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来袭 拿什么与他“较量”

按发展心理学的一般观点,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是在2岁半左右的时候到来。


而无论是三五岁的孩童,还是青春期和更年期,人生每一个叛逆期的主要对象都会是家人。如今回想起儿子的3岁,还是“心有余悸”,大人的各种情绪都会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叛逆期点爆。

叛逆,源自对自我认知的提升,尤其是小屁孩在逐步适应了幼儿园的新社交之后,更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儿子当时就有一系列奇葩行为,比如非要端来一个凳子踩到高处拿滚烫的热茶;趁大人打扫卫生时,用地板清洁剂当护手霜乱涂一通;看见妈妈在电脑前工作,趁我不注意反复开关机……当大人去阻止,说“不要这样”时,往往得不到孩子的正面回应,而是“非要这样”,最后,大人和孩子的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其实,面对这一系列行为,大人首先应当是喜悦。因为就是这些闹腾和反抗,见证着他的成长,他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调皮中不断提升;孩子开始耍心眼、迂回、固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开始有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大人同时会陷入焦虑。成长的前提是安全,孩子不愿接受大人的束缚,要去自由地探索世界,但往往他们并不知道安全的边界。另外,如果是处在集体中或是在公共场合,孩子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非要做他想做的事情,可能会影响他人,尴尬的父母往往不知该如何收拾残局。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来袭 拿什么与他“较量”

公众场合哭闹是父母最崩溃的事情


在面对叛逆行为时,大人和孩子的较量在所难免。

在任何的教育理念中,“较量”都是存在的,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但这并非是对抗和强迫。“较量”不是否定爱,不是不讲方法,而是要通过坚定、科学的方法传达爱,达成教育的目的。

我有这样几点经验。

一是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边界。

大人不能图自己方便而全盘否定孩子的行为和看法,否则会挫伤他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或是损伤了他的自尊。当你预计到事情苗头不对时,就要赶快抛出底线,或者在孩子玩耍、看动画片、吃饭等各种行为发生之前,就提前与他商量好规则。边界设定的标准很简单,就两条——安全和尊重他人。首先顾好自己的安全,因为一旦安全出问题,就没办法玩了,可能就要去医院或是躺着不能动了;其次不能影响他人,比如吵到邻居,损坏了别人的东西等等。只要不触犯这两条,就可以随便疯玩。

二是保持教育的一致。

成功执行“边界协定”的前提是,夫妻双方达成一致,以统一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尤其是要与老人达成共识,让老人在关键时候也表达统一的看法,以免造成孩子认知的混乱,不能让孩子认为有人可庇护他的行为,他有避免责任的空子可钻。当然,这一点在很多家庭是个大难题。那就需要父母与老人在私下多沟通,想尽办法地沟通。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另写文章细说。

三是设立“反思角”。

记得有一次,儿子又随意喷饭,菜扔得满桌子都是。爸爸把他带到了卧室的一个角落,“我认为你吐饭的行为很不好,浪费了粮食,也影响了别人吃饭,你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你现在要在这里站一分钟。爸爸会陪着你。”这时儿子开始叫妈妈,我也走过去,和爸爸一样蹲下,平视着他,“每一粒米和每一根菜都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你浪费了它们,饭菜很伤心,爸爸妈妈也很伤心。你这样的行为很不对。不喜欢吃可以说出来,但不可以用吐的方式。”儿子用试探的眼光看着我们,突然开始叫姥姥,“我要找姥姥。”

这是孩子们惯用的招数,也是较量真正开始的时候。我很坚定地告诉他,“姥姥看到你这种行为,也会很生气,她也不会同意你这么做。”孩子开始大哭。哭了没两声,开始过来搂妈妈和爸爸的脖子,开始叫嚷“我不要罚站,我要去吃饭。”我把他的手放下,让他继续站好,“一个人做错事情,就要接收后果。这次吐饭就要接受这次的惩罚。你现在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会被罚站?”流着泪的小孩开始很条理地讲述前因后果,看来他心里明白得很。只不过,他在试探和挑战,看大人的底线在哪里,一件事情的底线在哪里。孩子陈述完,他自己也不怎么哭了,还主动表示以后会好好吃饭。接下来,我抱起他,帮他平复情绪之后,让他继续把饭吃完。

在利用反思角的时候,一定要有大人的陪伴,而不是把孩子一个人扔在一个屋子罚站。当孩子开始感到被限制自由的不舒服时,你可以开启话题,带他反思今天的行为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可以那样做。反思的时间一定要按照之前规定好的来,要让他一个人站在或坐在角落,呆够之前定好的3分钟还是5分钟,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和撒娇打折。反思结束时,一定要拥抱孩子,告诉他,爸爸妈妈依然爱你,对你的爱不会变。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来袭 拿什么与他“较量”

大人要俯下身引导孩子反思,而不是高高在上

四是就事论事,只与孩子讨论他的行为,而不要给他这个人贴上标签。

“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你怎么变得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烦!”“你怎么这么胆小!”这类的话,总是一不小心就从我们的嘴里溜了出来,有时候真是被熊孩子气晕了,说了气话,也可以理解。但这些语言,绝不可以成为你的口头禅,或是成为你每次面对孩子叛逆行为时的唯一回应。被贴了标签的孩子会慢慢地认为自己就是不听话的,就是招人烦的,就是胆小鬼。我每次对孩子的行为生气时,会明确地说,“我不喜欢你现在的行为,你这样做不好。”将事情界定在“行为”的范围内,并且加上“现在”这个定语,是在告诉孩子,也是在提醒自己,我们接下来要处理的是此时此刻的这件事情,孩子本身并不因为这一件事情、一个行为而被否定。

成长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爱不等于放纵,在自由与边界之间寻找平衡,是对每一个父母的挑战,而且将持续一生。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纠正他行为的同时从未停止过爱他,让孩子在安全感中体验规则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