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全自动步枪与半自动步枪有什么区别?

起名字好麻烦20


一个扣下扳机不放就能哒哒哒,一个需要松开扳机,在扣发才能发射下一发子弹。但从现代角度来说,纯粹的半自动步枪很少,就算有也是被限制了全自动功能,比方M14就这样

这是全自动模式

这是半自动模式

说白了,它就是通过快慢机来调节一套机括,让他能够在半自动和自动之间切换。但M14的结构传承自M1加兰德,所以全自动那套机括比其他步枪的复杂一些。

它是通过一根与活塞杆连接的连杆来带动扳机阻铁再次释放击锤来实现全自动,和同时期步枪比起来更像是一种对纯粹半自动步枪的全自动改造。

当然,绝大多数的M14都被锁死了全自动功能,毕竟这种全威力步枪在自动模式下很难操控,不适合吃瓜步兵操作。

比如下图这批箭头处是圆形的就是没有快慢机的M14

这种就是可以全自动的


疯狗的轻武


半自动步枪:手动拉枪栓子弹上膛后扣一下扳机射一发子弹,必须松开扳机再扣一次才能发射下一发子弹,直至射完弹匣子弹为止。

我军早期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就是半自动发射的

全自动步枪:手动拉枪栓子弹上膛后扣住扳机不松,射完弹匣所有子弹。全自动步枪一般都设计有快慢机,保险控制,像95-1式自动步枪用“0、1、2”表示,0是关闭保险,不能击发,1是半自动射击,2是全自动射击。一般情况下将连发设置在最快扳到的位置,所以说想半自动射击时保险必须经过连发位置。

95-1保险

AK47和M16都可以全自动发射和可以半自动发射的。

56式冲锋枪保险,L代表全自动连发,D代表半自动单发(和AK一样,但是不清楚AK是用什么表示的)

改进型的M16A2是3连发点射,也就是扣住扳机不松只能发射三发子弹,不能将弹匣子弹全部射出。


军械官


M1伽兰德步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大量服役的半自动步枪


实际上半自动步枪与自动步枪在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这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就是在发射机枪上不同。对于自动步枪来说枪上设有连射与单发射击方式,而半自动步枪只有单发阻铁起作用,但是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半自动步枪出现常说的“单打连”故障时,这时半自动步枪也会进行连续射击。

二战时大多数军队还在使用一战时使用的单发步枪,也就是每拉一下枪栓打一下子弹。美军使用的M1伽兰德步枪则是半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比手动步枪有一个优势就是射速快,只要连续扣动板机就会不停的射击子弹,直到把弹仓内的子弹打光。这在二战时让M1步枪的的火力十分强大,也深受美军的基层的喜欢。因此二战后,美军新配备的M14步枪也是半自动型步枪,但是M14在越战中受到了AK47步枪的摧残,其自动连射火力让M14很无奈。最终因为枪身过大过重,火力过程及射击持续力度不强等原因,M16全自动步枪取代了M14成为美军的制式武器。虽然M16刚开始在越南战场上也不太好用,但是随着不停的改进及技术的进步,M16系列全自动步枪一直列装到现在仍然为美军服务。

我国56式半自动步枪


而我军早在1956年开始就配备了56式冲锋枪(当时由于我军对轻武器了解太少,因此把发射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称为冲锋枪,后来到81式时开始改称自动步枪),但是开始56式冲锋枪只配备战斗班的班长与副班长,其他成员依然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对方的全自动火力让我军意识到56半的火力不足,随后调集全部力量将56式冲锋枪集中使用,几乎一线部队都列装了56式冲锋枪。而56式半自动步枪则逐步退役,目前只有仪仗队还配有礼宾型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连民兵部队也开始以81式自动步枪为主了。当然,一些地方的大学生军训中还能见到56式半自动步枪的身影。


另外一般国外将全自动步枪称为突击步枪,实际上这就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一种枪械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

M16系列步枪直到现在仍然美军的制式装备。图为M16A4突击步枪


陶德中士



1132年,金兵长驱南下。宋朝德安府(今安陆县)城守陈规创造了世界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名曰“火枪”。它用粗而长的竹筒做枪管,里面装火药。临阵交锋时,点燃火线,火药燃放从枪管口喷射出火焰,以烧灼敌兵。这种火枪须两人抬放,陈规在德安守御战中,曾用长竹竿火枪20余条射击从桥上攻城的敌兵,形成一道敌兵难以冲破的火墙。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最早的火枪已发展到今天各型各样的枪械,步枪就分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

步枪射击时,击针撞击底火,点燃火药,产生的火药气体除了将子弹射出枪管外,同时还使枪产生后坐力。最初的步枪需要手动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因此射速都不快。后来马克沁将一部分使枪产生后坐力的火药动能利用起来,射击的同时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从而提高了射速,并减轻了枪支对射手撞击的后坐力。半自动步枪与自动步枪的区别在于能不能自动完成下一发的击发。

半自动步枪:大多使用弹匣,少数如M1加蓝德步枪使用漏夹,SKS(56式半自动步枪/56半)使用可更换式的弹仓和弹夹。特点是会使用一部分火药气体推力完成枪机再闭锁,抛壳和再装填等动作,但不能自动完成下一发的击发。初始设计为半自动步枪的并不多,反倒是由自动步枪改为半自动步枪的民用/警用枪械较多。少数也是军用,如公制式FN.FAL属于战斗步枪(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但英制式L1A1 SLR步枪只有半自动--原因是英国军方认为全威力步枪弹自动射击的后坐力太大难以控制。以SKS的南斯拉夫仿制品,Zastava M59/66为例,其作为半自动步枪,可以通过更换扳机组件成为自动步枪甚至选射步枪,而为发射枪榴弹,南斯拉夫军方还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榴弹标尺,上面有刻度可瞄准,而同时作为气体调节器,关闭半自动循环变为栓动步枪,以适应空包弹的高膛压。

自动步枪:自动步枪分为3种:突击步枪,战斗步枪和班组火力支援武器(通常被叫做轻机枪)。其中突击步枪仅指使用中等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如苏联的AK枪族和美国的AR-15枪族。战斗步枪仅指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如比利时的FN FAL枪族和美国M14自动步枪。班组火力支援武器不限于其弹药,但仅指不能如轻机枪随意更换枪管的重管自动步枪,通常使用弹匣供弹,代表如苏联的RPK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和美国在二战时的BAR勃朗宁自动步枪。另有一区分:带有快慢机可调节半自动/全自动循环的称作选射武器(Selective Fire,绝大多数步枪都有快慢机,甚至于部分冲锋枪和冲锋手枪,如毛瑟速射型“盒子炮/快慢机/二十响”),而不带有快慢机仅能全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多为冲锋枪或轻机枪。


阿尔法军事


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其实老军迷都知道这些武器如何区别,没有回答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过于严谨的解释已经烂了整个网络,一搜就出来了。而且,过于专业的军事术语对于很多新军迷来说是茫然的。二是,军事文章不像其它文章可以让人有很深的带入感,这需要读者也具有一定的军事认知,而这点很难做到。

这个问题我以前有回答过,很多新军迷表示依旧难理解。今天我换个生动方式跟大家说说吧!

同样在射击状态下,半自动步枪枪声: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自动步枪可以单发、点射和连发,枪声是这样的: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枪声是不是充满节奏感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从击打与枪声上区分步枪种类,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更多军事知识。别急,读完小学还得六年呢!喜欢这节奏感的别忘了点赞哟!


迷彩武备


半自动步枪是利用火药推力或后座力自行完成枪械的解锁、退壳、复进、装填、闭锁等一系动作,使枪枝再次处于待发状态,由射手再次扣动扳机完成击发和发射,也就是扣一下、打一发。

自动步枪则是在火药推力的作用下自动完成发射、解锁、退壳、复进、装填、闭锁、击发这一完整流程,直至打空弹匣或松开扳机。也就是扣一下,打一串。


用户61554967411


区别就是,一个是"半自动"的,一个是"全自动"的。



亚马孙蝴蝶


最大的区别当然就是半自动和全自动的区别了。半自动步枪其实是自动装填,手动击发,说白了就是扣一次扳机打一发子弹。自动步枪是自动装填,自动击发,只要扣住扳机子弹就不断发射。但实际上,以常见的导气式自动原理而论,二者结构差别并不大。关键差别在于,半自动步枪的击锤被后座的枪机压倒后,就被相关机构锁定,只有再次扣动扳机才能释放;而自动步枪的击锤被后座枪机压倒后,随着枪机复进自动回弹撞击撞针,击发下一发子弹以完成自动循环。所以自动步枪通常都可以在半自动模式和全自动模式之间切换。反之,半自动步枪加以改造也可以实现全自动射击。但一般没人这么干,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二者的后两个区别,外形区别与弹药区别。半自动步枪的外形和弹药,继承自栓动单发步枪,并不适合连发射击(除了SKS采用了中间威力枪弹,早期军用半自动步枪均采用与栓动步枪相同的全尺寸大威力步枪弹)。如果硬把半自动改成全自动,很难稳定据枪,连发精度会很差。自动步枪,早期个别型号继承了半自动步枪的外形和枪弹,比如美军的勃朗宁自动步枪、M14(外观上区别只是弹仓改成了容量更大的弹匣)。但前者事实上加装两脚架被当作轻机枪运用。后者也因为连发难以控制(采用7.62北约标准弹,比二战期间的步枪弹威力略小但仍属于全尺寸大威力枪弹)被M16取代。美国设计师们很快认识到需要改变外形设计,要像成熟的冲锋枪或突击步枪的鼻祖MP43那样,加装小握把,采用低后坐力枪弹(中间威力枪弹或小口径枪弹)并适当缩短枪管,以降低后坐力,使自动射击稳定可控,提高连发精度。事实上美国是走了弯路,德国和苏联一开始那这么干了。中国的63也是这么一款设计思想误入歧途的设计(所谓步冲合一)。后来还增加了消焰制退的枪口装置,进一步降低后坐力。另外,自动步枪还要考虑连发的散热问题,半自动步枪这个需求就不太明显。自动步枪采用大容量易更换的弹匣供弹,半自动通常用弹仓供弹。综上所述,自动步枪可以自动射击也可以半自动射击,大部分采用低后坐力子弹、枪管相对较短,有小握把,消焰制退器等有助于自动射击装置,结构散热效率高。半自动步枪只能半自动射击,早期半自动步枪大部分采用大威力子弹,类似传统栓动步枪造型。现代半自动步枪(主要是一些精确射手步枪,俗称连狙)也普遍采用小握把和消焰制退器。注意,我说的是大部分,总有一些过渡型号和特例的。比如SKS半自动步枪采用了中间威力枪弹,FNFAL自动步枪采用大威力子弹,民用半自动步枪有.22子弹等等。所以外形和子弹差异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区别还是自动射击和半自动射击自动循环机构的差别。

经典半自动步枪M1伽兰德(大八粒)和SKS西蒙诺夫(56半原型)



早期自动步枪勃朗宁自动步枪,实际起到了班用轻机枪的作用

现代自动步枪的鼻祖MP43




过渡时期的自动步枪M14和FNFAL,均采用大威力的7.62NATO弹。但后者有了小握把,更加先进。


中国的过渡枪63式自动步枪。不过它只是设计思想没跟上时代,本身仍是一把超越56半的好枪(但毁于文革期间糟糕的生产质量)。由于采用中间威力枪弹,其连发可控性要优于M14。其成果被81式部分继承参考。



经典自动步枪AK47和M16


荠菜糰子


解释大啰嗦,很多解释没有说到重点。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第一发都是人动上膛和击发,不同的就是下一步,半自动是自动上膛手动击发,而自动步枪是扣住板机不放,自动上膛自动击发,放松扳机,射击停止。简单地说就是第一发打出后,半自动是扣下扳机打一发,自动步枪是扣一下不松一直在击发,松开扳击,击发停止。


手机用户62548063670


全自动步枪与半自动步枪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如同字面意思说话一个是全自动一个是半自动。半自动步枪的击发原理为步枪本身利用复进装置实现自动装填,但仍旧要手动击发,也就是每扣动一次扳机只能打出一发子弹。自动步枪是利用导气装置实现自动装填并自动击发,也就是实现了只要扣住扳机子弹就会不断发射。

半自动步枪大多出现在二战期间,像是美国的M1加兰德、德国的G43、苏联的SVT40等。半自动步枪主要是为了弥补战争早期单兵火力密度不足,而为了不额外增加士兵身上所携带的弹药量所做的平衡。因为早期步枪所使用的都是大威力子弹,如果使用全自动步枪本身就会变得不可控,将步枪本身设定为半自动既可以提高单兵发射子弹的速度,又能够凭借自身扣动扳机的速度来增加控制性。

可随着德国STG44的出现,重新定义了子弹的规格,那就是将全威力子弹减半变成中间威力子弹。这种威力的子弹虽然射程从1000被消弱为300米,但由于后坐力变小,所以即便全自动发射士兵也能够控制。再加上二战后期千米距离级别的阵地战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百米距离的遭遇战,所以放弃射程提高射速是一种对战场环境变化的妥协。

全自动步枪利用一套简单的导气装置利用子弹击发时所产生的高压燃气,让每一次击发子弹都变成一次动力将下一发子弹装填,进而形成了类似于蒸汽机一般的频繁往复运动。也就是只要将第一颗子弹上膛,在扣动扳机只要不松开,子弹就会一直击发并直到耗尽为止。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M4、俄罗斯的AK47等。

综上所述:全自动步枪与半自动步枪可谓是各有优缺点,全自动武器的优点就是火力密集,但却无法使用大口径步枪弹,而且弹着点散布较大。半自动武器的优点就在于可以使用大口径步枪弹,但不适合近距离遭遇作战。也就是说全自动步枪适用于近战扫射,而半自动步枪适用于远程定点狙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