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中秋节马上要到了,很多公司开始发月饼了。

作为人情社会的中国,逢年过节送礼总是难免的事。中秋节也不例外,亲朋、客户等人脉都要维系,少不了要送点月饼。而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你喜欢稻香村的,他喜欢哈根达斯,送礼前你总不能问人家什么口味吧?而且月饼这东西有一定保质期,放久了味道也不好了。

所以很多公司看到这个商机,发明了月饼券这个东西。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但“月饼券”的模式非常有意思,细想一下:

某月饼厂家印制了100元的月饼券

厂家将此票以65元/张的价格卖给经销商

经销商再以80元卖给消费者A

A将其送给B

B以40元卖给黄牛

厂商再以50元/张的价格向黄牛收购

也就是说,这个完整的利益链形成循环之后出现了奇怪的现象——

厂家没生产月饼,光是卖券就从中得到了15元的利润,除此之外经销商赚15 ,A送了人情,B赚40 ,黄牛赚10。

看上去,各方利益都得到了满足。

别以为这是个段子,某些大牌的月饼厂商,每年就光靠生产月饼券,赚的盆满钵满,你以为人家真生产月饼呢?

生产月饼是不假,但是生产月饼券才是最赚钱的

生产月饼可是又要投入生产,又要供应链、库存、人员、物流、食品安全等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小的成本。

而卖月饼券可就轻松了,即使一张发行出去的月饼券最终没有实现真正的消费,单是通过“经销商-消费-黄牛”的流转,月饼生产企业也可以最少获取15%的收益。

从金融的角度,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月饼期货”的交易。甚至有专门“倒弄”月饼券的黄牛以此发家。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据媒体报道,前几年,“黄牛”一天收取一两百张月饼券不在话下。好的时候可以5折左右收入,8折左右售出,只要转个手,就可赚到三成左右的利润差的时候,每100元也可能赚个10-20元。

一个中秋节下来,他们可以借月饼券赚到数万元利润。

黄牛会因囤货太多而作死吗?

有人会问,黄牛收购了大量月饼券,一旦时间过期,岂不是砸在手中,血本无归?

精明如黄牛之流,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往往“散户”黄牛的背后,还有被他们称为“幕后老板”的更大黄牛。

卖不掉的月饼券,会以统一4折的价钱被“幕后老板”收购。而这些“幕后老板”则与发行月饼券的月饼生产厂家有回购协议。

据媒体报道披露的消息说,月饼生产企业会以5折的价格回购。因为数量很大,这1折的差价带来的收益显然也非常可观。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在整个“月饼券经济”的链条中,月饼生产企业是起点,也是终点。起点是发行月饼券,终点是回购月饼券。

所以,月饼生产企业才每年热衷于发行月饼券。

大闸蟹乱象:卖蟹不如卖券挣钱

其实仔细想想,不仅是月饼,中秋时节的大闸蟹券也是同样原理。

早在10年前, “蟹券”就被发明出来,原来不易保存和运送的现货蟹,变成了可以随时提取的“期货”。业界称其为“纸螃蟹”。

蟹商在发行“蟹券”时,定价一般会高于实际价值。由于直接针对的是节日礼品市场,送礼者会觉得得到了实惠,而收礼者不知实际价值,看着高标价的礼券心里也舒服。

一家经销大闸蟹的商贸公司有4种大闸蟹礼券,售价分别为680元、980元、1880元和2880元。近10年间,这家公司卖出了高达80万张礼券,相当于一年就能卖出8万张。可谓暴利!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值得深究的是,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不过1200吨,可以说比较短缺,而2017年全国大闸蟹的消费量却达到了850000吨,甚至更高。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蟹商透露,自从有了大闸蟹券这种虚拟经济,彻底改变了大闸蟹经销商的销售方式,一年的收成,已经不看最后卖了多少蟹了,而是看在蟹季来临前,卖了多少券。

据江苏一位经销大闸蟹的商贸公司总经理称,一般而言一个蟹季能卖出1万张左右的蟹票

即便按单笔600元计算,每年能沉淀在他公司账户中的资金就达600万元左右。

而这仅是区区一家公司的沉淀资金,全行业到底能沉淀多少资金呢?据这位商人称,“过百亿元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么多资金,不论是拿去投资,还是投入再生产,都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除了沉淀资金,更让蟹商欢喜的是那些“被遗忘”的“蟹券”。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前些年,蟹券的有效期通常在2到5年,但最近几年,一些经销商将蟹券的有效期设在

9月份到第二年春节前,有些甚至更短。

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赚顾客不提货的钱。忘记提货,券就过期作废”……据蟹商透露,每年未提货的蟹券,约占当年发行蟹券的5%左右。这部分利润当然被蟹商们赚到了。

真像坊间所说,对于商家来说,实际上卖蟹不如卖券挣钱!而对消费者来说,蟹券的消费体验却并不理想,预约难、维权难是普遍现象。

“空手套白狼”模式比比皆是

不止这些,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收到一些购物卡、礼品卡、提货券,实际上,这些东西都和月饼券、大闸蟹券是一个运作规律。

很多大型商场、超市都会发行面值几百上千的购物卡,健身房、美发店也总是劝顾客办理高额的

健身卡、美发卡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这些卡实际上都是一种预付的模式,意味着只要卖出购物卡,就可以让发卡商家获得巨额的现金流,这些资金事实上就成了发卡企业的“零息贷款”。

即使是作为活期存款

计算利息,每年也可为发卡商家带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盈利。

而消费者因为购物卡过期、遗失或是为图省事而放弃的卡内押金、卡内余额等,也都将沉淀为发卡公司的利润。

商品期货化,总有人吃亏

其实在这一场循环中,羊毛出在羊身上,总归还是有人买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月饼包装越来越好看,里面的月饼味道其实都差不多。甚至可以说往往包装越好看,味道越不咋地。

中秋临近,月饼券不知又套路了多少人

都是套路啊!包装越好看才会有人买券去送人,味道越难吃大家才会卖给黄牛,最终导致厂商印券和印钱一样,赚大家中秋的人情消费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了,近年来受反腐影响,违规公款送礼有所减少,无论是月饼券还是蟹券,收益可能都会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这背后的商业链条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来源:公众号 【海外眼】,更多信息请联系明良君(vx号):mlnglob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