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近期,英文原版音乐剧《芝加哥》开启了中国内地的售票通道,这部经典音乐剧即将于今年冬天登陆北京和上海,带来将近20场演出。对于被2002年电影版《芝加哥》圈粉,或者资深音乐剧爱好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另一部英文原版音乐剧《猫》已经率先在中国开启巡演。12个城市,157场演出,预计票房2亿元人民币。另有《吉屋出租》、《长靴皇后》,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原版剧目连番上场,让2018年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大年。

音乐剧和歌舞类型电影历来关系密切。上述的几部作品,都有“剧影联动”效应。《芝加哥》、《吉屋出租》都有改编自音乐剧的电影版,《长靴皇后》则是电影版在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版和影版都脱胎于莎士比亚原著,而《猫》虽然没有电影版,但也曾发行音乐剧现场的DVD。

音乐剧和歌舞片:一对兄弟

国内很多观众了解《芝加哥》,是通过2002年的电影版。这部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的电影在当年获得6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以及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等视听类奖项。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电影《芝加哥》

而音乐剧版《芝加哥》早已名声在外,1926年话剧版诞生,1975年音乐剧初演引起争议,1996年复排获得轰动,获得6项托尼奖,后来成为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历史上演出时间最长的美国音乐剧。

音乐剧与电影关系密切。历史上很多经典音乐剧被改编成电影,早期的《雨中曲》、《音乐之声》、《窈窕淑女》、《西区故事》,近期的《红磨坊》、《贝隆夫人》、《妈妈咪呀》、《追梦女郎》、《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等,都成为歌舞片类型电影中的代表作。

但如果将音乐剧版和电影版进行比较,二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明显的差异。

以《芝加哥》为例,首先在演员的选择上,电影版女主角选择两位好莱坞影星,在外形和表演上吸引眼球,而音乐剧则选择专业爵士歌手和舞者,在舞台临场表现力和爆发力上难以被超越。

由于媒介不同,音乐剧中,演员的表演张力,在现场面对面对观众造成的冲击是电影不具备的,因此音乐剧舞台上的演员,始终处于视觉焦点的位置。而电影剪辑则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但是电影镜头的存在,镜头运动和视角变化也会让某些表演片段增色不少。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电影《芝加哥》歌舞片段

从叙事角度来说,电影叙事方法具备天然的优势,相比音乐剧的单一舞台空间,在剧情推进上,更加清晰顺畅。而音乐剧由于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会在舞台艺术上做出更多尝试,比如《芝加哥》音乐剧中,将近30人的乐队处于舞台中央,与演员及观众都有互动的设计,增强现场感。

两种艺术形式尽管有上述不同,但终究是一母两胎的兄弟,拥有相似的故事框架,最重要的是,相似的视听元素。男女主角分别独唱的“Mr Cellophane”和“If You Are Good To Mama”,以及“And all that Jazz”以及相应的舞美设计,已经成为《芝加哥》的代名词。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此次音乐剧导演鲍勃·佛西,此前也曾执导过《爵士春秋》和《歌厅》两部歌舞电影,也证明两种艺术形式的相通。

音乐剧改编电影的例子并不少见,反之亦然,像《狮子王》、《美女与野兽》、《修女也疯狂》、《长靴皇后》等电影,受到大众喜爱后,也被改编成音乐剧,搬上舞台。但是此外的大部分音乐剧和歌舞片,仍然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唱跳”的市场潜力

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在国内,音乐剧的受众较为小众,歌舞片也是较为小众的电影类型。

但最近几年,无论是歌舞片,还是音乐剧,在票房表现、观影人群数量这些指标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2018年,由于《猫》和《芝加哥》的强势登陆,中国音乐剧市场迎来了近五年的一次小高潮。从2015年引进《歌剧魅影》、《人鬼情未了》,2016年引进《罗密欧与朱丽叶》、《窈窕淑女》,中国音乐剧市场出现大幅增长,直到今年,在中国剧院公演的音乐剧数量和场次都有大幅提高,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单凭《猫》157场,将近2亿的票房收入,已经成为商业演出市场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音乐剧《猫》

而对比歌舞类型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 2018年上映的歌舞片《马戏之王》获得1亿人民币票房,2017年,《爱乐之城》内地票房2.4亿元,《美女与野兽》、《欢乐好声音》、《冰雪奇缘》三部歌舞动画片的票房分别是5.9亿、2.1亿、2.9亿。相比于2013年《悲惨世界》的6300万,有了显著提高。

歌舞片的市场表现,和中国电影市场整体发展步调一致。而早期的歌舞片,虽然未在国内公映,但通过DVD版本和各种渠道,也在中国培养起一批忠实观众。《三傻大闹宝莱坞》、《雨中曲》、《音乐之声》、《狮子王》等经典歌舞片备受中国影迷喜爱,进入豆瓣电影TOP250榜单。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电影《音乐之声》

但是,音乐剧和歌舞片作为舶来品,在中国欠缺时间积淀和历史传统。音乐剧所依赖的剧院的建设、观众的观看习惯,都尚未达到成熟的状态。

从受众角度来讲,音乐剧和歌舞片根植于英语语境,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上千万观众的检验,才促成了上述经典作品的亮眼成绩。欧美的音乐剧和歌舞片爱好者中,包括很多中老年观众,他们经历过歌舞片的黄金年代,形成了固定的习惯。

而在中国,这一人群以年轻群体为主,并且正在不断的扩充中。快速发展的歌舞片市场,也激烈国内的创作者们纷纷试水,制作出《如果·爱》、《天下无双》、《天台爱情》、《华丽上班族》等一系列中文歌舞片。

观察|音乐剧、歌舞片,“唱跳”类型在中国有市场吗?

《天台爱情》

中文原创音乐剧作品也正在增多,虽然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改编电影出现,但随着时间积淀和观众群体的培养,“剧影联动”也并非不可能。

歌舞片自诞生之日就是为娱乐而生,且在30-50年代的好莱坞迎来一个黄金时代。如今,歌舞片在商业电影中已经不是热门类型,但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仍然受到特定群体的喜爱。歌舞片在中国没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也没有经历从兴盛到缩减的过程,所以在年轻群体中,还保留着可待发掘的市场潜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