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家長真的瞭解3歲寶寶內心的想法嗎?不要很天真的總是"你認為"

本文由媽咪是大王原創,歡迎讀者朋友們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會考慮到孩子的感受,總是聽別人說,或者自認為怎麼樣......這些家長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並且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極強的控制力。

家長真的瞭解3歲寶寶內心的想法嗎?不要很天真的總是

他們完全不顧及孩子自己的想法,不尊重孩子內心的選擇,一方面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在生活中對孩子的事情指指點點,另一方面又責怪孩子不活潑,沒有創新突破的能力與意識。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家長的這種行為產生反感甚至是厭煩的心理,更嚴重的會使孩子和家長之間產生對抗行為,孩子不願意聽父母的話,故意做違背父母要求的事情。

其實,家長這樣的行為不僅不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而且還會深深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和發育都是極為不利的。

有一種愛,是家長的"我認為"

說起這個,小編就想到自己的一個朋友,她叫蕾蕾。蕾蕾是一個特別積極開朗樂觀的女孩子,同時她也是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自從有了孩子,蕾蕾便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到了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上來。

平常為了孩子,蕾蕾真的都可以說是"操碎了心",但是蕾蕾做什麼完全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和認為,很少覺得孩子需要怎麼樣,更不用說詢問和徵求孩子的意見。

家長真的瞭解3歲寶寶內心的想法嗎?不要很天真的總是

有一次,蕾蕾聽別人說,孩子睡前喝牛奶和吃一些水果,能夠讓孩子的身體更好的成長,於是蕾蕾每晚都讓孩子睡前吃一小盤水果,喝一杯牛奶。

但是,有一次孩子說什麼都不吃,而蕾蕾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為什麼不想吃,也沒有耐心的詢問孩子是不是晚飯吃太飽了或者是不喜歡吃水果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最後直接逼著孩子吃完了一整盤水果,甚至還內心沾沾自喜,想著"我是為了你好!"。

結果當天晚上,孩子就吐了一床,蕾蕾怕孩子生病,急忙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而檢查的結果卻是孩子由於晚上吃太多,導致胃裡積食嚴重,所以才會出現嘔吐現象。

經過一番詢問,醫生得知為什麼孩子晚上會吃太多後,氣憤得對蕾蕾說:"你這媽怎麼當的,孩子吃不進去看不出來?而且他才是一個三歲的孩子,怎麼可以讓他吃那麼多,萬一把胃吃壞了,長大以後你讓他怎麼生活?"。

醫生的這一番話讓蕾蕾幡然醒悟,這才意識到以前的自己居然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做了這麼多對孩子不利的事情。從那一刻開始,蕾蕾決定以後一定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絕不按自己的想法來逼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

通常3歲的寶寶,會有哪些心理特徵?

1.好奇心特別重

三至四歲,正是孩子對這個世界樹立第一次完整認識的關鍵時期,所以對什麼事都充滿了好奇,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表現出極大的關心。他們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但也正是由於孩子對這些事物懷有極大的興趣,才會激發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興趣和嚮往。

可以說,興趣對於智力的發達程度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3歲兒時期正是對什麼都有極濃厚的興趣的時期。因此,作為大人應該盡一切力量培養孩子的這種興趣,這對孩子的智力發育非常重要。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他們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想親自去嘗試一下。比如說,熱水到底有多燙,碎玻璃會不會扎到手,用手指碰插座會不會觸電,甚至看到家長做飯他們也想去嘗試一下……這些都是孩子好奇心重的體現。

2.感情相對很豐富

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孩子在情感上也是相對比較豐富的。我們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三歲這一特殊時期的小孩子,心智發育並不成熟,因此很多無理取鬧,任性的性格特點在這個時候會慢慢的體現出來,但是,家長們不能因此就定性一個小孩的性格特點。

相反,在這一時期,家長們要耐心仔細的去發現孩子的性格特徵並積極地去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歲是孩子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同時也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這也正是幫助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平等友愛地玩耍以及更多親子間交流的好機會。

父母應該想辦法帶孩子到公園或廣場等孩子較多聚集的場所,使他們融入群體之中。這樣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孩子度過人生第一次任性時期。

家長真的瞭解3歲寶寶內心的想法嗎?不要很天真的總是

3.懂得喜歡和不喜歡

三歲的孩子,雖然在父母眼裡是個小孩子,

但是他們已經懂得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東西。在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家長們意識當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培訓班,逼著孩子學習各種樂器,舞蹈,琴棋書畫,以此培養孩子高雅的氣質。

但是,家長們完全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到底喜不喜歡這些。網上曾有過這樣一句話,"有的鳥因為懶惰,最終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於是它們下了一顆蛋,把希望寄託在這顆蛋身上"。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方面,家長們不能只顧自己的想法,而應該尊重孩子的愛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培養孩子興趣的作用。

與孩子"合作"才是媽媽最好的選擇!

1.試著瞭解孩子想法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學會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試著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只有真正瞭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更好的陪伴,培養,和教育孩子。

如果父母連自己的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需要的是什麼都不清楚,那麼,他們對孩子的陪伴方式,培養教育的方法也一定是錯誤的。

如果家長們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來制定孩子的成長計劃,這樣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不到半點作用,甚至會起到南轅北轍的效果。因此,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多多與孩子交流,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2.學會循環漸進

在教育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僅要與孩子們"合作",還要學會循序漸進,這一點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

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但又不想錯過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於是一次性把所有的關愛和呵護都給了孩子,從此便再也沒有管過孩子,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孩子是在日復一日中慢慢長大的,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也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對於孩子不理解的事情,家長們要耐心的慢慢去教導,而不是強制性的要求孩子立刻就明白。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內心完全接受這一陌生的新事物,並對這一事物有牢固的觀念認識。

家長真的瞭解3歲寶寶內心的想法嗎?不要很天真的總是

3.適當的放手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也要學著去放手,讓孩子自由的長大。孩子不能總是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做溫室裡的花朵,而應該勇敢的去面對生活中的風吹浪打,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和勇敢的性格。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還不能去做,總想著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其實這樣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使孩子錯過了成長中的一些驚險而有趣的事情,造成遺憾。

4.尊重孩子的選擇

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不僅需要家長的放手,還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在長大的過程中,孩子慢慢開始擁有自我獨立意識,想要自己做出選擇,同時也希望父母能夠不要過多的干涉自己並且尊重自己的選擇。

這就需要家長們的積極配合,給孩子適當的空間,

讓孩子在一些事情上自己做出選擇。尊重孩子的選擇,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告訴孩子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為自己選擇的結果承擔責任。

家長在陪伴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與孩子多多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不能僅僅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同時也要了解並關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徵,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忽視他們的想法。

最後,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由的成長,而不是過多的干預孩子。


我是作者媽咪是大王,也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佈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攜手前進。願每位寶寶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