是我的责任,读书是你的责任。

三是养成孩子喜欢读书、善于钻研的习惯。喜欢读书,会让他们更快地积累知识。小学时候的读书可以包罗万象,,不必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开阔他们的眼界。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谁知道他们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呢。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样学的知识就比别人牢固,不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至于小学生的成绩,真的不必那么纠结。你只需要确定他真的弄懂了就可以了,一次考试失了几分又算什么呢?纠结于这些事的家长,最后都是得到相反的结果。


苏小妮


提法很棒,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段(一、二、三年级)成绩更是有欺骗性,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是天性使然的结果。家长该注意什么呢?

我作为一线小学教师,认为主要抓好两点。

一、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要学习好,突出体现在一系列的基础行为之上的。比如学会守纪律、能听懂话、会简单的表达等,这些都是基础。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

突出体现在基本的书写、预习、听讲、作业、考试、复习等,这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任何时期都必须抓好这两点,才能在学生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权向阳1


题眼

期末考试 有经验班主任 小学 别太在意 分数

观点

不单单是小学,整个人生都应该是这个态度,重过程,次之才重结果。

理由

首先我们探讨下分数的本质。

分数,即对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的一个量化评定,从而为衡量到底掌握了多少,熟练程度如何,以及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提供依据。

比如军队里的大比武,一方面树立荣誉感,荣誉感激发人变得更好,更强,另一方面给其他人一个榜样,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及方向,促使整个团体进步,更好更强。

分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人类社会总体就是在更好更高更强的往前发展着,这是规律,我们无法违背。否则落后就要淘汰,挨打。旧中国的教训我们铭心刻骨。

分数脱胎于竞争选拔,自古至今如此。

这是不是代表我支持唯分数论,唯论资排辈论呢?当然不是。下面我来说分数的副作用。

  • 副作用一

分数制造出了急功近利。因为分数,必然出现比较,比较产生,必然有部分家长和孩子意图通过某种手段拿到更高分,要么为了脸面有光,要么担心被人鄙视,或者落后他人,争不到一个好的前程。这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如作弊,代考之类的急功近利的行为。这只是行为上的,更隐秘的是存在每个人心中的急功近利的念头,以至于情绪不稳定,行为无始终,这是相当有害的。

在分数排行榜下,有几个人能做到淡定从容呢?

  • 副作用二

分数制造出了攀比心。副作用一已经提到攀比心,只要有位次,有先后,有强弱,攀比心自然出现,这其实加重了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焦虑。试问焦虑的人如何感受得到幸福?而幸福不是每个人都孜孜不倦追求的么?分数让领先者因为领先感受到了自豪,荣耀带来的幸福感,而大多数就只能因落后而黯然神伤了。

  • 副作用三

分数让人丧失了欣赏过程美的能力。因为对分数,也即结果的看重,很自然的一切唯分数论,什么看着对提升分数有用就上什么,而不顾自己或者孩子内心感受。牺牲内心渴望去顺应大环境唯分数论,必然很难生的起对学习,训练过程的欣赏之心,错过的是风景,也是有可能产生超越学习对象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这极有可能埋没一个某方面的天才。

  • 副作用四

分数让人无法静心,无法优雅从容的做自己。分数造成的攀比,急功近利,怎么可能再让人保持平常心,认真对待自己内心渴望,及兴趣所在呢?

无法静心,则会毛毛躁躁,朝三暮四,难成大器。

  • 副作用五

分数变成僵化衡量标准,将所有人进行了脸谱化,工厂流水线化,难以将个性化及特长激发出来,丧失了多样化。

这是很显然的,为了分数将获得结果的需要,各学校招数迭出,学业负担重,整个社会的都在热议减负。唯分数论还在,怕是减不下来。脸谱化,流水线化的结果必然是不顾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同时也不在意孩子心理成长,不在意孩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设。培养出的人是不健全的。要么方向迷失,迷茫成为常态,要么培养出了能力好但情商弱道德感差的学生。比如那些被报道的弑母高材生等。

  • 副作用六

分数让部分人失去了兴趣。分数让少部分人兴趣更加浓厚,因为分数给予的自豪,奖励,高光,赞赏等。自然会让这一层学生具有更强的动力保持高分,换种说法叫优秀。但同时也可能让相当一批人因为长期无法从分数里获得奖赏,从而变得破罐子破摔,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这样的例子是不少见的,你的身边到处是厌学的孩子。

结语

有这些,足以说明分数是有副作用的。社会不能缺了分数对人的分层,筛选,遴拔。但对每个个体来说,绝不希望分数就是一切,就是唯一衡量标准。分数造成的只重结果,不问过程的事实,其实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相违背的,通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不是随便干什么,而是在想不到处用功,在非主流部分用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而获得结果。也就是任何优质结果的获得必须经过漫长的,经年累月的积累,投入,而这个过程中有很可能长时间没有回报,没有荣光,所谓十年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而分数的衡定必然打破这个过程,有几个人能做到对分数,对暂时落后无动于衷呢?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教育,让天下的孩子共享教育公平。关注@智学AI 平台,助力您孩子更了解自己并以最高效的方式查缺补漏。


智学AI学习平台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首先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不要对学习抱有厌烦心理,也不要偏科。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而不是为别人去学习。

学习习惯很重要。包括了很多,比坚持课前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记笔记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遇到难题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并积极提问的习惯,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潜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可以让孩子在后期的学习中能学的更轻松,更高效。

具体到每一个科目,

语文方面,阅读很重要,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将直接之后语文成绩的发展。阅读的时候要做好阅读笔记和思考,可以提升知识储备和提高理解能力。最好能养成些日记,如果比较困难,周记也一定要坚持写下去,孩子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写作、练习、思考中,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数学方面,小学数学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是衡量孩子计算能力的关键指标。很多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计算能力不过关。小学的数学计算建立在20以内加减运算和乘法口诀之上,必须要很熟练掌握。之后的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都是建立在这之上。数学除过计算,还锻炼和考察孩子的理解、分析、思考、总结能力,虽然这些不是小学重点,但绝对是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需要在小学阶段有意识的去培养。

英语方面,词汇很重要,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多多益善。听力和阅读同样不可忽视,多去听,多去读,养成良好的语感可以让英语学习起来非常轻松。同样,口语练习也不可缺少。


胡老师数学教育


本来不在意成绩,等会要气个半死。

我还从来没见过哪个大领导,哪个大老总整天骂自己孩子成绩不好的呢?

如果骂能解决问题,那你孩子要牛逼死了。

我见过孩子成绩好的,没有哪一个是家庭氛围不好的,孩子回家很舒服。孩子和父母像朋友一样,没有任何忌讳,那才是幸福。

结婚生子为了什么?

每次看到别人家孩子和父母有说有笑的,我就恨嫉妒,因为我见到我的父母,他们总是说,你要学习,你要努力,你要怎么怎么,你这次考多少啊,第几名啊。除了这些几乎很少有别的话。回到家是很舒服,但是和父母在一起就是很别扭。

当然也没有那么夸张。

我现在最有体会的是:孩子总是模仿别人。

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在模仿中成长,当然不是全部的模仿,是选折性的模仿。

我记得我第一次抽烟,是抽我爷爷的,偷偷抽的,家里没人,我偷偷点一支烟抽。

因为我爷爷和我爸都抽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模仿他们,照着他们的样子,装模作样。

为什么这么呛,他们还抽。

我模仿他们喝酒,为什么这么难喝,他们要喝。

我模仿他们说话,模仿他们。

后来我去上大学了,我远离他们了,所有一切,我自己支配,我想干什么干什么,我逐渐有自己的思考,我为什么模仿他们?他们有些事做的也不对,我为什么模仿他们,他们有些事,做的好像是对的。

我很羡慕那些孩子,考试一塌糊涂,回到家里:你干啥玩意儿?你是不在学校捣蛋不好好学习,能不能有点儿出息,你瞧瞧你那损晒,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赶紧麻溜的洗手吃饭去,信不信我抽你


方里远


关于“分数”这个问题我的态度永远都是——应该重视!

但是,“重视”分数和“唯分数论”是两回事儿!

什么人不重视“分数”?

个人觉得很多人嘴上说“分数不重要”或者如题主所言“别太在意分数”实际上大都是“言不由衷”!

这种事儿一般来说只有如下几种情况的人会这么说:

1、成绩很好的。

生活中说“成绩不重要”的家长大多数实际上是这类情况。而他们之所以这么说不过去国人传统的“谦虚”习惯而已。

别人当着你面这么说要么是谦虚、要么是照顾你的面子、要么就是习惯性的低调而已。

2、成绩太差的。

这种情况如果还说成绩不重要的话,我认为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根本就是在给自己不作为找借口罢了。

这类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逢人就说“成绩不重要”、“快乐童年”等等。

3、根本孩子就还没上学的或者说跟自己没啥关系的。

就比如题主说的这位“班主任”,别管这位班主任是有经验还是没经验——TA说的这话鬼才会信!

我就不信还有老师不希望自己学生成绩好的!

人家只不过就是安慰安慰那些成绩不好的,另外就是提醒一下成绩好的别骄傲而已!你还真当真了?

“成绩”的背后

不管你是重视成绩还是不重视成绩,有个事实是不会因为你的态度而改变的——成绩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过去孩子的学习情况!

虽然我们不能说分数高低就一定能够反映出孩子学习的全部表现。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平常做的足够好的学生往往考试成绩一定会比较不错的,反之亦然!这说明,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你还不重视,那么极有可能你的孩子会继续保持甚至保持都保持不住现在的成绩——因为谁都知道“基础”不够好,后面出问题的概率就会越大!

有人总是愿意说“好习惯”更重要,的确如此!但是如果你所谓的好习惯如果不能够在成绩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那么你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吗?

所以成绩不好的背后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可能是习惯上的,可能是基础上的,可能是作业上的,可能是听讲上的,可能……太多的原因怎会“不重要”呢?

直面成绩,找到不足并且有计划的改善才是关键!而不是一句“成绩不重要”就糊弄过去了。要知道,学习这东西根本就做不了假,而且环环相扣,今朝成绩不好,说明过去学习中有问题,如果不重视,那么未来如何提高?“佛性”学习吗?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确实,小学的分数不是很重要。考好了不能沾沾自喜,因为不一定真的是好,如果考得不好,重视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平时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学习水平。期末考试是经过大量复习,练习之后进行的,平时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最后也能取得非常棒的成绩,跟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看不出差别。如果家长以为分数一样就跟别的孩子学习一样好,那就被分数蒙蔽了。如果从此放松对孩子的管理,那就是更大的失误。小学阶段的成绩,如果很差,说明真的就很差了,老师经过大量复习也无力回天,需提高警惕,提示家长下学期更应该关注孩子平时的学习。


hellotomorr250368850


如果家长注意到了以上三点,你的孩子在校就是好学生,在家就是好孩子,在社会就是好公民。若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