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四五〇載:洪武二年(1369)九月癸卯,“詔以臨濠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臨濠”即今安徽鳳陽,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濠州置,以城臨濠水得名,治鍾離縣。洪武二年,朱元璋在自己的出生地營建都城,因南有應天(今南京),北有開封(時稱北京),故而將這座都城以“中都”命名。

為了營建中都城,明太祖曾下令,命安慶、淮安、鎮江、揚州、撫州、贛州、饒州、吉安、建昌、臨江、南昌等府,為明中都燒造城磚。在民國《沭陽重修縣誌·金石》中,曾記載有一種“古磚”,文曰:“淮安安東縣造提調官□□□□伯作頉丁□□□洪武七年三月□日。”之所以要將此磚記錄在案,是因為當時該磚的出土地位於沭陽縣境內,即“高家溝南街方姓挖出此磚,現存程仰希家。”高家溝,即今漣水高溝鎮,清代及民國初年時為沭陽轄地,民國三十年(1941)十一月劃歸漣水,屬第四區。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明中都遺址俯視圖


據正德《淮安府志》記載,明初洪武年間,沭陽並無城垣。“沭陽縣城舊無城池。正德六年,流賊犯境,民無所守。七年,知縣易瓚築土城,周圍八百九十四丈四尺,高二丈二尺,池深一丈。”“九年,知府薛斌以縣北當齊魯,平原無險阻可憑,請於朝,用屬縣舊廢驛遞錢,並各縣逐年均徭內帶徵五分之一,買磚石包砌。”由此可見,沭陽城牆直至明代中葉時才用上磚石,而縣誌中記載的這種燒製於洪武七年的“古磚”,顯然不是為建沭陽城而準備的。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沭陽縣城垣


史籍記載,明中都分大內宮城、禁垣皇城、中都城裡外三道城,用磚頗鉅。宮城是最裡面的一道城牆,自洪武三年開始修建,六年由湯和主持壘砌。城牆底層鋪設大方青石、花崗條石數層,以上全部用長40釐米、寬20釐米、厚11釐米,重約50斤的大城磚砌築,極為堅固。宮城以外還有一道城牆名為“禁垣皇城”,亦稱“周垣”,是宮城的外牆,其結構與宮城相似,均為磚石砌築。全長“十二里又一百四十一丈”,高二丈。最外面的一道是明中都城。按《明實錄》中的記載:洪武五年正月甲戌“定中都城基址,周圍四十五里”,呈正方形。皇城居中,東西對稱,每邊三門,共十二門。僅此為例,營建明中都所耗費城磚將是個天文數字。

按北宋《營造法式》中記載,其“窯作”部分共有13種不同類型的磚,常用的有方磚、條磚、壓闌磚、磚錠、牛頭磚、走趄磚、趄條磚與鎮子磚等八種。其中條磚即用於砌牆,長一尺三和一尺二兩等。而明中都所用的條磚,其體積與重量則遠遠超過以往的城磚,長、寬、厚的比例基本按4:2:1的漢磚規制,磚體厚重紮實,俗稱“大城磚”。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安東磚


由於營建明中都是當時的國家級工程,因此對於城磚的燒造均有嚴格的規定,取材、製坯,燒製、運輸,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工程須有嚴密的管理體系方能實施。根據王劍英《明中都城磚》一文考證,目前在明中都遺址發現的各類地名磚中,分別涉及到直隸南京、江西、湖廣兩省22府、68縣以及2個巡檢司。為嚴格落實分工,地名磚上除了印有所屬府、州、縣等產地信息外,還大多標明瞭提調官(所在州縣的副職)、司吏(具體承辦人)以及作匠(制磚工匠)的姓名,如若城磚質量出了問題,責任則由這三個人承擔,後果很嚴重。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安徽鳳陽縣博物館


因工程量巨大,此類地名磚大多由各地分別按規制燒造,再由水路或陸路運往臨濠。根據目前已發現的隸屬22府68縣的各類地名磚分析,這些地方大多有水路與鳳陽相連。如江西、湖廣兩地,可由當地水路入長江,北上運河再東折淮河,至臨淮轉鳳陽。沭陽雖位於南直隸的最北端,但可由沭河經駱馬湖轉京杭運河,至洪澤,再由淮河運往鳳陽,水路暢通。而位於中都以北不通水路的徽州府、南安府、德安府、襄陽府、寶慶府等,均未見相對應的地名磚。

2009年,安徽鳳陽縣博物館對明中都午門遺址開展修復工程期間,從大量回收的明代城磚中,篩選出480餘塊銘文磚,其中即有民國《沭陽縣誌》中記載的這種“安東磚”,文曰“淮安府安東縣造,提調官、縣丞劉伯欽,作頭丁成、楊遇。洪武七年二月□日。”這一發現為填補地方誌中缺失的內容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沭陽磚


更為令人驚喜的是,考古工作者在這些海量的明代城磚中還發現了一塊編號為181的銘文磚,該磚通長43釐米,寬20.5釐米,厚13釐米,在磚體的一側赫然刻有“淮安府沭陽縣提調官典史王禎、司吏何祥禮,作匠孫□”等數字。由於史料的缺失,明景泰六年以前的沭陽縣典史姓名早已不見記載,因此磚文中提到的王禎、何祥禮,孫□,其生平、籍貫均無從考證。即便如此,這一發現也無疑填補了歷代沭陽縣誌中記載的不足。


考證 | 安徽鳳陽明中都遺址中發現的“沭陽磚”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正當明中都如火如荼的興建過程中,洪武八年(1375)四月,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前往“驗工賞功”,不料卻遭遇工匠集體罷工示威。主持中都營建工程的太師韓國公李善長大發雷霆,對參與示威的工匠揮起了屠刀。雖經工部尚書薛祥極力勸阻,但終未奏效。事後,朱元璋也感覺此事處理失當,於是親自到中都圜丘告祭天地,發表“戴罪謹告”,但此舉並未得到鄉親們的認同。因此明太祖一回到南京,便下詔令中都停工。《明太祖實錄》中稱:“初上欲如周、漢之制,營建兩京,至是以勞費罷之。”

五個月後,明太祖下詔改建南京大內宮殿,放棄了“遷都中都”、“定鼎是方”的計劃。至此中都城營建半途而廢,而各地負責燒造城磚的窯廠卻未能及時接到停工的指令,因此有部分銘文磚在燒造完成後,並未運往鳳陽。因此民國時“高家溝南街方姓”發現的那塊“安東磚”便是其中的一塊。而文獻中並未記載的這種“沭陽磚”,或許由於數量較少,因此在本地較為罕見,史籍中也無此類記載。

--------------------------------

參考文獻

1、鳳凰出版社編. 中國地方誌集成 民國重修沭陽縣誌[M].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8.04.

2、王劍英著. 明中都[M]. 北京:中華書局, 1992.05.

3、王劍英著;陳懷仁等編. 明中都研究[M].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5.07.

4、(明)朱元璋撰;胡士萼點校. 明太祖集[M]. 合肥:黃山書社, 1991.11.

5、鳳陽縣文物管理所.鳳陽明中都字磚[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6.06.

6、(明)薛修;陳艮山篆;荀德麟,陳鳳雛,王朝堂點校. 正德淮安府志[M]. 北京:方誌出版社, 2009.01.

7、(宋)李誡著. 營造法式[M]. 北京:中國書店, 200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