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詞形容男女愛情的矢志不渝。“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則是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情堅固。但是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後面這首詩是漢樂府民歌中的《上邪》,但是前面這句詞,很少人知道是出處哪裡。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其實這句詩是出自金朝末年的人士,也就是“喪亂詩”的代表,他是元好問。我們讀到這句情詩的時候,心中難免會感同身受,雖然寥寥幾個字,言簡意賅,如此深刻的詞句,必然這個作詩之人不同凡響。但是,你能想象這句詩是元好問十六歲所作的麼?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說來這句詩的靈感還是來自一個感人的故事。元好問當年正好上京趕考,途中偶遇一位捕雁的獵戶,一路上,百無聊賴,兩個人就結伴同行,聊得你來我往。期間這個獵戶對元好問說:“我今天運氣又掉背,怎麼說呢?上山之後僅僅捕到一隻大雁,當時有隻大雁逃走了,可惜了。”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元好問看了看獵戶手上提著的兩隻大雁,有些不解,就反問道:“這不是兩隻大雁麼?”獵戶自己心裡也是無比困惑的回答道:“其實這隻大雁不是我射下來的,它是自殺的,我將其中一隻大雁射下來之後,這隻大雁在空中盤旋,一直在等待另外一隻大雁的出現,悲鳴聲不絕於耳,沒過多久,我便看到它俯衝下來,頭搶地而死。”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元好問聽完不覺為之一動,他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心中感慨萬分,於是就將這兩隻大雁葬在汾河邊上,還為它們倆立碑,碑上寫下“雁丘”兩個字。隨即提筆寫了《雁丘》一詞,寫完進行修改一番,就成了現在的《摸魚兒·雁丘詞》。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十六歲就有這種才情,也難怪當時的時人都說元好問不愧是“神童”。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元好問是文壇上最活躍的人。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儘管如此,元好問的仕途之路卻極為坎坷,十六歲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但是那一年,他卻沒有考中。隔了三年之後,他又繼續參加科舉,但是這一次也沒有中。又過了幾年,這個時候,元好問已經二十三歲了,這一次他滿懷信心地去參加科舉,還是不中,他自此心灰意冷。

可能是時機未到,後來上天眷顧,終於在他三十二歲的時候成功地考取了進士。原本考上了之後,也就正式地踏入仕途之路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潛心蟄伏,韜光養晦,他也可以鬆一口氣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有人誣陷他是“元氏黨人”,血氣方剛的他又怎麼能忍受這般屈辱,惱羞成怒的他,時年並沒有上朝為官。等到他三十五歲的時候,他又重新考科舉,之後才順利地進入朝堂,並且在朝廷擔任國史院編修,官至知制誥。

十六歲天才少年,為一隻大雁,寫下愛情名句,晚年飄零終有歸途

十年之後,金朝滅亡,他陷入動盪不安的時局之中,元好問被囚禁多年,等到他晚年的時候,已然是一副無比落魄狼狽的樣子,他回到故鄉,從此就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他在家中閉門潛學,留下無數的曠世之作,終年六十八歲。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說的就是元好問這種才華橫溢的天才,儘管晚年飄零不休,但是最後還是能夠迴歸自己的安靜生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