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明日霜降丨養生千萬“別忘”:這四個部位要“暖”還要“潤”!

明日霜降丨養生千萬“別忘”:這四個部位要“暖”還要“潤”!

明日霜降丨養生千萬“別忘”:這四個部位要“暖”還要“潤”!

明日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真的不遠了。時逢每年公曆10月23~24日,從太陽位於黃經 210°時開始。

霜降過後,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這個時節氣溫驟降,養身都要注意什麼呢?哪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今天,一起來看“霜降養生說明書”!

這四個部位,要“暖潤”

“腰腿要暖潤”

霜降時氣溫下降明顯,風、寒、溼邪侵襲腰府,造成腰部經脈受阻,氣血不暢而發生腰痛。

而腿部的膝關節也是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之一,我們平常所說的“老寒腿”就與感受風寒之邪有著密切關係。

此時穿衣不宜露膝,同時要注意護足。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襪,以免足部受涼。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心肺要暖潤”

霜降節氣前後是以慢性支氣管炎為主的呼吸道疾病發作或加重的時期,因此人們應重視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儘量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中老年人晨練時要戴手套,體弱者最好戴上口罩;在氣溫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門。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脾胃要暖潤”

霜降時天氣明顯轉涼,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機體代謝增強,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潰瘍的高發期。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少人愛喝咖啡和濃茶,吃飯不按時,飲食上偏好麻辣口味,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胃腸疾病。

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可以適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皮膚要暖潤”

霜降前後,皮膚的新陳代謝水平開始下調,汗腺分泌減少,使皮膚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氣候乾燥、多風少雨,會導致角質層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出現皮膚乾燥、過敏、瘙癢等不適。

此時內衣、鞋襪等貼身衣物應儘量選擇棉質衣物。建議保養皮膚的重點應在於保溼。乾燥性肌膚及慢性溼疹人群應適當使用潤膚霜保證皮膚的溼潤度,防止溼疹加重或復發。

“四季五補”,此時宜“平補”

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中秋季要以“平補”為原則,健脾養胃、調補肝腎。

“平補”是以食物的性味、歸經加以區別,不可太過溫熱,亦不可太過寒涼。

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

蔬果類可多吃些白薯、山藥、藕、大棗、芝麻、核桃、栗子等,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的功效。

中藥類的麥冬、百合、地黃、玉竹、杏仁、川貝、西洋參、太子參、白朮等,也有滋陰潤肺補氣之功效。

我們也特別準備了以下食材(譜),快來看看吧!

柿子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有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習俗,認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柿子味甘、澀,性寒,有清熱潤燥、養肺化痰、止渴生津、軟堅、健脾、止血等功效,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咽痛、高血壓等病症。因此,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痔瘡等病人的理想保健品。

溫馨提醒:不要空腹食用柿子;糖尿病人 、脾虛洩瀉 、便溏 、產後 、體弱多病 、外感風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等胃動力功能低下者,進行胃大部切除術者不宜食柿子。

柿餅粥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原料:柿餅100g,粳米50g

做法:柿餅切薄片待用,粳米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用文火慢熬,等粥將熟時放入柿餅,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健脾潤肺,止咳止血,澀腸。適用於肺燥乾咳、咯血、吐血、尿血、脾虛食減、反胃吐食等。

栗子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栗子 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後的進補佳品。食用栗子可防治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禦寒能力。

慄肉淮山粥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用料:栗子肉30克,淮山藥20克,茯苓12克,炒扁豆10克,蓮心10克,大棗5枚,大米100克。

製法:將料同時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為稠粥即成。

藥理:粟子肉、淮山藥補中健脾,炒扁豆健脾去溼。茯苓去溼,蓮子助粟肉,淮山藥、大棗健脾,大米補中養胃。幾味同用,具有健脾胃、去溼濁、止洩瀉作用。

適用:脾胃氣虛及其所致洩瀉的病人。’

蘿蔔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到了霜降節氣後,蘿蔔的味道變得鮮美,山東有農諺說:“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蘿蔔有順氣、寬中、生津、解毒、消積滯、寬胸膈、化痰熱、散瘀血之功效,可治療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咽喉癢痛、痢疾和頭痛等,也是霜降時的養生佳品。

這三個部位,要“暖”

霜降時節氣候漸冷,日照減少,秋風瑟瑟,風起葉落,時常引起人們心中的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可適當加大運動量,但在運動前因注意做好熱身,以免損傷關節,必做的有包括踝關節、膝關節及髖關節等部位的準備運動。

有些老人在運動時,經常以半蹲姿勢做膝關節左右搖晃的動作,這種鍛鍊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半蹲時,髕面壓力最大,搖晃則會加重磨損,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讀“霜降養生小口訣”吧~

霜降露凝百草枯,

要護腰腿壯筋骨,

早晚溫差寒暖變,

秋燥寒涼致病端,

動靜結合防咳喘,

柿慄蘿蔔蔥梨鮮。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明日霜降丨养生千万“别忘”:这四个部位要“暖”还要“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