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炮轰”式的施肥方法有哪些弊端?

神农35


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那个时候的肥料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不到位,效果比较差,作物后期脱肥比较严重。因此在推出这种类型的肥料大概2年左右就没有多少农民使用了。现在的肥料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进展,一炮轰的肥料又开始出现在市场。那么这种肥料或者施用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1、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一炮轰的肥料都是作为基肥使用,后期不用追肥。些就对一些后期追肥需要2-3次的作物种植来说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2、减少肥料烧苗、伤根的风险。一炮轰的肥料都是缓释或者控释肥料,养分释放需要一定的期间才能完全释放,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这样就降低了种子及根系周围的肥料溶液浓度,降低了肥料方面的农业风险。

3、提高肥效利用率。由于其控释和缓释的成分或者技术的存在。其养分的释放是缓慢的。就减少了以往使用氮磷钾三大肥由于肥料溶化快引起的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和随水深度下渗的损失量。


那么这种肥料的弊端有那些呢?

1、由于施肥方式或者机械的差异,引起肥料的利用率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肥料浪费。

2、制造工艺和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引起这类肥料的养分速度超过了预期的速度,容易造成后期的生长发育与肥料供应脱节,形成作物脱肥的情况。

3、成本高。由于复杂的工艺和技术流程,一炮轰类的肥料价格要高于普通的三大肥的价格,成本有一定的增加。

4、与之搭配的机械不到位,使其肥料利用率水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说白了就是肥料与机械的配合研究工作失调。这方面日本和韩国较为先进,他们国家水稻种植采取侧深施肥技术,一个生育期只用底肥并且做到了全期肥料释放的目的,而且还有与之配套的侧深施肥专用高速插秧机,特别适合肥料和机械的推广。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炮轰的肥料技术的优缺点以及一些弊端产生的原因。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我是卖化肥农药的,对于玉米“一炮轰”施肥法,我是区别对待的,那么施肥的弊端也是如此!有利有弊!

“一炮轰”的玉米施肥法,在我们这里也就兴起7/8年的时间,其先我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那是不合理的,它违背了玉米的需肥规律。

玉米的一生需经基肥,种肥,攻秆肥,攻穗肥,攻粒肥五次施肥。老农对于玉米的施肥,讲究的是“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意思是在玉米的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追肥,以达到攻秆,攻穗和攻粒的目的,重点是攻秆和攻穗!

可是,近几年来,随着青壮劳动力的城市化,农村以“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为主,而玉米追肥又是一种重体力活。(回想起以前我在家给玉米追肥的情景,用的是碳酸氢铵,父亲挖孔,母亲施肥,我们几个在后面埋土,还得压实。后来用化肥篓子划硝酸铵或尿素,再后来用撒施肥)。

有点跑题了,再拽回来,回到“一炮轰”施肥上来!

不管你用何种化肥,此方法可省工,省力,省时!不会因追肥而耽误工作时间,可打工挣更多的钱——人民币,美元,英镑,最好不要日元!

如果用玉米专用控释肥,我无“弊”可谈,因为CCTV有过证实,不减产,可利!

用其它的一般的化肥,可造成肥料与玉米间的供需不同步,该吃的时候捞不着吃,不该吃的时候楞塞!“足时一顿撑,木有时敲米桶!”还会造成肥料的浪费!烧苗,减产等弊端!

这就是“一炮轰”玉米施肥的利与弊。可话又说回来了,就是减产那么一百二百斤滴,又能值几个钱呢?

存在的就是合理滴!不必太计较,你高兴就好,你的地盘你作主!

您又有什么建议呢?欢迎分享。

欢迎关注我,同您解决化肥农药使用中的各种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