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從土地神到城隍神,再到閻王神、地藏王菩薩、直到地府的最高神靈東嶽大帝,捎帶著五道將軍,這一系列地下工作者我們基本都拜過了,當然還有一位酆都大帝,但北方不怎麼祭祀,只好路過。離開陰暗的地府,探頭爬到地表,我們見到管理地表及地表以下最後的大神----

后土皇地祇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管地表以下的就算是頂到頭了,再往上就是玉皇大帝,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

后土皇地祇(qi),“祇”是專為地神創造的一個字,一般連用就是“地祇”,加一個“皇”字,就是專管地界最高等級的神靈。

后土皇地祇,排在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勾陳大帝之後,屬道教四御之一,地位極為尊貴,但她跟前文介紹過的東嶽大帝等神主要管生死禍福有著本質的區別,她所執掌的事情既高大上又優美:

即掌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一派生機盎然,美不勝收的景象!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要說后土女神一開始並不是女相,而是一尊男神,唐宋後逐漸轉變為女相,宋代明確后土神為“大地之母”,名曰“承天效法德光大后土皇地祇”

后土皇地祇是遠古時期人們從土地神抽象出的一位土地總神,既然是總神,老百姓一般也祭祀不了,祭祀權歸最高統治者。沒有最高神靈的保佑,統治者覺得不踏實,所以祭祀極為隆重莊嚴。

祭祀總得有像樣的祭祀場所,往遠了說,就建在山西運城萬榮縣黃河和汾河交匯處的汾陰,為什麼在山西?因為這地方太古老,4000多年前軒轅黃帝就在這,後來的堯舜禹也在這。

軒轅黃帝首先選擇了這塊土地,然後又由夏商周三王在此闢壇構事,2000多年前的漢文帝在此建廟,漢武帝最終建立成后土祠。都是最重量級的帝王加持,何況明朝之前的歷代帝王大多來此祭祀過。

為什麼帝王們對祭祀后土神這麼熱衷?因為中國文化中對土地的認識先於對天的認識,祭祀后土神,實際上也算是對天地一起祭祀了。

建在汾陰河中高地的后土祠沒禁住河水經年累月的衝擊,到了明代慢慢沉沒了,但皇帝祭祀神靈的決心是強烈的,沒關係,從頭再來,把還露在地面上的木料拆下來,沉沒了再建,這回建在東邊稍高一點的地方,可惜到了清初,黃河決堤,這回一點不剩又被沖毀了。其實河神也歸后土神管,可惜這個下屬不稱職,直接衝了頂頭上司的家。

清朝統治者倒也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同治年間再重建,儘管統治者早有了新的祭祀場所,不怎麼往這麼大老遠的地方跑。

這回找了個更高更保險的地方,就是現在的萬榮。不過,萬榮后土祠建築中遠古的痕跡逐漸模糊,現在看到的都是帶有明顯清代風格的建築裝飾了。不過,規模仍然是皇家級別的。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前來祭祀的人也發生了變化,原來都是帝王,從漢代至宋代歷朝皇帝先後24次在萬榮汾陰祭祀后土,但到了明初,永樂皇帝覺得太遠,就在北京建了天壇,實際上是天地壇,祭天和祭地都在北京就給辦了,最初的天壇祈年殿三重屋頂實際上不是現在的藍色,而是上籃、中綠、下黃,分別代表天、萬物、地,直到明嘉靖年間,把祭地的活動單獨安置在了北京北面,就是現在看到的地壇,原來的天地壇才變成純粹的祭天場所,祈年殿的三重瓦頂也變成了統一的藍色。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此圖來此網絡

那山西萬榮后土祠呢,帝王們既然不來,對老百姓自然就敞開了大門,老百姓可沒有帝王們氣吞天下的胸懷,而是自家那點人丁生意,畢竟后土神是位女神,掌管著陰陽生育,所以前來祭拜的人主要是衝著“生育”這檔子事來的,至於山川大地美不美,他們也無所謂。民間乾脆小規模的后土廟建在離家近的地方,直接提匾“娘娘廟”,專門求子求孫。人們這麼幹,實際上把后土皇地祇的檔次降低了。

萬榮后土祠也順應民意,直接就在掖門門頭上各刻了四個字,一邊是“麟趾呈祥”、一邊是“螽(zhong)斯衍慶 ”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麟趾呈祥”,歷史上有麒麟送子之說,所以,這面磚雕匾額說的就是求子求孫的願望。

地祇文化系列(五)-----最後的土地大神-后土皇地祇

“螽斯衍慶”,螽斯就是蝗蟲,繁殖力極強。這意思很明顯,不求別的,向蝗蟲學習,努力繁殖。

像萬榮后土祠這種級別的古蹟還有沒有呢,山西晉中介休后土廟也是帝王級別的,南北朝時期就有,1600多年了,現在看到的是明朝的格局。

后土皇地祇,是掌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山河大地之秀”的神靈,優美高貴,儀態萬方。

在她的麾下,東嶽大帝、城隍神、土地神都恪盡職守,護佑著這片土地上的眾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