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16歲兒子考上博士,如今逼父母在北京買房,上不上大學還重要嗎?

用戶64324579


你好,我是周小鵬,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心理諮詢師,專注解決婚戀情感心理問題。


16歲考上博士,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在求學道路上的一帆風順,多少人16歲還在重壓之下的高中生活中掙扎,而他達到求學的頂峰。但可悲的是,考上博士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似乎失去了目標,轉而要求生活中其它方面,逼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想讓北京的房子來匹配自己博士的身份。


心理預期與心理落差


我們可以想象這位16歲的博士,在人生的前16年解決了很多孩子在成長中的難題,他的內心因為這樣的經歷而充滿了自信,因為他堅信自己的未來一定是前途美好的,同時也相信他的父母也得到了很多內心的滿足,對他的未來也充滿了期待,這種期待不只是他們自己的,也來自他們生活的圈子裡的人給的。但當這個孩子考取博士後,尤其是在北京這樣一個人才層出不窮的地方,也許他發現身邊有和他同樣優秀的人,產生了心理落差。


為了彌補這種心理落差,他需要有物質性來填補他的心理落差,他想到了讓人高不可攀的北京房子,如果能擁有一套北京的房子,又能重新符合別人對他的期待了。但只是他沒想到在北京買房這件事情並不是他父母能承擔起的,並不是只要你有想法有目標就能實現的。、


就如我們常見的一種“捧殺”的現象,當我們把一個人抬到太高的位置時,他就會期待一直保持這種高姿態,哪怕提出的要求不切合實際,比如對拜見以前的皇帝時喊得“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一種心理期待,但期待太多就變成了不切合實際地要求,為了長久地維持生命,他們煉丹,乞求長生不老,最後的結果肯定是破滅。


所以心理過高地期待,會造成心理落差。我們要合理地客觀地看待一個人一件事,才會讓人保持在理性範圍。


諮詢婚姻戀愛問題,歡迎關注私信小鵬姐姐哦!


周小鵬


極速成長的天才,顯得偏激和固執,可是又有誰看到了這個16歲博士背後的無力和脆弱。

先不要急著批評這個天才,你如果真正瞭解他的成長曆程,你會發現錯的真不是他。

毫無疑問,他就是個天才。



他叫張炘煬,是一個天資卓絕的孩子。兩歲半時,就在三個月內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他4歲讀小學一年級,6歲升入五年級;9歲直接上高三。

從他10歲讀大學起,他就一直被叫做神童。他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2008年他又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當一般十六歲的孩子大多還在讀高二時,張炘煬已經是北航的博士,也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

十六年來,他以驚人的速度趕超別人也在不斷的挑戰自己。同樣,他所承受的壓力和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卻讓我們感到一絲悲哀。

他揹負著父親的夢想,或者說他就是父親的夢想

天才是有遺傳基因的,張炘煬的聰明遺傳自他的父親張會祥。

然而因為家境問題,張會祥並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張炘煬的出生給了張會祥新的希望。

為了孩子的學習,十幾年的時間裡,只要孩子在,張會祥夫婦從來沒看過電視,也幾乎沒有在家待過客。



我們從這幾組父子對話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

(一)在張炘煬小時候,著迷看《西遊記》,父親第一時間就把它藏了起來。

張炘煬說,這是精神摧殘。

父親說,你就像這花盆裡的植物,我把多餘的枝兒修一修,把不必要的枝都修剪掉,你的主幹才能長的更好。

張炘煬說,我覺得這樣修出來的花,它就是會在這個健康方面損失很多。越是那些歪脖的樹,可能越能經受風雨洗禮,而那些就是被人工修剪過的樹,往往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

(張炘煬說的很有道理啊,只是此時他的父親力量更大)

(二)因為張炘煬13歲時沉迷電腦遊戲,父親張會祥氣得從北京工業大學步行50公里回到河北廊坊的家。

父親說不服兒子,只能選擇和自己慪氣。

張炘煬說,因為人都要斷奶的。他想使我一輩子斷不了奶,做不到。

父親說,我給你培養好的出習慣之後,再鬆手你就沒事了。

張炘煬說,再鬆手的話只不過是把這個轉型期推遲了幾年,而且推遲幾年之後的後果將會更加恐怖的。會有一種反彈。

(張炘煬自己很清楚他和一般孩子的成長軌跡不同,甚至已經暴露出了最初的反抗)



張炘煬理解自己的父親,卻用“急功近利”這個詞來形容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三)

父親說,他的培育理論叫做先蓋樓,然後再裝修,先把進度趕超上去,然後慢慢再補。

張炘煬說,你根本就是鋼筋都沒有,你蓋什麼樓?說實在話,那就只能祈禱不要有一些地質災害,不然就成樓倒到,樓脆脆了。這樓留了隱患。

(張炘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成長方式和別人不同,甚至逾期到了某些隱患)

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前提是報復還是一種情緒宣洩?

張炘煬因為長期迷戀電子產品,最後面臨交不出論文畢不了業的後果,他甚至有過自殺的想法。然而因為恐懼失敗,張炘揚開始廢寢忘食地補習,體重驟降,最終完成了碩士論文。

社會的影響,金錢的誘惑,過早的侵蝕了這位天才。

其一,與身邊人的巨大反差。考上博士之後,張忻煬的同學中很多都有了不少收入。而張炘煬依然生活簡樸,只打過幾次出租車,唯一一雙有品牌的運動鞋,是二姨送給他的禮物。他雖然是個高智商的天才,卻終究是個青春期的孩子。

其二,買房的初衷可能是為了面子。讀碩士時,張炘煬曾抱怨北京的房價高,有同學說,你滾回你老家去。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張炘煬一向自傲的心理在現實面前顯得很無助。

其三,天才正在青春期。張炘煬暗戀一位女同學,在他的心裡,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才是與心愛的人談戀愛的基礎。雖然在學業上張炘煬是一位天才,但在感情方面他顯然只是邯鄲學步。戶口、房子、工作這不正是現代人口口聲聲所說的硬件嗎?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張炘煬突然提出,如果父母不給他在北京買房,他就不參加碩士論文答辯,也不考博士。在答辯的最後一天,父母為了勸哄張炘煬繼續把學業進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個房子,騙兒子是買的。

超速成長的弊端已經顯現,張炘煬生活在比他大七八歲的成年人中,這個十六歲孩子已經把房子問題視為最大願望。



生活中的張炘煬並不是這樣無理取鬧。為了省錢,他會熟記各個公交路線, 5毛錢去樓下接2.5升的純淨水,可以喝兩天。甚至連裝純淨水的大塑料瓶都不捨的買。

天才的反常表現到底是宣洩還是反抗?

我想當事人的原話最能說明問題:

應該說是我父母在自己逼自己。他們為了他們不曾實現的一個夢想,來自己逼自己。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強加的,反正我的夢想也基本上繼承了我父母的夢想。本來最希望我留在北京就是你們。你們應該為此努力。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傷仲永的現代版,這只是一個揠苗助長的副作用展示。

天才也逃不脫金錢的束縛,這才是社會的最大悲哀。

那麼我們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上不上大學到底重不重要?

如果你沒有殷實的家產,沒有深厚的人脈資源,又不甘於平淡的生活,那麼上大學就顯得很重要。


夜雨如書


曾經有這樣一位神童名叫張炘煬,1995年出生的他4歲就上了小學,9歲直接升入高三。13歲時成為了北工大碩士研究生,是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6歲時更是讀到了北航的博士,當有記者採訪這位博士神童,他認為的成功標準是什麼時,他的回答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

考取博士以後,他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為了在北京有房子,畢業答辯前他告訴父母,如果不在北京買房就不參加答辯。答辯前的最後一天,父母為了讓張炘煬順利答辯完成學業,去租了一個房子哄騙兒子是買的。


這位神童的言行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人們在討論之時也在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樣的孩子上不大學真的重要嗎?


張炘煬自己解釋說是因為上了大學看到了很多現實,只有成為人上人才有價值,才有資格追求異性。


張炘煬的回答反映了一個社會現實,那就是家長在教育的時候只注重成績教育,成績大過天,認為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而忽視了素質教育,更缺乏的是沒有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三觀。


一個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張炘煬得父親因為兒時家境貧困沒能完成上大學的夢,因此將自己的夢想寄託在兒子心上。或許就是這種過分的期待,使這個家庭過分的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其他的教育吧。據其母親說,在他讀書期間為了孩子的學習家裡幾乎不接待客人,也不看電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斷絕了張炘煬與外界的接觸。


其實我們可以的看得出的是,張炘煬雖然在智商上是一位神童,但在心智上並未完全成熟。擁有了高學歷卻丟失了基本的品德和素質,那這種教育其實就是徹底的失敗了。


在張炘煬的眼中,北京戶口、北京房子和一個所謂的好工作就是成功的標準了,卻忽視了自己在“成功”中的位置。但仔細想想,一個16歲的心智未健全的孩子有這種想法,是不是整個大環境所影響的呢?


說到底,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確實,只顧成績唯上,缺失了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上的關心和培養;另一方面,13歲就升入大學的他過早的進入了成人世界,還分不清現實與虛擬,更抵擋不住誘惑。


教育,從不是隻圖一個好成績;上大學也不是隻為了學習,更是培養一個人的情商、心智和三觀,只有認清自己,腳踏實地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決勝網


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個16歲男孩的開掛式的成長經歷:9歲讀高三,10歲高考,保持“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他被北京航大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我想所有人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從心裡佩服這個僅僅只有16歲的神童,但是就這樣一個天之驕子,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思想:他認為博士成功的標準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

他甚至覺得如果博士畢業連房子都沒有,那博士畢業有什麼用。所以他逼迫父母在他畢業前在北京買房。

我只能說他的智商很高,但他的心理還不成熟。他所認為的成功,還要逼迫父母來幫他實現,年紀在增長,慾望也在增長。

但是自己的能力卻支撐不起他的野心。他不曾感恩父母對他的養育和支持,還在不斷向父母索取。但也不能斷然地說,上大學就沒用了。

神童之所以會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心理和性格方面的缺失,父母只知道讓他去學習,卻忽略了對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的塑造和培養。

16歲考上博士,也許他是天賦異稟,但是他背後的付出絕對也是很大的,至今為止他大多數的生活都被學習佔據著,他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經驗。

所以,這個年紀的他步入社會時就會顯得不成熟和激進,他才會覺得成功就是北京戶口,有房有車。他所理解的成功是他從書本里看來的。他自己根本不知道真正的成功是什麼。

從小學校就教育我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我想這位天才的發展已經畸形了,換句話說對他的教育是不成功的,他有豐富的知識,但是他卻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這種教育未免顯得“急功近利”。

除了學習,三觀的塑造同樣重要。

我們應該明白,不是上大學沒用,是這樣畸形的學習沒用。這樣的學習是不科學的,不合理的。只會讀書的巨嬰對這個社會來說是一無是處的。

所以,我們更應該反思,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讓孩子身心健全發展,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功利心毀了孩子那可貴的天賦。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記得看過一個報道,10歲孩子考上大學,父母到學校來陪讀,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有的還在尿床呢。

事件回顧

這個孩子叫張炘煬,10歲本科,12歲碩士,16歲考上了博士,放在那裡都是天才。可這樣的孩子卻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

拔苗助長?

我們都知道,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因此,能有如此成績絕對不是僥倖。

愛因斯坦說過:天才是99%的勤奮+1%的天分。

兩者缺一不可,若是缺少了勤奮,縱使少年聰慧,終究會江郎才盡。若是缺少了天賦呢縱然努力到白頭,也不過平凡一人。

因此這個孩子一定是從小天賦過人,其家庭對他有進行了嚴格了的規劃和教育,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叱吒一方的人物。

不管父母時為了讓孩子成才也好,出名也好,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好。孩子必定是損失了自己娛樂的時間。他的童年可能只有讀書和學習。讀書還只能是課本,這有多枯燥,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據悉,孩子曾經也想看其他書籍,被家人遏制了。也想玩玩遊戲,被父親遏制了。最終家人阻斷了孩子所有的希望,讓他知道只有學習一個出路,也許在那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就已經埋下的憤怒的種子。他要迅速的成長,迅速的脫離,再來迅速的報復。


教育中父母觀念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拔苗不一定助長,或許拔了這一段,你看著是高了一截,但在根裡卻已經埋下了隱患,當越長越大的時候,這個隱患的因素就越來越大了。

兒時只注重學習教育的不注重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這就如同拔苗一般,苗需要一點點通過各種教育來施肥生長,家長望子成龍,直接通過自己的奇特的手段,跳過必要的人生教育,最終導致了孩子的性格不完善,這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


教育問題是幾千年來的問題,很多人都在討論。交友沒有公式,但是有幾本的理論。之所以教育最根本是要將孩子教育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的人。一味的灌輸知識,只讓他變成了考試機器,並非教育,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這種教育方式我是不贊成的,即使知道能教育出天才來,我也不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你會這樣教育嗎?


老王偵查記


可惜了,如果父母用科學的方式培養,而不是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這個家庭和孩子的未來會是另一番景象。而如今這個結果,真是父母自己害了自己。

這個孩子確實是“天才”,但是父母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讓這個“天才”變得有些畸形。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心靈捕手》這部電影,那部勵志劇情電影中的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

這個孩子也需要去找回自我,而不是永遠揹負著父母的夢想生活,而這個找回的任務,更多的需要他自己去完成。

我們來看看這個讓人有點惋惜的故事,我瞭解的是從一個採訪內容開始,以下截取了一段:

 張炘煬兩歲半時,就在3個月內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他4歲讀小學一年級,6歲升入五年級;9歲直接上高三。2006年,年僅10歲的張炘煬參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2008年他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今年9月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他的父親張會祥是遼寧盤錦市的一名公務員,他36歲才做父親,給兒子取了“炘煬”這個火旺的名字,希望他走出自己這一代“平平淡淡”的境界。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張炘煬的父親出生在農村,是1978年的大學生。1990年,曾經以優異成績考上人大商學院第一屆MBA班,但因為拿不出1.5萬元的學費只能放棄。用他自己的話說,工作以後的經歷並不輝煌,做過企業車間副主任、街道辦事處幹部,他認為應試教育是一個現實,只能面對現實,讓孩子儘快實現成功目標。

而實際上,父母們讓孩子承載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張炘煬:我就是要當王者,要不然的話,你就沒有地位可以講。

  記者:你這個天大的夢想,假如你做不到呢?

  張炘煬:假如我做不到,那我就是相信我父親一定會非常失望。

  張父:我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幫幫孩子。把下一代培養好了,讓他翅膀硬一點。

從這個採訪內容看,張炘煬就像是一個冷冰冰的,不懂世事、不懂感恩、沒有社會生存能力的“學習天才”。

老師看重他的數學天分,收他作為這屆唯一一個博士。但是除了學習,他需要學習的社會能力還有很多。

上學很重要,但是學會做人、學會適應社會更重要。


有料家庭教育


很多時候很多人把很多事情都簡單的劃等號,是我們的社會人群認知的一個缺陷。

例如,把學歷(學位)和為人(人品)劃等號,把學歷和收入劃等號。

這裡的問題,16歲考上博士,逼父母買房,引申出上大學是否重要。

其一, 除了極個別的人,所有的人,芸芸眾生,都是社會的人,都要在社會的大環境下生存,首先都要解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問題。

所以放在大的環境下來看,張的行為,並不比一個一般大學本科畢業的人的行為糟糕。在這樣的環境下,各種學習上的驕傲,都抵不過生存壓力的現實。無需把男主從社會存在重隔離開來。

但是,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啃老”行為本身不值得提倡,除非家有餘資。

其二,現代社會,讀書依然是廣大一般家庭孩子改變生存路徑的最重要方式。

讀書的重要性確定無疑。能上大學更能對一個人的人生有改變。中小學都是基礎知識教育,大學有了很強的專業知識、社會綜合能力培養、個人自我修養的鍛鍊。

讀大學不一定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長度(其實是可以的,如果工作環境好,壽命會長一些),但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寬度、和密度。

其三,經濟越發達,社會分工越細緻,但是分工不外乎幾個方面的分化,一是有資源的人,二是有技術的人,三是依靠勞動力的人。

技術型的人,多數是後天勤奮深入一門技藝、技能,例如IT,律師、會計師等。這類型的人有能力,也勤奮。現在基本上通過讀書到大學的途徑實現。

讀書很重要,讀大學依然很重要。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張神童的作為是正確的。是完全正確的選擇。不能在北京全款買房,就回老家發展,這個決定沒毛病!

北京的房價比較高,一套房子五百萬起(還是老破小)。

如果沒有在北京買房,未來找老婆,小孩上學都成困難。如果在北京按揭買房,幾百萬貸款,一個月幾萬房貸,張神童學的理科職業根本還不起。

房子是一個經濟方法對人分層的手段。無法承擔房價,無法承擔房貸,你就去能夠承擔的地方去工作生活。

我在北京很多外地同事,都是集中全家幾代人的錢去交首付,然後大家一起還按揭,每天生活的壓力特別大,哪裡享受到了北京大城市的瀟灑生活。(留在北京的同事,還是有能力的人)

張神童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沒有能力留在北京就不要留,去哪裡都是發展,都是生活。(以後有空,準備寫一個這個方面內容)。

注…本人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二十年,炒股二十年。有興趣加關注… 1,微頭條發“腦洞新聞”,快樂生活,快樂人生。 2,發關於情感和成功學內容


飛刀47號


我一開始看到這個事情以後,很自然地覺得這孩子太不懂事了。父母辛苦供你讀書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你卻根本不考慮父母的實際能力和真正感受,實在是不應該。

但是轉念又一想,這一行字裡提供的信息實在有限,為什麼僅僅因為立場和經驗問題,在沒有更多瞭解事情因果的前提下,就武斷地把矛頭指向這個16歲的孩子呢?

我後來仔細看了這條舊聞,才知道來龍去脈。張炘煬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這是和美劇裡謝耳朵一樣的天才少年。

但是在他眼裡,成功的標準卻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這麼務實的目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卻按這個目標來要求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似乎就不妥當了。可仔細想想,這種成功標準又是誰來定義的呢?又是怎麼成為張炘煬根深蒂固的觀念呢?他的父母又為什麼熱衷於把他培養成天才少年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清楚以後,我們似乎就更能理解這個16歲孩子的“過分要求”了。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孩子是最大的投資”,不少人信奉,尤其是那些敢生育,併為了孩子教育焦慮得惶惶不可終日的中國中產們。

看到這個消息,我想到了最近也是被翻炒的“中國第一神童”寧鉑。

通過孩子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還算小,通過教育孩子而實現階層逆襲,曾是很多家長緊逼孩子求學苦讀的動力。

但這樣真的好嗎?

但我們有真正考慮過這些孩子的感受嗎?

想起高中那位被班主任稱為“天之驕女”的班長同桌。那時的她確實能擔得上這個稱號,家裡有錢,成績好,長得好看,還多才多藝。

可是,這樣一個外人眼裡的“白富美”,在上交老師的週記裡,一條條寫著控訴父母的罪狀,弄得班主任經常前來做她的思想工作。而她也經常向同桌的蜜姐吐槽,父母從小大到大根本就不關心她的想法,只是一味逼她學各種才藝,還報了各色的培訓班,而這些都不是她想學的。

我再後來得知她的消息時,叛逆、早戀、逃學與父母爭吵,原本在老師眼裡奔著重點理工院校考去的她,選擇了曾經被父母壓抑不讓學的聲樂,再後來,聽說連本科的藝術院校也沒考上。

這樣的結果意外卻又意料之中, 她曾說過,要報復父母。而她真這樣做了,將父母前十幾年辛苦培育的模樣毀得面目全非。

同樣是人們眼中的“天之驕子”,曾經的中國第一神童寧鉑,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學佛是為了解決我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困擾。從1987年開始就深受這些困擾,為此我花了6年時間來尋找答案。”

很想問問這些孩子的父母,在拼命讓孩子往上爬承受自己當初沒有逆襲成功導致的痛時,是否有想過,該如何培養孩子,有獨立解決個人與社會生活的困擾問題呢?個人認為這個問題不上不上大學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