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以“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自居,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


以“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自居,金融巨鳄索罗斯的传奇人生

乔治•索罗斯

乔治•索罗斯是当之无愧的的金融天才,他1969年创立的“量子基金”,有着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这个数字恐怕只有巴菲特等少数人能够望其项背。索罗斯作为金融巨鳄的能力在于,他一句话就可以使行情突变,价格波动。一名电视台记者曾做过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正因为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

从交易员开始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1944年,随着纳粹德国占领布达佩斯,索罗斯随全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那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

1947年的秋天,战争刚刚离开欧洲,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前往西欧寻求发展。辗转过了瑞士、德国、法国等地后,最后来到了伦敦。1948年,索罗斯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这对于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索罗斯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他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两年后,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5000美元的积蓄来到纽约。通过熟人的引见,进入了F.M.May6r公司,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的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1959年,索罗斯转投经营海外业务的Wertheim&Co.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幸运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数几个经营海外业务的美国公司之一。索罗斯始终是华尔街上很少几个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员之一。

  1960年,索罗斯小试牛刀,锋芒初现。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的股票。事实证明,果真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名声大震。

量子基金

  索罗斯自己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1973年。刚开始运作时只有三个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是自己的公司,索罗斯很投入,努力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除了正常的低价购买、高价卖出的投资招数以外,他还特别善于卖空。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索罗斯与雅芳化妆品公司的交易。为了达到卖空的目的,索罗斯以市价每股120美元借了雅芳化妆品公司1万股股份,一段时间后,该股票开始狂跌。两年以后,索罗斯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回了雅芳化妆品公司的1万股股份。从这笔交易中,索罗斯以每股100美元的利润为基金赚了100万美元,几乎是5倍于投入的赢利。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自己的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索罗斯基金呈量子般的增长,到1980年12月31日为止,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与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此时,索罗斯个人也已跻身到亿万富翁的行列。

狙击英镑

  索罗斯犹如华尔街上的一头金钱豹,行动极其敏捷,善于捕捉投资良机。一旦时机成熟,他将有备而战,反应神速。1992年,索罗斯抓住时机,成功地狙击英镑。这一石破天惊之举,使得惯于隐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众面前,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

  9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虽然英国首相梅杰一再申明英国将信守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下维持英镑价值的政策,但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仍然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

  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在1:2.95左右。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复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纷纷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赛塔开始大幅度贬值。

  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他个人也因净赚6.5亿美元而荣登《金融世界》杂志的华尔街收入排名表的榜首。

席卷东南亚

  早在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就曾预言:在东南亚诸国,各国货币正经受着四面八方的冲击,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尤其是泰国,危险的因素更多,更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发生金融动荡。但戈尔茨坦的预言并未引起东南亚各国的重视,反而引起反感。东南亚各国仍陶醉于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奇迹。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新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到。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一路下滑。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大鳄别江湖

2011年,也就是在他80岁时候,量子基金宣布:基金决定关闭一切投资委托,“清返”全部外来客户的投资款。量子基金从此将成为私人家族基金。

  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全球最成功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走到了对冲基金生命周期的终点。”

  封索罗斯为“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不算夸张。索罗斯把在1969年创建量子基金时的10万美金变成了今天的1亿多美金,平均每年增长20%,总回报率约为102000%。美国媒体扫瞄了一下,认为如此成绩只有“股神”沃伦·巴菲特可比。在相同时期内,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每股账面价增长了135000%。

  量子基金解释“关门”的理由是基金不适应在美国金融监管“新规”下继续运作。“新规”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对冲基金必须公布投资者和职员信息、资产规模、财务状况、业务运行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并“接受证交会官员的定期检查”。如同当时华尔街的大玩家、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肯尼迪被罗斯福总统“以毒攻毒”、任命为美国证交会第一任主席一样,索罗斯也曾被白宫召去就金融监管做“咨询沟通”。但索罗斯这次显然对“新规”很是不满。索罗斯将一些条例斥之为“繁文缛节”,他用“关门”表明姿态。

索罗斯的金融名言

●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好羞耻的,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

●永远不要孤注一掷。

●生命总是迸发于混乱的边缘,所以,在混乱的状况中生存是我最擅长的。

●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我不会违反这些规则,所以我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

●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炒股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

以“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自居

  很多学者认为,从思维观念和积极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来看,索罗斯更像是哲学家而非金融投资家;其著作则更具有哲学特色而非单纯的投资技术指导。

  从1997年的《索罗斯走在股市曲线前面的人》开始,中国读者逐渐了解了索罗斯,其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包括:《金融炼金术》、《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索罗斯论全球化》、《美国的霸权泡沫:纠正对美国权力的滥用》,以及最新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另外三本书国内尚无译文《易犯错的年代》(The Age of Fallibility)、《开放苏联》(Opening the Soviet System)和《支援民主》(Underwriting Democracy).

  从1985年8月开始,索罗斯坚持写投资日记。他把日记作为测试自己预言证券市场的变化能力的依据,也同样作为检验自己理论的机会。由于有日记,从1985年8月至1986年11月,索罗斯的观点和投资战略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并收入了索罗斯1987年写的《金融炼金术》一书。

  在该书中,索罗斯首次提出了反身理论,尽管在当时看来并未在学术圈得到严肃的认可,但他已然将金融市场当作检验反身性理论的一个实验室。而促使他出版最新一书的主要动力则是“通过实时跟踪金融市场并发表看法,我可以确保反身性理论最终将会得到人们的严肃对待”。

  索罗斯在最新出版的《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一书中曾以“一个失败的哲学家”自居,深受卡尔·波普哲学思想影响的他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自己的反身性理论指导投资,即一个“参与者的看法和真实事件之间的双向反馈回路。人们将他们的决定基于他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和了解,而并不是基于他们所面临的真实事件。他们的决定对事件产生了影响,而事件的改变则很可能反过来改变他们的想法。”然而这一理论却一直未被学界所认可。

  他认为,金融市场动荡无序,股票市场的运作基础不是逻辑,而是心理。跑赢市场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种群体心理。索罗斯在预测市场走向时,比较善于发现相关市场的相互联系,这使得他能准确地判断一旦某一市场发生波动,其他相关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连锁反应,以便更好地在多个市场同时获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