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句話意思就是:“如果領兵的統帥是酒囊飯袋之輩,那麼不僅仗會打輸,而且還會危及國家根本”。戰國後期的“長平之戰”,趙國主帥趙括似乎就是這樣一個窩囊的將軍。他在公元前260年被秦國大將白起擊敗,此戰中趙國精銳損失殆盡,而趙括在這千百年來,也被大家視為最沒有能力的將軍之一,甚至還留下了一句名傳千古的成語“紙上談兵”。可是紙張在東漢時期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才有,那麼在戰國時期,大家都是用竹簡記載文字,趙括的“紙上談兵”又從何而來?趙括是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樣是個無能的將軍呢?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先來說說趙括此人的家世淵源,他的父親是東方六國八大名將之一的趙奢,趙括也是將門虎子,自幼受到父親的薰陶,飽讀兵書。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事實力僅次於秦國,而且趙國和匈奴、燕國相互接壤,大大小小的戰爭連連不斷,這也充分鍛鍊了趙國的軍事實力。趙括雖然在長平之戰之前,並沒有任何領兵的記載,筆者認為或許趙括也領導了一些小規模的戰役,只不過規模微不足道,並沒有被《史記》或者《戰國策》這種重要的史書記錄下來。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不顧一切發動了長平之戰,趙國由於接受韓國上黨郡,被迫要與大秦正面對決。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趙國原本是派遣老將廉頗固守城池,廉頗採取的就是堅固城野,不和大秦正面開戰,採用拖字訣保證本方立於不敗之地。可是戰爭經過2~3年之後,趙國早已無任何餘糧。諸如齊國,楚國,魏國,也不給趙國有任何財力人力上的支持,這讓趙國早已苦不堪言。所以換上主戰派的趙括,想著從正面突擊看看能否快點解決這場戰役。長平之戰即使廉頗繼續消耗下去,筆者私以為大秦也會將趙國活生生拖死。趙括換下廉頗之後他主張從正面突擊,卻被老道白起兵分兩路引誘至陷阱處,最後這位將門虎子慘死於沙場。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而紙上談兵最早的記載出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可能大家會認為,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才有紙張的出現,為何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能用紙上談兵比喻趙括的無能?其實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的200年也就是西漢初期,當時已經有了普通的麻紙代替竹簡。司馬遷撰寫《史記》時要遍地走訪,不可能攜帶那麼多的竹簡,因此司馬遷肯定會使用到紙來記錄。《史記》當中出現紙張之類的名詞也很正常。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而紙上談兵其核心思想,就是認為趙括空有理論知識,卻沒有任何實踐經驗。長平之戰敗亡的原因,全部歸結於趙括的無能或者是異想天開。但是趙括雖有缺點,但也不能一棒子將他的優點打死。首先,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將軍,能夠取代廉頗統領趙國剩下的士兵,並且能鼓勵這些被秦國圍困40天之久的殘兵敗將從正面突圍,這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古時候的大戰不像今天,一個電話或者一個電波,就能將命令傳達於某位士兵身上。尤其是這種攻防之間戰役,如何調配好本方兵力資源做最後的衝擊,這才是最重要的。趙括能夠獨自率領手下士兵完成這場規模龐大的戰役,並且和秦國殺神白起形成互有攻勢。同時趙括最後的絕地反撲,也給秦國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白起為了履行與秦昭襄王的承諾,特地設置5萬秦國精銳士兵當作誘餌,引誘趙括反撲。這5萬士兵也被趙括全殲,最後趙括率領的士兵被白起從後方形成合圍之勢,糧絕之下才被擊敗。從雙方共同消耗戰上來說,趙括的戰損比應該達到了1:2,甚至是1:3。所以趙括最後的以身殉國,也能給大秦造成了較大的傷亡,連白起在戰後都對趙括有一句誇獎“此子不除,必成我秦國大患”。趙括這個人和如今的二代子弟們差不太多,他們出身良好,畢業於世界上各個著名的院校,儲存了海量的理論。但是到了真正場景當中往往因為環境的不同,而導致這些想法沒有落實到具體細節。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趙括接受趙王的臨危受命之後,能夠在戰場上率領趙國殘餘士兵殊死搏鬥,試問,屍橫遍野的戰場上,趙括,趙國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境下,被大秦圍困了一個多月,此時的趙括還有能力組織最後的突圍,並且重創大秦精銳,難道就不是功勞嗎?趙括他因為經驗不豐富,全局上中了白起的計謀,掉入陷阱,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在小規模遭遇戰,個人武力他和白起也是相差無二。如果趙國能擁有大秦那麼雄厚的資源,我相信不管是戰,還是拖下去,都會給秦國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

戰國時本沒有紙張,“紙上談兵”又從何談起,到底是誰在潑髒水

​然而,趙國本就是弱勢一方,雖然他們是主場作戰,而大秦當時已經開通了運河,白起又是人人聞風喪膽的殺手,趙括能有勇氣和他一戰,並且還重創了大秦精銳士兵,我覺得趙括也是個有勇有謀的“青年才俊”。

參考文獻:史記、戰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