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2018年11月17日晚,在第55屆金馬影展頒獎典禮中,張藝謀憑著今年的新作《影》,奪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以張藝謀現在的成就、影響力和江湖地位,他早已不需要用獲獎來肯定他什麼,但他仍然難掩激動,入行40年了,這是他第一次獲得金馬獎,而且是最佳導演獎。當他走上頒獎臺,坐在臺下的老搭檔鞏俐已激動得熱淚盈眶。可以想象,這個夜晚,張藝謀心中也一定頻頻泛起波瀾。68歲了,拿到人生中第一個金馬獎最佳導演獎,不知是對他過去40年電影生涯的總結,還是對未來的啟迪!這種躊躇的感覺,張藝謀不會陌生,因為,早在40年前的1978年,他就已經經歷了無數次。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在1978年開頭,28歲的張藝謀還不是著名導演,不是著名攝影師,更沒有現在的名望,他只是陝西省咸陽市第八棉紡織廠襪藝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此之前,他幹過搬運工、電工,偶爾幫廠裡的宣傳部門出板報、畫宣傳畫、拍照片。要說此時的張藝謀有什麼過人之處,可能就數他的攝影技術。從小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張藝謀此時已經喜歡上攝影,他每月領著30元的工資,省吃儉用攢了很久,終於買了人生中第一臺海鷗牌4A照相機,跟表哥學了些粗淺的攝影技術,沒事就自己瞎琢磨,到處亂拍。在其他工友看來,他應該是不務正業,可張藝謀天生倔強執拗,一旦迷上了什麼,他一定要搞清楚琢磨透。在他的人生中,這種性格讓他失去了一些東西,但他得到的更多。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有句話叫“老天爺賞飯吃”,這句話用在張藝謀的攝影才華上也非常合適。他家裡沒有一個搞藝術的,但他愣是靠自己的悟性和不斷實踐,在攝影上達到了一定的專業水準,對攝影的構圖、光線運用、主題內涵,1978年的張藝謀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解。但這些,在棉紡廠卻無甚用武之地,他的本職工作還是棉紡廠工人,在旁人眼裡,他最多也就是個會照相的棉紡廠工人。誰也不知道,這份技藝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1978年5月,張藝謀很偶然地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一則招生啟事,招生單位是北京電影學院,招生專業列表中的“攝影專業”立刻將工人張藝謀深深地吸引了。早已厭倦了棉紡廠工作的張藝謀,彷彿看到命運之神給他打開了一扇奇異的大門,只要穿過那道門,他便可以離開棉紡廠,去做他喜歡的攝影工作。張藝謀當即做出決定:我要考大學,我要去北京電影學院學攝影。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可當張藝謀看清北京電影學院在報紙上刊登的招生要求,他心裡立刻涼了半截。報紙上寫得很清楚,年齡不超過22歲,可他已經28歲了。那些天,棉紡廠工人張藝謀寢食難安,眼看著命運之神為他打開的改變命運的大門正在慢慢關閉,他焦慮萬分。思來想去,張藝謀覺得在西安報名點報名應該是沒戲了,年齡這關他過不了。那如果直接去北京電影學院報名呢?如果當面向電影學院的老師和領導說明一下情況,爭取一下呢?有了這個想法,張藝謀便又看到了一線生機。於是,他開始偷偷摸摸地準備材料,把自己的攝影作品篩選了一道又一道,然後從衛生所借來白膠布,配合硬紙板,把他自己滿意的照片一張一張裝裱起來,然後裝訂成冊。沒多久,張藝謀爭取到去北京出差的機會,便背上厚厚一摞相冊,忐忑地踏上進京的火車。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到北京電影學院後,靦腆內向的張藝謀沒敢直接去攝影系報名,他在外面徘徊了很久,當他看到其他報名的考生攝影水平不如他時,他才敢走進去報名。攝影系的老師對張藝謀的作品讚不絕口,當時報名的考生,很少有人能達到張藝謀的藝術水準。這種讚譽,讓28歲的棉紡廠工人張藝謀漸漸有了底氣。可當張藝謀說出他的年齡,負責招生的老師只得婉轉地告訴他:你先回陝西,我們向學院領導反映一下試試看。張藝謀在陝西忐忑地等了幾周後,杳無音信,知道這事兒懸了!可張藝謀仍然不死心,面對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哪有放棄的理由?於是,張藝謀便請家裡的親戚託人,找到了畫家秦龍。很快,張藝謀第二次進京,在秦龍的引薦下,他見到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教授趙鳳璽,獻上自己最滿意的攝影作品。趙鳳璽教授對張藝謀的作品也是讚歎不惜,可他也知道,招生政策就擺在那裡,憑他的能力,也不可能讓張藝謀報名成功。惜才的趙鳳璽推薦張藝謀去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報名,那裡也有攝影專業。命運似乎又對棉紡廠工人張藝謀現出曙光,他感激地坐上了駛往北廣的公交車。可到了北廣,他的心又涼了。北廣負責招生的老師說:電影學院做不到的事,我們也做不到。28歲的棉紡廠工人張藝謀,只得再次灰頭土臉地回陝西。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在那些煎熬的日夜,張藝謀如墜冰窟,有時候,他想認命,就好好地在棉紡廠做工人吧,回頭跟女朋友肖華結婚,成個家,過個安生日子,似乎也不錯。可每當他看到自己的照相機和那一摞攝影作品,心中又十分不甘。28歲的張藝謀把最後一線希望放在了北京電影學院西安報名點,無論如何,他要去那裡報一次名。當忐忑不安的張藝謀來到報名點,彷彿又看到了希望,因為,在西安報名點負責招生工作的,正是趙鳳璽教授。可是,趙鳳璽教授很快便打消了張藝謀的妄念,因為,電影學院沒有鬆口的意思,招生政策上對年齡的限制,無人敢改。趙鳳璽教授也真的是惜才,便將張藝謀推薦給了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影廠的領導也很欣賞張藝謀的才華,同意接收。棉紡廠工人張藝謀欣喜若狂,以為可以直接踏入電影行業了。可是,棉紡廠卻又馬上給他潑了一桶冷水,廠裡只同意他考學,不同意他調離。就這樣,又一個希望破滅了。與此同時,北京電影學院也專門為張藝謀超齡報考的事開了會,經過慎重討論,最終的結論是,不能違反招生政策。1978年6月1日,北京電影學院將張藝謀留在那裡的基本相冊寄還給他。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事情辦到這個地步,一般人應該早就放棄了,可張藝謀沒有!他很清楚,他已經28歲了,如果今年不努力爭取,明年就徹底無望了。當時,肖華已經是張藝謀的未婚妻,而肖華的姐夫在報社任職,有一定的閱歷。在姐夫的指點下,張藝謀懇切地給時任文化部長黃鎮寫了封《求學信》,表達了自己想考大學的強烈願望。姐夫剛好又與著名的畫家白雪石先生相熟,便寫了封信寄給白雪石先生,並附帶寄了張藝謀的攝影作品相冊,請求白雪石先生幫忙推薦。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就頗有戲劇色彩了,白雪石先生看到張藝謀的作品後,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很快便輾轉將信和張藝謀的作品一起送到了時任文化部秘書長的華君武先生(著名漫畫家)手中。華君武先生看後也大加讚賞,便將張藝謀的作品、電影學院的“最終處理意見”、白雪石先生的推薦信、張藝謀的《求學信》等彙總在一起,一併彙報給時任文化部部長黃鎮,請黃鎮部長批示。黃鎮部長看後,也對張藝謀的才華欣賞有加,做出批示:他的作品很有水平,應加緊培養,可以作為特殊問題,叫進修生或其他適當名義,允他入學深造。很快,華君武先生就給電影學院打電話,建議破格錄取張藝謀。可電影學院卻以張藝謀年齡太大、違反招生政策為由,向文化部呈送了公函。黃鎮部長再次批示:年齡大了,可以少學兩年,四年太長了,可以學兩年嘛,人才難得!得到批覆後,華君武先生還專程去了趟北京電影學院,商討張藝謀的事。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1978年那個炎熱的夏天,陝西省咸陽市第八棉紡織廠收到了一份公函,是北京電影學院發來的,公函裡寫著:根據上級指示,決定接受你廠工人張藝謀到我院攝影系學習,請攜帶有關證明、戶口和糧油關係來我院辦理入學手續。就是這樣一份工作調動的公函,徹底改變了張藝謀的命運,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電影的進程。1978年9月張藝謀被破格錄取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學習,除了興奮和喜悅,他心中也很忐忑。因為,他既沒參加考試,也沒參加面試,電影學院是以工作調動的方式,將他破格錄入攝影系學習的,而且,根據上級指示,他的學習時間只有兩年。寶貴的時光,張藝謀沒有絲毫浪費,他像一塊海綿,不知疲倦地吸收著海量的知識。那兩年裡,張藝謀是從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借書最多的學生,他也是在專業課上作業質量最高的學生之一。在大學二年級學期末,張藝謀刻苦地學完了22門專業課程,成為全系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他的同學裡,有張會軍、顧長衛、呂樂、趙非等等,全都是當今中國電影界舉足輕重的人物。

張藝謀的1978:用“一根筋”精神逆轉人生,爭來輝煌40年

鑑於張藝謀的優異表現,在他讀完大二以後,電影學院已經決定為張藝謀補辦入學手續,並就此事向上級請示。文化部明確回覆:“同意張藝謀繼續學習。就這樣,張藝謀成了名正言順的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完成了四年學業。1984年,張藝謀畢業後被分配到廣西電影製片廠已經兩年。這一年,他開始為張軍釗導演的《一個和八個》做攝影師。憑著大膽的構圖和巧妙的鏡頭設計,張藝謀非凡的攝影才華展露無遺。《一個和八個》也被稱為第五代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85年,張藝謀又為陳凱歌導演的《黃土地》擔任攝影師,這一次,他設計的鏡頭更加令人驚歎,視覺造型更加獨特。憑著這部影片,張藝謀和陳凱歌也贏得了很多國內外電影節的獎項,他們一起躋身一線攝影師和一線導演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