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了屏。

http://mp.weixin.qq.com/s/fqJ0NYpumVKPQhkOMQd8Hg

(複製鏈接,查看文章)

中產家庭在疾病前的脆弱和無助,29天和岳父陰陽兩隔、ICU每天兩萬的高額費用,都讓人觸目驚心和惋惜。

最觸動我的,是這句——

家裡生活習慣不是由學歷、專業、收入來決定的,而是由脾氣決定的,誰脾氣大誰說了算。

深以為然。

.

當然,女婿有女婿的為難。

說不通的時候,難道讓他和岳父母吵架?

岳父母,只能由自己的女兒去提醒;女婿說多了,容易激起矛盾。

什麼“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還有“孝順”,這些大詞,直接把女婿壓得分分鐘不敢說話。

家和萬事興。

為了“和”,不能太堅持自己的觀點,哪怕你對。

.

同樣,和父母同住的女人,即便有工作收入、負責管家,是頂樑柱,也很難成為女主人。

最多隻能算“一家之僕”,算不得一家之主。

為什麼?

沒有話語權。

和《流感》文中的女婿一樣,錢是掙得最多的,心是操得最多的,但是說了不算。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說了不算,你學歷再好、收入再高、再明事理、再有遠見,也做不了主。

只能做個痛苦的清醒者。

.

我有個朋友,在外管公司,在家管家。

常常和我們長嘆:管家比管公司難多了。

管家,需要的決斷絕不比在公司少;可是,遇到的阻礙,比管公司多多了。

公司環境裡,你是老闆,擁有天然權威,員工多半會按你的指示去做;

就算有不同意見,大家也可以開誠佈公討論,擇善而從。

但是,在家裡,人人都想擁有控制權。

.

老公嘛,在男權社會的大背景下,覺得應該男人說了算;

女人溫柔聽話、給男人面子,是女人非常重要的美德;

女人倘若堅持己見,哪怕你是對的,也很容易被貼上“強勢”標籤;

媽媽呢?更覺得應該聽自己的。

媽媽在自己家做了一輩子的女主人,現在在孩子家,更是自然而然管起了家。

只要和長輩同住,誰家冰箱裡沒幾道隔夜菜;誰家陽臺沒幾平米放媽媽攢的垃圾袋和垃圾?

長輩就算有死倔死倔的性格、以及“和我不同就是不對”的侷限,那也是長輩。

尤其是長輩還幫你帶孩子,對家庭有貢獻,有些她不理解的事,完全沒得商量。說輕了沒用;說重了立刻吵架。

SO,做家庭的頂樑柱,和能當家作主,完全是兩件事。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他亦如此,我們亦如此。

有脾氣、有方法、有彈性,才當得了一家之主。

.

結婚5年,我覺得自己從一個好說話的中年少女,變成了一個狠嘚嘚的中年婦女。

就為帶孩子去醫院,都要鬥智鬥勇鬥狠……

可能是生活給我的“智(歪)慧(理)”——如果道理講不通,那發一通火就好了。

有時候,只有你發火了,別人才知道你的界限在哪裡。

家人的關係,太緊密、太濃厚、太粘著,大家都知道有血緣兜底、有每天的日子兜底,再怎樣也不會崩;所以,界限相當不清楚,家裡的事也沒法說那麼清楚。

有時候,真的是有脾氣的那個,才能掌握話語權。

.

一次,寶寶感冒,家裡我媽、寶寶爸、阿姨都想讓寶寶在家自己恢復,不想去看醫生。

我嘴皮磨破,沒用;最後,說了句:“如果出了問題,誰說這句話的誰負責。”

此話一出,全家個個氣得臉色鐵青;但跟我一起抱著寶寶去了醫院。

健康和安全,是我最在意的原則問題,在這方面,我一絲一毫都不會退讓。

這個時候,求“和”,就是拿寶寶的身體在做試驗。

我情願他們吐槽我嘮叨我,也不願意為了“和”而去做一個錯誤決定。

任何家庭都一樣,出現問題的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吼一嗓子:這事兒聽我的,出事兒我擔著。

在母女,而不是婆媳同住的大家庭裡,這件事,需要女兒來做,而不是女婿。

.

醫生檢查完,寶寶除了感冒,上呼吸道已經有些發炎了。

我問醫生:以後寶寶感冒,是應該來看醫生,還是在家觀察?

醫生建議,如果拿不準,最好先來醫院看,醫生判斷之後,再回家觀察。

這種建議,一定要讓家人在現場聽到。

有時候,別人講一句,都比自己講10000句管用。

每次看醫生,我都會多問幾句後續護理的問題;剛開始寶寶爸覺得我很囉嗦,但我堅持。

既然知道自己是對的,又何必一定要別人立刻認同?

反正,日子長得很,他後來慢慢懂了。

.

今年的流感,家裡四個人陸續中招。

沒有《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文的跌宕起伏,只是半個月不到的感冒,但家裡也忙亂得人仰馬翻。

剛開始只是阿姨感冒了,她身體好、平時生病不吃藥靠自己扛。

牙疼都能忍著不吃藥,硬漢一條。

剛開始我們疏忽了,勸她吃藥她沒吃,就想等她7天自愈吧。

當時我想把孩子抱過來睡。

孩子不肯,要粘著阿姨。

我們大意了,想著寶寶平時身體不錯,應該沒事。

結果,兩天後,孩子也感冒了。

劃重點啊劃重點:

跟《流感》一文中作者一樣,剛開始沒有說服岳父,就放棄了;

這個時候,應該堅持讓阿姨吃藥、或者把寶寶抱過來睡。

對自己覺得正確的事情,就應該堅定執行,不等不拖不僥倖。

.

當天下午,發現孩子沒精神,流鼻涕,測試體溫39度,我們就帶去了HMJ醫院。

之前有過在EYS急診等5個小時看不上病的經歷,太糟心了,就辦了個醫療保險卡,在某些醫院國際部和私立醫院可以直接簽字報銷。

以為這種掛號費1000+的醫院人會少一些,結果太天真了,還是等三個小時。

醫生給寶寶做完流感鼻拭子(流感A+B抗原檢測),結果不是。

但我在醫院呆了幾個小時,就開始流鼻涕。

醫生給寶寶開了退燒藥,美林和泰諾林,交代回家後交替著喂,我們照做了,以前,她吃藥後效果很快,這次卻一晚上40度高燒不退。

早上5點時,寶寶爸再送去HMJ,醫生建議和之前一樣的處理方式,爸爸無奈回家。

.

第二天早上9點,我醒來渾身發冷、酸、流鼻涕,我知道自己感冒了。

對這波流感的厲害心裡有些發怵,看看寶寶,狀態不對,打蔫兒,馬上給寶寶換上衣服,直接去XHGJ。

阿姨猶豫:要叫醒爸爸嗎?

我說:不用,我們打車。

長安街巨堵無比,孩子在阿姨懷裡,抱著她,一聲聲叫阿姨。

突然,她開始抽搐,整個人向後挺,拳頭緊握,口吐白沫,眼睛翻白眼,瞳孔往中間對,嘴唇全紫。

阿姨嚇得不行,叫著寶寶,寶寶,又叫我拿紙擦嘴,我嚇得有幾秒鐘都不知道動了。

寶寶抽搐了一會兒之後,停了,閉著眼睛像是睡著了。

我慌得摸她手腳,高燒40度的她,手腳冰涼。

.

阿姨急得直問:怎麼辦啊怎麼辦?快給爸爸打電話。

這時我知道要鎮定下來,說:“現在爸爸趕過來也是堵車,沒用。”

阿姨著急:“那怎麼辦啊怎麼辦?”

我想了想,開始給HMJ打電話,告知情況,問處理方式。

問完,讓阿姨給寶寶喂退燒藥、解開厚衣服。

司機師父也緊張得不行:“現在怎麼辦?要去附近的醫院嗎?”

我看了看附近,沒有好的醫院,HMJ已經是私立醫院裡挺好的醫院了,如果沒解決問題,那除了去XH,我想不到還有什麼醫院可以去。

對司機說:“還是去XH。”

阿姨急著喊:“這麼堵怎麼辦啊?”

我看了看堵得水洩不通的幾條車道,問司機:“不走長安街,走通惠河北路會快嗎?”

司機看看導航:“哎呀,一樣堵。”

我想了想:“那您還是走這條路,開車注意安全。”

路上,我一直在查高熱驚厥的情況,看完後心裡大概有了點數。

.

路上堵車,慢得像蝸牛爬,我們提前下車,抱著孩子跑了一大段路,送去找醫生。

當時我抱著寶寶小小的身體,她穿著厚厚的冬裝,依然感覺她快到不正常的心跳,我心裡好怕,只能趕走腦袋裡一個個的壞念頭。

進到XHGJ,兒科門診前面有兩個病人等,我問能不能急診?護士說,急診醫生要從手術室過來,也要時間。

我去辦手續,護士去給寶寶做檢查。

檢查完,護士給急診醫生打電話:你趕緊過來。

過來後,醫生仔細檢查,詢問發病情況。

有醫生在,我的心慢慢定下來一些。

.

要給寶寶抽四管血去做檢查,護士在孩子靜脈和手背紮了幾次都沒出來血,最後抱去兒科護士那兒才成功。

阿姨心疼寶寶,一直哭。醫生沒來,哭,讓我去催;護士扎不出血,寶寶哭,她也哭。

她問我:你怎麼這麼冷靜?

我當時也發著燒,渾身發冷、頭疼,樓上樓下跑著交單、簽字,看孩子扎針。

但一直都沒哭。

確實看著有些冷血,像後媽。

阿姨對寶寶的愛我很感動,慢慢跟她說:你看啊,給小強看病的醫生是從手術室過來的;看完我們,又趕下一臺手術。她很忙,不是故意耽誤時間。

護士扎針那會兒我也心疼,只能下次長經驗,以後先問護士是不是兒科的?

再說,你都已經哭成那樣了,我再哭,誰管事?

阿姨點點頭。

之後我問醫生,是什麼原因引起高熱驚厥?

醫生說了幾種可能,最後說要排除下腦膜炎;

聽完我愣了一下,有點怕,於是問醫生腦膜炎會有哪些症狀?

醫生說會尖叫、神志不清……

聽完也不怕了,孩子沒有這些症狀。

我理解阿姨的心疼,我是孩子的媽媽;可是我沒法在那個情況下任由情緒左右。

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了,事情一逼,就把眼淚逼回心裡去了。

做女主人,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快中午的時候,凌晨5點帶寶寶去看醫生的爸爸睡醒了,給我打電話。

我說有點嚇人,她抽搐了,不過現在好多了。

爸爸很不理解:“她是冷吧?醫院多容易交叉感染啊!”

我心裡翻了個白眼:“不是冷,是高熱驚厥。”

孩子爸馬上趕過來看寶寶。

見面,他問:你怎麼不叫醒我?

我說:沒關係,你早上也辛苦了;再說,如果你覺得沒必要來醫院,我還要再說服,也太麻煩了。當時寶寶的情況,我覺得有必要再來看看。

有時候,說服家人,不要用嘴,而要用行動,用結果。

.

醫生建議兩週後去複查腦電圖。

我帶著孩子去了XSJ,住院一天做檢查。

孩子被纏得像個天線寶寶,我們哄她這是戴了個帽子,美~~~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她不願意在病房裡待著,我們又哄又嚇唬,給水果吃、抱著她去看百年不遇的月全食。

第二天拆下帽子後,還沒來得及給她洗澡,來查房的醫生問:寶寶是天生的自然捲嗎?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

一個感冒,家裡大人孩子前後折騰了半個月。

在發現感冒到高熱驚厥,不超過24小時的時間裡,外婆、爸爸、阿姨、我對這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做法。

一個家裡,如果有多人話事,最後辦不成事。

相對來說,母親是這個家庭裡與社會共同進步、想法清晰、也相對更細心的人;

更何況,與外婆同住的家庭,女兒和媽媽吵幾嘴沒關係,大家能借助吵架分清界限,從長久來看,反倒有益處。

做一家之主,需要遠見、冷靜、堅定、決斷……/<font>

如果你自認是這個人,就去當家作主。/<font>

這麼累地做這個主為什麼?/<font>

為了舵不歪、船長行,為了這個“和”,是家和萬事興的和,而不是為了逃避矛盾而假假的“和”。/<font>

更為了事前想清楚不留遺憾,事後不花更多時間去擦屁股。/<font>

.

人到中年,好看還是灰頭土臉,完全取決於家裡人的情況。

都健康順利,好看;

有點小事,頭髮都忙飛,人沒個形狀。

研究理財、保險,說服家人、甚而吵架,很累,很不省心;

可是,這也是要做一家之主的責任心,必須要承擔的東西。

畢竟,人到中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好了,不多說了,我媽讓我去吃飯,派小寶寶來催我去吃了。

你看,真是太懂我了,太懂一物降一物了…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家之主,要有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