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王自合:傳統媒體要做視頻和直播平臺的一股清流

王自合:傳統媒體要做視頻和直播平臺的一股清流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侯夢菲 段偉朵 王磊 文 許俊文 攝影

6月6日上午,全國50多家黨媒新媒體直播、短視頻平臺的代表齊聚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融媒中心,舉行全國黨媒視聽內容融合發展論壇,深入探討主流媒體如何創新移動傳播,共同推動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作為東道主,大河網絡傳媒集團董事長、大河報社社長王自合分享了《大河報》發力“直播+視頻”的嘗試以及豫直播發展之路。

【跨界】傳統媒體要加速向移動化、視頻化轉型

王自合說,當下傳媒格局快速變化,媒體深度融合、全面轉型正成為中國傳媒業的最強音。在這種大格局下,傳統主流媒體必須順應網絡傳播移動化、社交化和視頻化發展趨勢,向移動化、視頻化方向加速轉型。“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大會,搭建一個良性互動、交流和發展的平臺,推進全國黨媒聯動直播常態化,促進全國同行在這個領域的探索,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構建健康、有序的媒體傳播格局。”

他說,今年以來,大河報全力推進全媒體融合改革,建立適應融合傳播的策採編髮網絡和流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重點突出了移動端的傳播和視頻兩個方面,豫直播就是這其中的一個產品。目前,豫直播已輻射1100萬用戶,單條最高播放量突破1400萬,直播及短視頻突破5000條,直播場次突破3000場,在全國媒體直播場次排名中名列前茅,獲得“最具媒體融合傳播獎”。河南省委宣傳部“2018河南手機春晚”由豫直播平臺全網分發。此外,豫直播策劃、拍攝的《春光的春光》、“全國自貿區七地大聯播”以及“浚縣古廟會”直播等一大批高質量的內容,成為現象級、交互式、全媒體產品。

對於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而言,進軍直播行業實際上是一種跨界。“跨”出這一步,主要基於兩點現實的考慮:一是生存。這是媒體轉型的內生動力,是媒體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二是責任。媒體是服務人的,人在哪裡,我們的陣地就在哪裡。7.5億網民,充分證明了主陣地在網上。

【分享】傳統媒體要做視頻和直播平臺的一股清流

傳統媒體試水做直播、做視頻,某種意義上是革自己的命。王自合說,試水中碰到的困難前所未有,痛點也非常明顯,包括技術思維缺乏、市場發育的畸形、投入和產出失衡等困難。不過,既然認定了這個路子是對的,即使白手起家,再困難也要咬著牙堅持,集中一切資源把這個事做好。

論壇上,王自合和嘉賓們分享了大河報試水做直播以及豫直播發展的體會。

他認為,首先要做大做強自身平臺。傳統媒體從網絡直播和短視頻找突破口的同時,必須打造自有專屬平臺,強化自身平臺建設。目前,豫直播作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打造的自主可控的黨字號直播平臺,已成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媒體融合發展的“生力軍”。

其次,要做視頻和直播平臺的一股清流。作為黨媒直播平臺,不能一味的追逐眼球經濟,而忽視了直播的內容價值,不能做違背公序良俗的內容,更不能打法律的擦邊球。必須保持一貫的公信力和正確的導向性,堅守專業素養,以黨媒的權威專業引導輿論,這才是傳統媒體的根基,也是最大的吸粉點。

最後,要充分發揮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傳統主流媒體擁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對於直播的嫁接有天然優勢。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優質內容來提高用戶的留存率。除了做好日常重大新聞事件和突發事件的直播外,要不斷加強和黨政機關以及企事業等單位合作,進入更多的垂直細分行業。

目前豫直播正積極推進這方面的嘗試,效果良好。豫直播向省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影像管家”服務,包括重大會議、重大事件圖片拍攝、視頻宣傳片製作、視頻直播等業務;豫直播還開發探索更加親民的用戶體驗。比如,“直播+美食”,近期我們推出了近100場“火鍋英雄”直播,場場火爆;“直播+健身”,我們推出的“刷脂聯盟”直播欄目,從線上到線下吸引了大批粉絲;尤其是試水“直播+商業”的模式以後,豫直播和中國客車第一品牌宇通公司、雀巢中國、河南羊妙妙乳業股份公司等眾多企業都達成戰略合作,提供“影像管家”服務,獲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