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單腿”外賣小哥告別柺杖 夢想開家餐廳研發“媽媽味道”的菜

“未來可以‘雙腿’走路的時候,我想在下著毛毛細雨的天氣裡,和心愛的人手牽手在樹林裡散步。”11日,躺在浙醫二院骨科病房的38歲外賣小哥王建生,已憧憬起自己“雙腿”走路的生活畫面。

“单腿”外卖小哥告别拐杖 梦想开家餐厅研发“妈妈味道”的菜

王建生是四川達州人,後來到杭州生活。年幼時,因為意外,他的左小腿肌肉萎縮導致無法行走,他便一直過著“單腿跳”的生活。8月初,他拄著柺杖送外賣的背影走紅網絡,感動了無數人。從那之後,王建生收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援助。浙醫二院骨科主任嚴世貴教授的團隊也向他伸出援手,提出為他安裝假肢、完成他雙腿獨立行走的心願。據悉,目前王建生的手術費用由浙江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和杭州市餘杭區慈善總會提供。

“单腿”外卖小哥告别拐杖 梦想开家餐厅研发“妈妈味道”的菜

手術前一晚,王建生又一次想起了母親。母親雖早已離世,但她說過的那些樸素道理一直影響著他,“我小時候,媽媽經常告訴我‘今天別人幫你鋤地,明天你要幫別人割草’,我們不能平白無故接受別人的幫助,要想想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當一些慈善機構、媒體、個人提出幫他安裝假肢時,母親的話又迴響在他耳旁。嚴世貴告訴記者,團隊為他制定了兩套手術方案——第一個方案耗時一年,手術費超過十萬,但術後可以像南非刀鋒戰士那樣,能跑能跳,運動、開車都沒有問題;第二個方案手術費用只需要二三萬,術後3周就能安裝上“臨時假肢”,恢復正常生活,但效果沒有第一種方案那麼好。

醫生把兩個方案告訴王建生。他沒有考慮太久,選擇了第二種。“第二種方案時間短,風險小,費用也輕些,我已經受了那麼多幫助,實在不想讓好心人再‘浪費’更多資源在自己身上了。”王建生說,其實自己從住進醫院開始,就在猶豫是否接受這場他人捐助而來的手術,他覺得日後自己無法全然回報這些幫助,心裡不安。

“這座城市讓我變成了一個‘好人’”

韋師傅是王建生的同事,比王建生早幾年入行,王建生一直以“師父”相稱。自手術後,韋師傅便一直在醫院照顧王建生。“他一時還找不到護工,我在這裡照顧他,等他找到護工再走。”韋師傅說,他是自願過來照顧的。“他要是給我補貼我也不會收的。”一聽到病床上的王建生說日後要給他補貼,他立馬搖著頭說道。在韋師傅眼裡,王建生一直是一個有些“要強”的人:“有時候遇到在六七層樓的外賣單,我們想幫他送,他還是堅持要自己送。”

“我送外賣的時候行動很方便,生活自給自足,我覺得那不是堅強,是生活本能呀!”王建生緩緩地說道,語氣平和。這樣淡定的語氣,很難與那個左手拄著“鐵柺”,右手勾著外賣塑料袋,爬7樓只花41秒的單腿外賣員形象,聯繫在一起。從他手裡送出的面,基本沒有“坨”的時候,所以他又常被用戶稱為“閃電俠”。王建生說,送外賣時,不少顧客看到他的樣子都會給他小費。起初他都是很開心地收下了,後來又漸漸覺得不應該收這份錢。“人家點外賣時,已經付過錢了,我送外賣過去,是本分,不應該再別人的錢。”

出院第一件事是買條合身牛仔褲

9月10日,浙醫二院骨科副主任葉招明主任醫師為王建生做了手術。手術進行得很順利。還有三家制造假肢的廠商主動聯繫他,為他免費提供假肢。雖然人還躺在病床上,王建生已經開始憧憬未來的生活,“等出院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條合身的牛仔褲。”——一些常人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他終於可以獨立完成了。

住院前一天,他看到有個人喝醉酒摔倒在路邊,但他不能去攙扶,只能提醒旁人去幫助,“以後,我也能扶別人過馬路了。”出院後,王建生將回歸外賣崗位,但他內心有一個更大的目標:雖然母親離世多年,但他至今仍記得“媽媽的味道”,“我媽媽做飯特別好吃,我小時候偷吃她做的菜。我希望以後有機會開一家餐廳,研發我媽媽擅長的菜,讓別人也嘗一嘗。我連餐廳的標誌都已經想好了!”

來源:北京晚報 綜合錢江晚報 浙江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