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14岁闯荡世界,200元起家,终成东北首富

说起东北,首先令人想起的是白山黑水之间,辽阔苍凉的北大荒,高高的白桦林,一望无际的大豆高粱。

不过,这些经常出现在小说、电视中的场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也已经旧貌换新颜了。

大家的印象中,东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总是使人想起落后和贫穷,其实这些也都已属于过去了。

东北一直以来,也是一块创业的热土。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家东北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东北人民靠着好的政策以及位居东北亚区域中心的有利位置,靠着自己聪明与勤奋,很多人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还产生了不少国家级的富豪。

14岁闯荡世界,200元起家,终成东北首富

说到刘忠田,大家似乎不大熟悉,这可能一方面由于东北与内地,山水阻隔,地理上比较遥远,另一方面也和刘忠田本人的低调有关。

但其实,刘忠田可是一位实打实的富豪,拥有亚洲最大的实体公司,年入百亿,可以说是东北最有钱的男人。

在2016年的胡润百富榜中,刘忠田靠他的忠旺集团的实力,以160亿元的身家名列榜中,有着 “最会做生意的东北人”的赞誉。

刘忠田的创业故事,在东北广为流传。

古语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这句话在刘忠田的身上也得到体现了。

刘忠田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家境贫寒,父母靠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忠田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生活的艰难,体谅父母的辛苦。平时只要有闲暇时间,就去大街小巷捡拾废纸壳,易拉罐等废品卖钱。

日子艰难,一家人相互扶持。刘忠田中学毕业后,就告别校园,开始闯荡社会了。

14岁闯荡世界,200元起家,终成东北首富

一次长白山之行,刘忠田发现了一个巨大商机。当时他刚离开学校不久,看到很多人去长白上砍伐木材销售,收入很不错。他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干,说看就干,于是就带着借来的200元钱进山了。

那时,他才不过14岁,每天起早贪黑的上山伐木。几年的时间,刘忠田攒了几万块钱,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万元户”。

有了钱,刘忠田首先想到劳苦的家人,用这笔钱把家里的房子全都翻新了。

大家看到刘忠田卖木头发了,就纷纷都去做木材贸易。

做的人多了,市场渐渐饱和了,木材生意的利润下降了。头脑灵便的刘忠田意识到,从事木材贸易挣钱已经行不通了,他开始寻找别的商机。

九十年代初,国家的建设热潮如火如荼。建筑市场上,建材的需求量无比巨大。在一次商务旅游中,刘忠田发现铝材生意潜力巨大,决定大干一场。

于是,他回家之后潜心研究铝材行业。在1993年到1994年,刘忠田成立了辽宁忠旺公司,专门做铝型材生意。很快,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都迈上了快车道,刘忠田的公司乘风而上,冲上了行业第三的位置。

刘忠田的公司发展得很快,两年后,产能就已经突破了10万吨。很快引起了行业的关注。美国的一家大型铝材公司找到他,提出以4.5亿元的巨款收购他的公司。但是刘忠田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把自己的铝型材公司做到世界第一。收购的事免谈了。

当然,市场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墨守成规肯定是不行的。

刘忠田在拒绝了美铝的收购之后,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发展之路。他跑遍欧美各地,到各家大型铝材工厂考察。

14岁闯荡世界,200元起家,终成东北首富

经过考擦,他发现铝业发展的未来是工业铝。工业铝的进入门槛要比建筑用铝的门槛高,不像建筑铝,因为起点低,大家一蜂而上,市场利润越来越低。

于是刘忠田果断决定转型做工业铝。但好事多磨,这一转型,几年之间,承受了很大压力。。

当时,刘忠田为了转型投入20几亿的流动资金,建设生产线就花了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投入,没有产出。

三年后,生产线建成了,机器开动了,春天也来临了。工业铝的生意比预料的更火,公司年收入达到60多亿元。

忠旺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现在是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商,也是亚洲最大的实体公司。

常言说,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业,做事先做人。

难能可贵的事,刘忠田不仅事业成功,做人也非常成功。

刘忠田在平常生活中很低调,当地人说,刘忠田非常随和,也非常有慈善心。这么多年一直对乡亲们非常好,给村民发米、面、油,对贫困户都是给上万元的现金。对企业员工更是待如亲人,各种福利待遇堪比国企。

刘忠田不爱应酬,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车间里面巡视,看到有问题立即指出来,就地解决。

刘忠田事业成功,是铝材行业的翘楚,也是东北的骄傲。

像刘忠田这样的企业家,东北还有很多,他们是企业界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